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9月8日上午,德阳市庆祝第37个教师节座谈会上,来自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100余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聚集一堂。他们动情讲述教书育人中那些令人感动的场景和广大教职工实干苦干的点点滴滴。
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吴成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芳芳,副市长向赟,市政协副主席尹艳出席会议。
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获表彰
近年来,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用心血和汗水,浇铸了我市教育事业的参天大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当天,10名德阳市最美乡村教师、128名德阳市优秀教师、51名德阳市师德标兵、42名德阳市优秀班主任、32名德阳市从教满30年优秀教师、20名德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名德阳市优秀校长、30名德阳市优秀支教教师受到表彰。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会上,吴成钢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他说,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近年来,我市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师队伍不断加强,教育质量大幅提升,有力推动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我市教育均衡得到新提升: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5%,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6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5.54%。全市教育公平迈上新台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平等入学,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8%,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现辍学动态清零。教育水平达到新高度: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占比全省领先,高校增加5所,职业院校达到31所,办学规模居全省第二,在校生超过14万人,每年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4万多名。
现场分享感悟收获阵阵掌声
当天,来自全市各地的老、中、青优秀教师代表作了热情洋溢、感人肺腑的发言,他们的发言引起现场共鸣,赢得阵阵掌声。
四川省最美乡村教师、旌阳区新中学校教师刘红英在发言中说,每每看到乡村孩子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她深深感到,这里的孩子需要她。新中学校地处丘陵地区,学校每年有70余名留守学生。刘红英是语文老师,除了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外,也要当好学校“童伴之家”的童伴妈妈。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家访,为每一位留守学生建立信息档案,对症关爱。“我们主动对接市区多所优质学校及爱心企业,近5年为孩子们筹集物资共计30余万元,并与德阳市青少年宫、德阳市美术家协会、四川省青少年作协等单位联系,每学期为孩子们开展免费公益艺术课程70余节,带领留守儿童游学、开展校内素质拓展等活动,开拓孩子们的视野。”
德阳市优秀班主任、德阳市骨干教师、绵竹中学教师陈成当天也分享了自己从业以来的心路历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他学会用特别的视角去观察、去思考、去学习,因为“吾生有涯,而知无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我们一位老师在抗疫工作纪实中写下这样一句话‘心里有学生,哪里都是课堂’。秉承这样的精神,学生没书,我们送书到家;学生偷懒,我们成为‘人肉’闹钟;学生郁闷,我们远程谈心。”陈成深知担负的责任之重,更知陪伴与坚守之意义,不敢松懈,不敢怠慢,唯有使出最大的力量与勇气,努力护着孩子们奋勇前行。
吴成钢希望全市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使命,坚定不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准确把握教育的根本任务、准确把握教育的根本遵循、准确把握教育的基本规律。紧扣时代主题,坚定不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以同城化为路径办教育、以高质量为主题办教育、以好老师为支撑办教育、以促稳定为保障办教育。汇聚强大合力,坚定不移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更加重视教育、党政部门要更加支持教育、社会各界要更加关心教育。以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努力谱写教育改革新篇章。(记者 叶斌)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