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上海制造”再发力!基本建成全球卓越制造基地,芯片、生物医药、AI产业规模倍增

“上海制造”的新使命、新要求、新任务已经明确。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相关方面介绍了新制订的《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未来五年,上海将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为,到2025年,保持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实现更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优势明显增强,“上海制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名片,基本建成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和全球卓越制造基地。

据介绍,“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制造业承前启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上海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名品、名企、名家、名园,在民用航空、高端装备等关键战略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加快发展,涌现出一批创新成果;引进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总部机构、龙头企业、功能平台等。2020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7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9657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25%,顺利完成“十三五”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奋力迈进的关键阶段。在总体目标上,《规划》明确:以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为主线,到2025年,产业基础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端产业重点领域从国际“跟跑”向“并跑”“领跑”迈进,协同长三角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打造成为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的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和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打下坚实基础。展望2035年,实现更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优势明显增强,“上海制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名片,基本建成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和全球卓越制造基地。

同时,《规划》还从经济密度、创新浓度、品牌显示度、数字化转型等4个维度,提出了18项具体指标。比如,保持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化突破数量达到300项,培育品牌引领示范企业200家,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提高100台/万人,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在发展重点上,《规划》提出构建“3+6”的新型产业体系。到2025年,力争三大先导产业实现规模倍增;发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推动制造向服务延伸,加强产业细分领域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此外,前瞻布局下一代通信、类脑智能、新型生物制造、氢能高效利用、深海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

在空间布局上,将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一是将临港新片区打造成全市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增长极,对全市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达到1/3以上。二是逐步形成沿江、沿湾、沪西三条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三是推动五个新城加快建设“一城一名园”,提升制造业能级和规模。四是加快建设市级特色产业园区。

此外,《规划》还围绕高端化、数字化、集群化、品牌化、绿色化,提出了10项重点任务,主要是加快产业数字赋能、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强化项目投资牵引、培育卓越制造企业、促进产业人才汇聚、加快塑造产业名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服务双循环新格局。

作者:张懿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