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梯加到停不下来!普陀这个“老大难”小区如何做到的?

在桃浦镇紫藤苑居民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了居民总数的一半以上。在这样一个典型的老龄化小区里,近年来低收入的弱势群体和外来人员也在不断增多。一面是加梯呼声的日渐强烈,一面是加梯出资难度的现实困境,怎么破?

在紫藤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斌的眼里,让居民回归社区决策的“C位”,成了破解这一困局的不二法宝。今年以来,紫藤苑加装电梯在建1台,确认签约2台,预计10月签约1台。

“在我们这样的老大难小区里,一部一部电梯的顺利签约,我们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吴登福是小区39号楼的一位居民,小区加梯的一路“披荆斩棘”,他感同身受,也为之欢欣。

加梯开工仪式现场

加梯“破冰力”:解除百家内心结

小区顺利加梯的第一步,在破冰:如何让生活需求、家庭情况各有百态的“小家庭”能齐心协力来做一件事。

好在,张斌有一套自己在居民区“摸爬滚打”多年总结出的经验,“小区是老百姓的,要让老百姓自己说了算,只有他们亲身参与其中,发挥主人翁精神,才会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此,张斌在小区探索了一条让居民参与自治,以“点”带“面”、破解百家心结的道路。

家住紫藤苑39号楼一楼的吴登福就是小区里一位特别的住户。住在低层的他对电梯毫无使用需求,本该持反对意见的他不仅大力支持电梯进户,还协助居委会说服其他住户。吴登福笑着说:“我是楼组长,我不带头谁带头。”他告诉记者,居民的心结破解就是要将心比心,年纪大的、瘫痪残疾的、腿脚不便的,上上下下实在是不方便,即使自己用不上,方便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上门和居民沟通加梯事宜(资料图片)

就这样,吴登福带头先行,以身作则,不少居民也被潜移默化地打动了,纷纷签下了加装电梯的同意书。像吴登福这样的“破冰”关键角色,在紫藤苑居民区的各个楼道里都有。“我们每个楼道都有个‘楼道老娘舅’,平日帮助解决楼道邻里之间的各种小问题。”张斌说。

2000年退休的张阿姨就是“负责”小区59号楼的“楼道老娘舅”。她回忆说,在经过挨家挨户地协调与反复劝解后,终于在上周敲定下加装电梯的合同签署。“有些家庭拮据,不愿意出资,我们就找支持加装电梯的住户协调,每家帮忙多掏一些;有的觉得需求不大,态度坚决,我们就用政策劝解,过两天就上门聊聊。”张阿姨告诉记者,就这样多管齐下,挨家挨户解“心结”,“啃”下了加装电梯的“硬骨头”。

据介绍,在紫藤苑居民区,日前还有几个楼道正在加梯推进中,也有更多的“张阿姨”“李叔叔”“小王”纷纷加入到了这支队伍里。

加梯“行动力”:居民自治成“C位”

居民有了统一的认知,加梯如何顺利推进?离不开拧成一股绳的“行动力”。紫藤苑居委会的一楼会议室成了居民们拧成一股绳的“大本营”。在这里,居民和工作人员一起讨论加梯公司的背景、跟进招标流程事项、参与选品等等。

“让我们从头到尾都参与了进来,我们感到居委会真的在为我们办实事,也更放心,推进起来大家更齐心。”一位参与加梯推进的居民代表告诉记者,在社区的建设上,自己也成了“C位”主角,感觉不错,也干劲十足。

家住紫藤苑64号楼的张先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从事设备研发相关工作出身的他在电梯选品上备受小区居民的信赖。从去年小区开始排摸加梯意愿时,他就开始在网上进行系列调研,从各个商家处了解电梯方面的知识。他告诉记者:“我们小区的加梯涉及非常多的老人,他们在这些技术、知识方面也不了解,恰好我自己也懂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就一边学习一边研究,想为大家选一款好电梯。”最终,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选择装配简易、后期维护也较为便利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电梯。

这些以个人所长,勇坐“C位”的居民们,在紫藤苑里,正是基层自治共治的一次又一次实践。“张书记鼓励我们来献策献力,给了我们勇气和积极性,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自身变好了,也带动生活的家园更好了。”一位居民说,在他的心里,物理空间上一部接一部的加梯背后,实际是居民对小区生活的认同和归属在“加梯”。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