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沮河而行,白蓝相间的厂房和绿树成荫的道路相映成趣,毗邻的铁路装车站上,满载煤炭的列车缓缓驶出,勾勒出一幅美丽画卷。
率先实现薄、中、厚煤层智能化开采全覆盖,发布煤炭行业智能化开采技术标准,建立首个“透明地质”精准开采工作面,首创矿山人员行为治理体系……近年来,陕煤集团黄陵矿业以建设“智能矿井 智慧矿区”为目标,在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上,从未止步。
“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下,‘智能矿井 智慧矿区’建设是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智能化绿色低碳的煤炭企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黄陵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贵生说。
目前,黄陵矿业已经成为首批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评定的煤炭企业,正在由智能化采煤向生产全智能化、4G向5G迭代的转变,智能矿井建设雏形基本形成。
智能掘进填补空白
近日,《基于掘锚一体机的煤巷快速掘进系统设计》《基于掘锚一体机的煤巷快速掘进系统操作规范》两项企业标准正式发布。这是黄陵矿业继发布煤炭行业智能化开采技术标准之后的又一次突破。
上述两项标准已经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家论证、审查,将正式成为团体标准指导行业发展,填补国内煤炭行业煤巷快速掘进系统标准的空白。
黄陵矿区地质条件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以及油型气、油气井“七害”俱全。黄陵矿业不断加快掘进装备升级步伐,积极推行支护方式改革,持续优化生产系统,加快掘进循环进度。
“能取得现在的成果也经历了一些坎坷,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我们先进行了快速掘进的实践,将单进水平提升到560米/月,在实现全覆盖之后,才进行了智能掘进的探索。”黄陵矿业二号煤矿总经理李团结说。
黄陵矿业联合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开展“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智能快速掘进技术及装备研究”,确定掘锚+运锚式快速掘进方案。目前,该公司已经实现地面一键启停,掘、支、运平行连续作业、一次成巷,工作面5个人巡视,单进水平最高达到680米/月,掘进效率较之前提升一倍以上。
雷贵生介绍说,最近,他们正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团队合作,对照智能化矿井验收标准,全面提升智能化创建水平,确保四对矿井成为全国首批智能化矿井。
智能辅助效能革命
一部手机,就可以管理生产进度、分析数据和申报故障,随时了解工作面的生产情况……说起这些,可能有点让人难以置信,但是,在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却真的实现了。
这个“掌中宝”就是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APP。APP融合了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等技术,通过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等,将矿井遥感影像导航、图件叠加显示、灾害治理现状等信息展现在手机上,实现对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协同更新及智能分析与预警,以便安全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信息。
“过去是职工跑腿,现在让数据跑腿。我们力争全面实现检修、生产场景智能一键切换,矿井一键全系统智能启动,最终做到物物、物人、人人的智能化信息集成和智慧化响应。”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矿长薛国华说。
这几年,黄陵矿业以信息标准化为基础,建成井下5G专网,搭建智能云平台,将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高度融合,实现井下所有设备地面集中控制,致力于打造安全、协同、共享、高效的智能矿井。
在打造智能矿井的过程中,巡检机器人“瓦力”功不可没。“瓦力”采用四轮驱动设计,代替巡检工人进行井下设备及环境巡检,方式更灵活,范围更全面,过程更精准,采集到的信息实时传输,增强了判断设备运行状态的准确性。
目前,黄陵矿业所属的四对矿井辅助系统已经全部实现“无人值守、机器人巡检”,建成60套机器人巡检系统,实现变电所、水泵房、主皮带等固定场所机器人巡检常态化,累计减少岗位用工352人,每年节约人工成本5800余万元。
智能系统创新升级
“NOSA安健环风险提示,你已进入危险区域,请你快速离开……”在黄陵矿业一号煤矿调度指挥中心,职工不仅可以开启智能化开采,现在还可以精准识别井下人员的违章情况。黄陵矿业把智能化建设延伸到了安全管理。
这就是该公司首创的AI+NOSA智能风险管控系统。该系统融合AI识别、物联网、云计算等多项前沿尖端技术,开发了对45种违规行为和12种标准作业的智能监管程序,可以对井下“三违”、非标准作业进行实时监管、智能预警、后台记录、现场制止和联动闭锁,实现了对安全隐患事前警示、事中阻断、事后处理的闭环式管理,突破了传统“单一人工管控风险”的格局,开创了“人工和AI智能系统双重管控风险”的先河。
另外,黄陵矿业还创建了物资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一站采购、一键领料、日清月结,实现协同管理、过程控制、实时监管;开发了智能快速装车系统,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装车,实现了“线上预约、线下交易”;优化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信息平台以及办公自动化等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动态分配、信息共享、运转高效,
铁运公司建设“智慧行车”“智慧货运”,逐步实现铁路专用线运输生产调度远程集中控制,全面提升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煤矸石发电公司打造了智慧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了从“数据录入”转变成“数据采集”,从“人工找货”转变成“定位取货”的突破。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