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工业的血液。
建国初,
在我国能源使用占比中,
煤炭高达94%,
煤炭供给成为工业发展的命脉所在,
但当时的中国,
煤炭年产量仅有3200多万吨,
相当于2021年三天的煤产量。
我国到底有多少煤?
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家底,
在当时却无人知晓。
这一天,地质勘探总局召开全国各大地质勘探队负责人会议,时任局长常佩池在会上说:“过去各地方小面积,一块一块地搞勘探,显然不能适应当下的发展状况。只有全国统一规划,才能不落后于国家建设的需要。”
这次会议,开启了我国第一次全国煤炭普查。
在当时没有计算机的条件下,全部资料全靠勘探人员用算盘、笔、手得出,几百页的资料,一算就是几天。煤炭预测图是坐标,也是开采的方向,但勘探技术设备的落后,是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勘探队员手中最好的手把钻是从苏联进口的,即便如此,它也只能钻100至300米的深度。在当时设备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勘探队使用的工具以打手钻为主,操作过程中只能依靠人力拽绳子,有时候墩到一百米,就得靠十几个人拽。钻探一旦遇到采空区,泥浆就会大量流失,钻探无法继续工作,勘探队员就将黄豆、碎麻布、头发混入泥浆中,增加粘稠度,减少此类问题发生。当时,他们就是用这样最原始的办法,获得了第一手数据。
此次普查,全国共投入地质队员4万多人,提交勘探报告335篇,正是基于这些数据,1959年9月,新中国第一套《煤田预测图》诞生,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为自己的能源储备查清的家底账。这本书共146页,包括29个省、市、自治区的煤炭分布图,预测我国煤炭总储量93779亿吨,这与过去掌握的储量相比,整整翻了八倍。这样的一本能源家底图,为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主体能源保障。
这本《中国煤田预测图》当中有一张图,绘制的是当时探测的河南省煤炭分布情况。
当时的平顶山煤田,面积约330平方公里,可开采7层,总厚10公尺,当时探明煤炭储量10亿吨。众所周知,平顶山在国民经济发展史上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但在1953年之前,平顶山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
▲1953年,平顶山煤田旧照
在这次普查中,沈北、红阳、集贤、霍林河、曲阜等一批新煤田也被发现,同时还为东北、冀鲁豫平原、江南等地区的煤炭开采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后,全国相继建设了十四个大型煤炭工业基地,极大缓解了我国“燃煤之急”。
截至2019年,我国探明煤炭总储量约17588亿吨,已跻身世界煤炭储量前三名!
▲1984年,发现了中国最大煤田——神府东胜煤田,创造了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新发现资源量的最高纪录,为我国煤炭工业战略性调整奠定了基础。
来源:国资小新、央视财经
编辑:崔维维
搜索关注“中国煤炭报”微信公众号,更多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