10元进价卖到400元!三家汽车芯片经销商哄抬价格被罚250万元

  图 / 图虫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作 者丨左茂轩

  编 辑丨张若思

  9月10日晚间,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依法对三家汽车芯片经销企业哄抬价格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的公告,上海锲特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诚胜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誉畅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因哄抬汽车芯片价格行为被共处250万元人民币罚款。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今年以来,汽车芯片生产商、授权代理商等销售芯片价格上涨幅度为10%-15%,个别芯片上涨50%。不过,有个别经销企业趁机恶意抢购短缺芯片,大幅加价销售,哄抬价格,牟取高额利润。

  经查,上海锲特、上海诚胜、深圳誉畅3家经销企业大幅加价销售部分汽车芯片,如进价不到10元的芯片,以400多元的高价销售,涨幅达40倍。而在供需平衡交易条件下,汽车芯片贸易商的加价率一般为7%-10%。

  事实上,早在今年8月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已经发布通知,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将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上述三家企业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规定,构成《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指的“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价格违法行为。

  在本案中,三家经销企业就是利用我国汽车芯片供需失衡,在采购价格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大幅加价销售汽车芯片。下游汽车零配件企业因无芯片可用,面临断供违约赔偿的风险,不得不接受当事人高额报价。经销企业这种大幅加价行为,不仅不能增加产品供应,缓解供需矛盾,反而制造紧张情绪,致使零配件制造商、车企等各环节恐慌性备货,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推动价格过快、过高上涨,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密切关注芯片领域价格秩序,强化价格监测,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很多芯片资源在流通环节已近枯竭

  因汽车芯片短缺,大多数车企减产,当前国内汽车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供需错位的情况,自5月份以来,我国汽车产销已经连续4个月下滑。

  8月,马来西亚疫情让已经短缺近一年的汽车芯片雪上加霜,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先后封闭停产,业内预计,8-9月,国内将有高达200万台的整车生产受到影响。冲击波及全行业所有车企。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畅销车型提车时间都需要一个月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一个季度,有的经销商甚至已经开始卖起了“展车”,汽车的终端价格也普遍上涨。

  8月17日晚间,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因为新的疫情,某芯片供应商的马来西亚Muar工厂已经关闭部分生产线至8月21日,博世ESP/IPB、VCU、TCU等芯片将受到直接影响,预计8月份后续基本处于断供状态。

  与此同时,流通领域的芯片炒作也愈演愈烈。有汽车行业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现货市场上很多芯片的价格都已经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一方面产能不够,另一方面流通领域囤积居奇,经销商和一些企业自己都会囤着。

  今年8月的成都车展期间,不少车企高层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采购芯片想尽了各种办法。也有车企高管略显无奈地表示,即便价格上涨十几倍,大家也都在抢着采购。

  车企面临着严峻的供应链考验。

  “我们行业所有的老总全都在上海,对芯片着急的要命。”9月4日,东风汽车(600006,股吧)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马来西亚疫情下的芯片短缺带来全球性影响,预计影响全球汽车20%的销量,今年已经影响东风集团25-30万辆的销量。

  不过,整体而言,得益于更加灵活有效的采购体系,自主品牌受到的冲击较合资品牌及豪华品牌略小。

  “合资公司是纳入全球采购体系中的,采用的是稳定的、长期的采购协议,所以在芯片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基本上外资车企也就只能停产了,而自主企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所以自主品牌千方百计地用自己的方法去找芯片,保证自己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差异就体现出来了。”9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李邵华也对行业发出预警,由于前8个月在流通环节资源的争抢,现在很多芯片资源在流通环节已经枯竭了,而上游供给恢复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芯片短缺也出现从前期的MCU芯片短缺,向其他类型芯片蔓延的情况。下一步在芯片资源上的优势也就不再明显了,需要自主品牌做好应对。

  “自主品牌之前抢到的芯片可能多一些,但下半年有可能就抢不到了。”9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汽车芯片荒或将持续到2023年

  “接下来几个月仍然会出现较大的供应链动荡。”在本月初进行的2021慕尼黑国际车展期间,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我们预计芯片短缺会逐渐缓解,可能2022年逐渐解决。”

  车企的预期,则更为悲观。

  戴姆勒、宝马大众福特、雷诺等公司的部分公司高管在慕尼黑车展上表示,全球半导体短缺问题在2022年可能会持续存在,而且可能要到2023年才能解决。

  戴姆勒公司首席执行官康林松日前表示,由于汽车行业对芯片需求飙升,导致全球汽车芯片短缺或将持续到2023年,但严重程度将逐渐缓解。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也预计,未来6-12个月,汽车芯片供应将保持比较紧张的态势。但他也认为,从长远来看,汽车芯片供应一定会得到缓解,因为汽车行业对芯片制造商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表示,由于汽车行业对半导体的需求量很大,半导体短缺会在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内持续。产能提升也需要时间,这可能是未来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内都会面临的瓶颈问题。

  此外,随着智能汽车以及电动汽车的普及,汽车行业对芯片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芯片短缺或将进一步加剧。

  本期编辑 陈思 实习生 彭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云龙 )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