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J煤炭周报(20210904—20210910)

附件:CCAJ煤炭周报(20210904—20210910)


热点聚焦 

  

中国煤科发布澄清公告:这19家公司非中国煤科下属公司 

  


  9月9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煤科”)官网发布澄清公告,中国煤科与中煤科工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中煤科工大同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等19家公司无任何隶属与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该19家公司的经营行为等与中国煤科无任何关联。

  

  中国煤科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在与这19家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开展业务合作,洽谈业务时注意辨别市场主体身份,切勿因“中煤科工”字样便混淆市场主体身份,切实防范风险。这19家公司的经营行为导致法律、劳务纠纷或其他相关责任与中国煤科无关。若因该19家的经营行为导致的其他不利后果或导致其他损失,并因此对中国煤科造成不良影响的,中国煤科将保留对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煤科所属10种期刊入选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科技版)》

  

  近日,《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科技版)》(以下简称《WJCI报告》)正式发布,中国煤科所属期刊表现优异,共有10种期刊入选,其中《煤炭学报》、《国际煤炭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位列矿山工程技术学科Q1区;《煤炭科学技术》《煤田地质与勘探》《煤矿安全》《工矿自动化》《煤炭工程》位列矿山工程技术学科Q2区;《矿业安全与环保》《洁净煤技术》位列矿山工程技术学科Q3区;《煤矿开采》(现《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位列矿山工程技术学科Q4区。

  

  《WJCI报告》是由中国科协资助,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图书馆、万方数据有限公司、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联合研制的期刊评价报告。截止目前,共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426种,专家审议后普遍认为这些期刊均达到了国际优秀期刊的水平。

  

《煤炭科学技术》2021年第9期出版发行


  

  9月10日,《煤炭科学技术》2021年第9期出版发行,本期共刊登30篇文章,以“特约综述”“采矿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机电与智能化”“地球科学与测绘”“煤炭加工与环保”6个栏目呈现,全部论文已在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上线。

  

  本期“特约综述”为王国法院士团队的《煤炭工业“ 十三五” 发展成效与“ 双碳” 目标实施路径》,研究分析了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煤炭工业面临的任务和挑战,提出基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未来100年中,煤炭仍将在我国多能互补现代能源体系中扮演稳定器和压舱石的重要角色,以煤矿智能化为标志的煤炭技术革命、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煤炭智能绿色开发与清洁低碳利用是发展主题,煤炭低碳利用技术的颠覆性创新将使煤炭成为最有竞争力的能源和原材料资源。要坚定不移地建设智能化煤矿,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以煤矿智能化支撑的柔性生产供给体系,发挥煤炭为“双碳” 兜底、为能源安全兜底、为国家安全兜底的作用,实现新时期、新煤炭、新格局高质量发展目标。

  

《智能矿山》2021年第3期出版发行


  

  9月6日,《智能矿山》杂志2021年第3期出版发行。本期内容涵盖:院士观点、政策盘点、特别策划——国家能源集团智能化矿井建设纪实、热点述评、技能大师成果专栏、智能开采、技术推广、首创成果、智能一线、会议动态、文音视│二维世界、图说一线(国家能源集团生产现场)等栏目。

  

  《智能矿山》2020 年创刊,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办,是煤炭行业首个聚焦煤矿智能化领域产学研用最新进展的综合性技术刊物。《智能矿山》杂志坚持“导向科学实用”的原则,宣传国家智能矿山建设的方针政策,报道智能矿山最新科研成果,交流智能矿山建设经验,推广智能矿山先进技术与装备,培养智能矿山科技人才。

  

《国际煤炭科学技术学报(英文)》2022年“深地开采煤岩力学”专题与“能源交通融合发展”专题开始征稿

  

  近日,《国际煤炭科学技术学报(英文)》发布2022年专题征稿简则,本次征稿的专题分别为“深地开采煤岩力学”专题与“能源交通融合发展”专题,详细征稿方向及截止时间请点击标题查看。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IJCST)创刊于2014年,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煤炭学会主办,发表地质、采矿、机械、化工、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和高质量综述,为全球从事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国际交流平台。目前,IJCST已被ESCl、Ei、Scopus、CSCD、CAS、GeoBase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官方网址:www.springer.com/40789

  

基础探索 

  

矿大研究团队等设计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控制系统

  

  固体智能充填方法原理图

  

  9月7日,中国矿业大学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与冀中能源、郑州合新科技有限公司等的科研人员联合在《煤炭学报》发表题为《煤矿固体智能充填开采方法研究的文章,研究结合充填技术升级、行业发展需要与矿山智能化建设三重需求,给出了固体智能充填开采概念、特征与难点,设计了固体智能充填控制程序与系统。

  

缩面减架50米!下石节煤矿类孤岛工作面复采方案设计


 

  工程平面图及模型建立

  

  下石节煤矿类孤岛工作面因采动矿压显现剧烈而于2017年5月停采封面。为了实现安全复采,近日,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王苏健等科研人员提出了220工作面扩面和缩面2种改造方案,并综合对比分析了2 种复采方案的动压、水、火、瓦斯防治的危险性以及经济效益情况。最终确定缩面50米进行复采,安装简易机头、机尾单电机的综放推移方式。成果以《类孤岛工作面复采方案优选分析研究》为题发表于《煤炭科学技术》2021年第9期。

  

中国煤科西安院自制可视化试验平台揭示动水巷道骨料运移堆积规律

  

  平台配置情况及糙度模拟装置

  

  9月7日,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牟林副研究员在《煤田地质与勘探》首发成果《突水矿井动水巷道骨料灌注截流可视化平台研制与试验研究》,研究基于水头高度、流速、巷道尺寸、倾角、糙度、骨料粒径、灌注速度等因素建立大型骨料灌注截流试验平台,并依托平台进行单孔、多孔灌注试验,分析动水巷道骨料运移堆积规律。这一研究对截流施工和突水救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矿大周国庆团队:岩土最大孔隙孔径5倍立方体单元可作孔隙率表征单元体

  

  泡沫混凝土试样REV三维数字模型及孔隙/骨架体素数据示意图

  

  RVE/REV 的存在性及其确定是尺度效应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科学问题。9月3日,矿大周国庆教授团队在《中国科学:科学技术》首发论文《岩土孔隙率表征单元体及其分形近似判据》,研究从复合材料微细观力学、岩土力学与工程领域分别分析了代表性体积单元(RVE)和表征单元体(REV)的异同, 以后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给出岩土介质REV研究的三层次分类. 进一步以第三层次分类中的孔隙率、孔隙大小及分布分形维数为约束, 引入分形几何理论描述岩土介质复杂孔隙结构, 通过理论公式推演及与已有文献研究结果对比, 提出了一种孔隙大小分布满足分形幂律特征条件下岩土介质孔隙率表征单元体(P-REV)尺度确定的近似判据, 即岩土介质选择其内部最大孔隙孔径5倍的立方体单元即可作为微细观尺度孔隙结构(孔隙率)研究的REV。后续通过低阶概率函数等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以该近似判据确定的砂岩、泡沫混凝土等岩土试样P-REV与其他方法确定的结果基本吻合。

  

《自然》:避免温升1.5℃ 需严格限制化石燃料开采

  

  9月8日《自然》发表的一项建模研究指出,目前近60%的石油和化石甲烷气体以及90%的煤炭储量必须在2050年前都留在地下,人们才有至少50%的机会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许多正在开展和计划中的化石燃料开采活动对于实现全球一致认可的气候目标没有帮助。据估算,从现在开始到2050年,油气开采量只有每年减少3%才能完成这些目标。今后需要制定限制产量和缩小需求的政策,以鼓励开采者对产量进行重新评估。

  

技术刷新 

  

被国家矿山安监局推荐的“淮河能源集团断层破碎带治理经验”

  


  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综合司发文转发淮河能源集团煤业公司断层破碎带治理经验的通知。淮河能源集团煤业公司治理经验材料共包含5部分:坚持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坚持地质先行,充分发挥地质保障作用;创新断层治理技术;探索、研发不同注浆材料;取得的成效。

  

  截至2021年6月,淮河能源集团煤业公司累计对69个采煤工作面、52个煤巷掘进工作面、15个岩巷掘进工作面、27个揭煤地点进行了超前注浆治理,掘进期间对43个沿空小煤柱、采煤期间对63个沿空小煤柱实施了注浆加固,在管理体系、地质保障、创新断层治理技术等方面总结了一套经验方法。

  

国家能源集团智能化采煤5大关键技术

  

  国家能源集团在探索智能化开采的10余年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以记忆割煤、自主跟机,自动找直、视频全覆盖、远程干预控制、机器人巡检、透明自主割煤、采煤机器人群、等高无人化为核心技术的煤矿智能化采煤模式。近日,国家能源集团杨荣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发文介绍了国家能源集团的智能化采煤核心技术,分别为薄煤层等高无人化智能开采技术、中厚偏薄煤层透明自主智能开采技术、厚煤层采煤机器人智能开采技术、大倾角厚煤层单向智能开采技术、直立煤层综放智能开采技术。

  

河北电科院自主研发土壤环境修复平台投入应用

  

  近日,河北电科院自主研发的国网公司首个“土壤环境修复平台”正式投入应用。该平台可一次性将土壤中绝缘油污染物浓度有效降低80%以上。通过微波高温处理技术,可使土壤中难挥发有机物热裂解成易挥发的小分子有机物,并通过尾气吸附装置进行脱附,从而实现对以绝缘油为主的有机污染土壤连续式无害化处置,同时对处置后土壤结合土壤微生态环境功能修复,使相关土壤污染物最大限度趋近本底值或优于本底值的“净土”,保障作业区域内作业环境,实现土壤环境污染“低成本、高效率、无害化”处置。

  

国内首个智能化急倾斜短壁综放工作面投用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乌东煤矿西区短壁综放智能化工作面正式投入运行,成为了国内首家拥有智能化急倾斜特厚煤层短壁综放生产单位。首次实现了基于单摇臂滚筒采煤机的8个工艺段的记忆截割和自动跟机,各工艺段自动切换,采煤机记忆截割和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等设备的一键启停和煤流均衡调速。相比传统的机械化采煤,单班次作业人员由以往的14人减少到了9人,整个采煤区队由92人减少到了65人,人员减幅达29%以上。

  

世界最大“吸碳机”在冰岛启动 每年可处理4000吨二氧化碳

  


  据英国《卫报》等媒体9日报道,世界上最大的旨在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矿化的工厂已于9月8日开始运行。该项目的运营商表示,该工厂每年可以从空气中吸入4000吨二氧化碳,并将其注入地下深处进行矿化。报道称,该工厂名为Orca(意为“能源”),其本质上是大型的二氧化碳吸入机器。它由八个箱子大小的集装箱组成,每个箱子都装有十几个吸入空气的风扇。二氧化碳被过滤后,与水混合,然后被泵入地下深井。在那里,它将在数年的时间里变成石头,最终被有效地从大气循环中去除。据报道,该工厂的建造成本在1000至1500万美元之间。

  

企业巡礼 

  

中国煤科60项成果喜获第二届安全科技进步奖

  

  近日,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发布《关于公布表彰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第二届安全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的通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60项科技成果荣获第二届安全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21项。中国煤科所属企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共41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12项。

  

  8项一等奖获奖项目分别为:《超大采高工作面强动载矿压围岩自适应控制技术与装备研究》《矿用救护器材呼吸类产品标准技术研究与成果应用》《煤矿井下3000米顺煤层超长孔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煤矿井下巷-孔瞬变电磁探测技术与装备》《承压开采弱隔水煤层底板灰岩水害防治关键技术与应用》《深部建设矿井冲击地压致灾机理及分级防控技术》《煤油气共生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煤层顶底板梳状定向钻孔代替低抽巷工艺技术与装备》。

  

晋能控股集团车寨矿井获采矿许可证

  


  近日,晋能控股集团车寨矿井获得山西省自然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山西晋城矿区车寨煤矿项目核准的批复》,车寨煤矿建设规模150万吨/年,配套建设选煤厂。工业场地位于井田中南部ZK404钻孔以西。采用立井开拓方式,初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投产时布置1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井下煤炭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蓄电池电机车+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煤炭洗选采用重介浅槽分选工艺。双回路电源分别引自下村110千伏变电站和马村110千伏变电站,矿井用水取自张峰水库供水工程和处理后的矿井排水。煤矿总投资23.94亿元(不含矿业权费用),其中,资本金7.19亿元,占总投资的30%,由项目单位以企业自有资金出资;资本金以外的16.75亿元,申请银行贷款解决。

  

冀中能源集团召开《冀中能源集团“十四五”规划》专家论证会

  


  9月9日,冀中能源集团召开《冀中能源集团“十四五”规划》专家论证暨战略发展委员会审查会。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张宏为组长的专家组听取了编制单位的汇报,对《规划》内容进行了质询、论证,并出具了评审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规划》总体战略定位明确,思路清晰,目标合理,重点突出,具有前瞻性,发展思路和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划》明确了能源、医药健康、化工新材、现代服务四大产业板块的具体发展方向、重点、目标及保障措施,可以作为企业“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龙煤集团多个煤矿新建扩建项目9月底前将全部启动

  

  9月6日,龙煤集团召开煤矿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工作会议。龙煤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王佳喜指出,要紧紧抓住加快新井建设最好时期和机遇期,按照煤矿高质量发展“依法依规、安全、绿色环保、智能化”四项基本要求,加快推进新井建设,确保早开工早见效。据悉,9月底前,鸡西矿业公司平岗煤矿技术改造项目、鹤岗矿业公司鸟山煤矿联合试运转、双鸭山矿业公司东荣三矿改扩建、七台河矿业公司七峰煤矿一井新建项目将全部启动。

  

政策管理 

  

发改委:陕西榆林严查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发布煤价不实信息行为

  

  国家发改委9月8日消息,监测到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发布煤价不实信息后,国家发改委、陕西省发改委立即责成榆林市进行调查,陕西省榆林市即成立煤炭价格上涨舆情专项调查组,对其所载内容进行专项调研查证,同时对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经核查,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发布的信息与实际不符,且该公司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没有采编、发布新闻信息的权限。调查组已责令该公司停止更新发布煤炭价格和市场运行的有关新闻信息,并暂时关闭该公司运营的2个公众号。同时榆林煤炭交易中心也作出承诺,今后不再通过任何渠道发布与实际不符的煤炭市场运行相关信息。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开展全国矿山基础数据调查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日前印发《关于开展全国矿山基础数据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急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21年9月20日前将本地区矿山基本情况报送至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根据通知,煤矿基础数据的摸底调查内容包括:设计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能力、剩余可采储量、开采类型、灾害类型、开采工艺、证照状况、煤矿类型,直接监管部门、监察机构,省局或分局领导分片联系、监察员分矿联系、监管部门联系包保、驻矿监管、驻矿盯守、安全巡查,矿井状况、停产停建煤矿状况,上级公司名称,托管情况等。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全面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

  

  9月9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关于全面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今年以来,全国煤矿发生多起因隐蔽致灾因素不清引发的水害、瓦斯等事故。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从根本上防范煤矿事故发生,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决定全面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

  

  通知明确,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在现场执法检查过程中,要敢于动真碰硬,凡发现煤矿企业未按时完成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不认真、走过场,不落实隐蔽致灾因素治理措施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煤矿,要依法查处。同时,要将煤矿落实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作为复工复产的必备条件,对未按要求完成普查治理工作的,一律不予通过验收。

  

9月—10月,山西开展全省煤矿水害防治专项检查

  

  近日,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山西省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今年9月至10月,全省开展煤矿水害防治专项检查。此次检查包括山西省范围内所有正常生产建设的煤矿、煤炭主体企业,各市、县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凡是煤矿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而继续组织生产建设的,未严格落实《山西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特别规定》的,一律依法停产整顿。

  

《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团体标准)》在京发布

  


  9月5日,由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等机构主办的“科技成果评价高层论坛”在京举行。会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发布了《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团体标准)》。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10条兼具针对性和实操性的主要工作措施,直面科技成果评价难点问题。为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探索解决科技成果评价“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发起并联合国内相关机构,举办了本次论坛。

  

观点智库 

  

煤炭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点及待突破瓶颈

  

  9月4日,《中国煤炭报》刊登《数字化转型,带给煤炭多少想象空间》,聚焦煤炭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点在哪里,必须突破哪些瓶颈?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副会长陈养才认为,煤炭行业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还不足,在推动数字化转型工作方面,只能说才刚刚起步。

  

  具体到究竟什么是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善亭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利用“云大物移智链”等数字技术推动企业转变组织架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全方位的变革,是价值不断转移、再创造的过程,通过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和数字世界的赋能化,实现数据驱动,打造数字生态,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

  

  报道以国家能源集团为例,认为煤炭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该不断更新迭代,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转型风险方面,麦肯锡报告指出,2016年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率仅为20%,目前在石油、汽车等传统行业中,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仅在4%~11%。未来煤炭企业数字化转型应做好以下重点工作:做好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完善数字化基础建设,突出抓好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将智能化建设纳入数字化转型整体当中,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等。(点击标题查看全文)

  

诺奖论文,给代表性成果的有效评估带来哪些启发?

  

  2020年,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对《关于完善高校学科评估制度,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提案》的答复,提案答复中明确表示坚持和完善代表作制度,要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强调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创新内容和学术贡献,关注代表性论文对标志性成果的支撑度和关联度。

  

  近日,一项针对5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73篇获奖论文的研究发现,大部分诺奖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期刊大于30的期刊上,其中Science、Cell、Nature三大顶尖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占总量的一半以上。

  

  在被引方面,研究引入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CNCI)指标,CNCI是对不同文献类型、不同出版年、不同学科领域进行归一化后的评价指标,是一个十分有价值且无偏的引文影响力指标。一篇文献的CNCI是通过其实际被引次数除以同文献类型、同出版年、同学科领域文献的期望被引次数获得的。如果CNCI的值为1,说明该组论文的被引表现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CNCI值大于1,表明该组论文的被引表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小于1,则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研究发现,诺奖论文的引用半衰期长,被引频次高,绝大部分获奖论文CNCI值高。

  

  研究最后建议,在评价代表作时,应该重视学科内权威期刊的积极表征作用,引入施引文献指标辅助筛选代表作。同时要因地制宜,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30·60目标”

  

2021,煤化工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近日,《中国能源报》刊登《煤化工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了?》,统计显示,2020年全国煤化工行业共消费煤炭(包括焦炭)9.3亿吨、碳排放量5.5亿吨,其中能源活动及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直接排放占88%,电力间接排放占12%。自带高碳属性,现代煤化工产业还有前途吗?

  

  报道指出现代煤化工面临排放、能耗、水耗“三道坎”,“部分地区、行业对碳减排及其挑战的认识还不够清醒、深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潘家华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不是不能发展化石能源项目,但究竟有哪些项目可以继续发展,还需要谨慎评估。“技术潜力越是有限,将来被淘汰的可能性越大。结合减碳要求,技术先进性和可更新性,以及项目是否符合政策要求和趋势,使其处于不被强制淘汰之列,也是新建煤化工项目需要参考的重要标准。”

  

  潘家华指出,煤炭作为一种“碳多、氢少”的原料,并不适合生产碳少、氢多或碳氢含量差不多的产品。但目前,整个行业尚未从产品、技术及生产工艺上找到根本性解决方案。“烯烃、乙二醇等产品,本就是石油化工的强项,利用自身弱点去做别人的强项,能耗、碳排放量不可能降下来。对此,应顺势而为,从传统石化类产品线转向真正适合煤化工自己的产品线,比如发挥煤的元素特点制备含氧化合物等。有什么原料做什么饭,不是为了做产品而强行用这么多能、排这么多碳。”

  

数据荟萃 

  

山西全省682处煤矿名称及煤矿生产能力

  

  近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的全省生产煤矿生产能力公告显示,截止2020年12月底,山西省共有生产煤矿668处,合计产能104560万吨/年。其中,产能在120万吨及以上的有324处,合计产能77360万吨/年,占总产能的74%;产能在90万吨及以下的有340处,合计产能26590万吨,占总产能的25%。

  

  按地市来分,太原市有31处,合计产能5375万吨/年;大同有46处,合计产能8560万吨/年;阳泉市有34处,合计产能5820万吨/年;长治市有92处,合计产能15820万吨/年;晋城市有92处,合计产能10920万吨/年;朔州市有59处,合计产能18260万吨/年;忻州市有45处,合计产能8270万吨/年;吕梁市有91处,合计产能12625万吨/年;晋中市有99处,合计产能10220万吨/年;临汾市有73处,合计产8180万吨/年;运城6处,合计产510万吨/年。(点击标题下载山西省煤矿生产能力统计)



拓展阅读:

往期CCAJ煤炭周报


  责任编辑:宫在芹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