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重大政策动向多项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在日前举行的202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开幕大会上,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和商务部的相关负责人分别透露了下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政策思路。

进一步提高锂、钴、镍保障体系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超过170万辆,同比增长两倍,市场渗透率超过10%,L2级智能网联市场占比达到20%。供应链安全问题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下一阶段亟需通过打破出口限制和突破技术封锁多措并举,着重围绕半导体芯片、高精度元器件、高端基础材料、工业软件系统等“卡脖子”领域,打通产业链断点、堵点,构建完整、安全、高效的汽车供应链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与相关部门统筹综合施策,起到新成效、见到新实效。如发挥部级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系列政策举措,保持相关支持政策连续稳定有效衔接。进一步提高锂、钴、镍保障体系。

补齐产业短板,提升全产业链水平,实施强链补链行动,围绕补短板贯通技术攻关,平台支撑和示范应用环节,加快车用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产业化,引导企业优化供应链布局,提高产业链稳定安全水平和竞争力。

同时,研究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标准,推动企业健全安全运行监测体系,加大产品一致性检查力度。组织企业开展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升级等方面自查。加强软件升级备案管理,研究智能网联准入规范。

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

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快充技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200公里,钠离子电池超过每公斤160瓦时,并取得产业化突破,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立足电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同步推动基础设施、数据平台和标准法规完善,协同推进电车智能、智慧道路、通讯网络、云控技术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仍然存在若干痛点需要高度关注,比如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据悉,“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将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按照新的三纵三横的布局,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

具体举措上,围绕电动汽车产业链最关键的动力电池,前瞻部署新体系动力电池,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开展无钴动力电池和工业混合态锂离子电池开发。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的燃料电池和储氢系统,和固体氧化物电池,车载液氢系统颠覆技术,重点突破高功率燃料电池电堆、高功率、长寿命燃料电堆等核心瓶颈技术等。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共有环节,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电驱动系统,高性能电驱动技术,支持线控底盘、高精度自动驾驶、动态地图,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整车轻量化、模块化技术

编制发布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

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世界潮流,我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发展公共交通、智能交通、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等零碳汽车是交通领域技术竞争的高地之一,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举措。

工信部将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组织行业机构编制发布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为此,应尽快明确低碳产业发展路线图,在实现双碳目标整体布局仍缺乏中长期规划,碳中和细则尚未出台,加上减碳投入规模巨大,大部分车企处于高技术的投入期,希望有关部门明确减碳时间表和具体要求,指导车企用更好的行动实现双碳目标。

生态环境部下一步将深入打好空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绿色低碳格局。比如,优化和调整车队清洁化水平,加强煤炭、石油、矿石、建材等大宗货物中长途运输以铁路、水路、管道为主,短途采用新能源车辆的运输格局,推进多式联运,推动新能源车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应用等。全面提升我国机动车排放国际影响,带动机动车内燃机、零部件、测试设备等相关环保产业走出去,实现环境要求倒逼产业优化发展的作用,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报废车市场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当前我国汽车市场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国际成熟汽车市场发展来看,我国在新车增量市场、二手车交易存量市场、报废车市场以及汽车后市场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回收体系逐步健全,回收企业截至今年7月底达873家,比去年底增加了近百家。今年1-7月回收企业回收报废机动车增长37.8%,比2019年增长23.5%,回收资源利用率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五大总成可以再制造后,对零部件再制造的关注明显提高,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再制造产品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显著。据有关机构测算,每再制造一台发动机可以减排二氧化碳70公斤。

下一步,将继续着眼于汽车全生命周期,紧密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抓住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环节,持续发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化流通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放管服管理措施,着力解决制约汽车流通与消费的突出问题。促进汽车全链条高效流通,激发汽车市场活力。

二是进一步完善汽车流通政策规定,加快修订二手车管理办法,机动车强制报废规定等法规,突出市场配制资源作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梯次消费、绿色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三是服务双碳目标实现,加强部门协同,持续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巩固新能源市场稳步增长良好势头。完善新能源汽车报废体系,促进全产业链条发展。

智能新能源汽车新型生态初现

当前,汽车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清洁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汽车与相关产业的边界逐渐模糊化。高科技企业竞相入局,智能新能源汽车新型生态初现。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变革带来的技术需求,持续吸引互联网、ICT企业纷纷布局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智能网联技术的最佳载体。

同时,在数字经济、5G和新基建的加持下,围绕C-V2X构建了包括通信芯片、高精度定位、路侧RSU、整车制造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智能新能源汽车从单车智能向车路协同演进步伐进一步加速。汽车产业也由传统的以整车企业为主体的“链式关系”向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核心的“网状生态”转变。

对此,多家车企表示,未来将坚持电动、混动、氢动等绿色低碳技术路线并举,力争实现大部分自主乘用车电动化,创建车电分离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实现在不同场景下的产业化运营。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