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规模涨价提升预测能力成中药企业共同对策

   据来自药通网的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菊花涨价78.6%;进口酸枣仁涨价57.1%;朝鲜南沙参涨价46.7%……另有消息称,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异常天气的影响下,不少品种涨幅超过100%,有的甚至上涨了2倍至3倍。

  在此背景下,9月6日A股市场中药板块又一次迎来狂欢。数据显示,在69只中药概念股中,68只股价上涨,精华制药、广誉远、健民集团、亚宝药业集体涨停;信邦制药、吉药控股、葫芦娃等个股涨逾5%。

  “本轮中药材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需不平衡造成的,一方面中药在抗疫中的良好表现使人们对中药更加重视,中药材的需求量在持续增加;另一方面,这几年来异常天气的增多又对中药材产量稳定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北京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董新蕊表示。

  中药材价格上涨

  或成长期趋势

  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一趋势在中药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中报中已有所体现。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药行业69家上市公司中,近九成公司总营业成本上涨,超四成公司总营业成本上涨20%。

  “2021年上半年,因2020版药典实施、天气等影响,部分药材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华润三九披露的公告显示,“如乳香、没药等系列药材价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扬,连翘受产区倒春寒影响,减产明显,价格波动较大。”

  西藏药业披露的公告亦显示,受国家环保政策、上游生产资料、人力成本上涨,以及疫情和《中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提高尤其是植物类药材农残检测项目增加等影响,部分物料采购价格大幅上涨。

  “中成药产品面临极大的生产成本压力,公司面临经营成本增加的风险。”西藏药业方面坦言。

  另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风险提示,中药材由于其野生资源的稀缺性、人工种植受气候环境以及种植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可能面临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风险;同时,随着原材料采购价格的大幅波动增加了公司采购成本及中药材贸易亏损的风险。若未来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产生大幅波动或供应量严重不足,而公司不能适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则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中药材价格上涨很大程度应该会是长期趋势。”医药行业独立评论人谭亚娣表示。随着全球疫情阴霾不散,中药材在救治和预防感染的作用被更多人认知,包括药材出口海外,都会导致需求持续增长。中药材受自然条件限制产量大幅增加比较困难。“另外国家对药材的新增质量要求也会增加药材成本。当然有些上涨也不能排除炒作成分,但有涨价预期是合理的。”谭亚娣认为。

  中药上市公司

  应对涨价各出奇招

  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供应风险,上市公司各出奇招。在69家中药上市公司中,仍有54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

  据记者梳理发现,加强市场价格监测,提升对市场情况的掌控与预测能力是多家上市药企共同的对策。据启迪药业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一方面加强市场价格监控及分析,对重点原辅料,积极开展战略储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搭建大宗原材料采购平台,实现部分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集中采购;通过提高生产预测准确性,优化资源,以降低产业链整体成本。另据华神科技披露,为应对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进行了提前备货。

  沃华医药同样在降低采购成本方面下了功夫。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强化前中后台的信息共享和动作协调一致,通过集中议价、多品种集采、提前储备等方式,平缓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好地控制了成本,保障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新天药业则依靠地理优势保证供应。公告显示,新天药业地处贵州省,贵州湿润多雨适宜中药材生长。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重点品种中,贵州有326种,占比89.81%。贵州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公司提供了可靠的原药材保障,确保了原药材的稳定供应。

  “不管是饮片企业还是中成药企业,对原材料的供应都有自己的计划。”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表示,特别是不少饮片企业、中成药企业与中药材生产基地建立伙伴关系、合作关系,都有相应的价格约定,或者说价格预期都在其计划之中,价格波动对企业影响完全可以控制。在孟立联看来,中小企业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完全可以通过改善工艺等措施来加以控制。

  孟立联认为,或许可以探讨像其他农产品一样,建立最低收购价制度,以保护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稳定市场供应和市场预期。

  鼎臣医药管理咨询总经理史立臣同时提醒,在中药材价格上涨,中医药企业成本提升的背景下,更应慎重对待中医药集采。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