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江苏省委组织部公布的省管干部任前公示中提到:吴庆文,男,汉族,1972年1月生,在职研究生,博士,中共党员,现任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拟推荐提名为设区市市长人选。
上述消息表明,担任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3年多的吴庆文拟任新职,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一职或将迎来新的调整。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拟调整
吴庆文是从2018年4月开始担任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的,在此之前,他曾长期在高校任职,2016年调任苏州后,跻身苏州市委常委,出任过苏州市副市长等职务。
官方履历显示,吴庆文,男,汉族,1972年1月生,山东嘉祥人,1994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历。
1994年7月,自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后,吴庆文进入哈尔滨工程大学任职。从电子工程系辅导员,校党委宣传部干部,学生工作部(处)科长,到校长办公室正科级秘书,校办公室副主任,校长助理兼党政办公室主任,再到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吴庆文用了15年。期间,他还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拿到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位。
2012年3月,担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2年半的吴庆文调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3个月后又兼任工会主席。
2016年9月,吴庆文来到苏州任职,任苏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并同时跻身苏州市委常委,1个月后任苏州市政府副市长。
2018年4月28日,苏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一次会议,接受吴庆文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同日,苏州工业园区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根据省委决定,吴庆文任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
8月25日吴庆文专题调研科技企业,图源: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而在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任前公示的当天,吴庆文还在园区内专题调研科技企业,并表示园区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企业每一步发展。
他率队实地走访了蛟视智能、晶云药物、迈博斯、瑞思医药、艾博生物等企业,了解企业近期发展情况,鼓励企业持续深化创新,加快发展步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赋能。
创新之城,“园区经验”启发中国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苏州工业园区自建设伊始便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特征的工业化快速启动,到以产城互动并进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加速集聚,再到促进内涵提升为特征的产业转型升级,汇聚全球创新资源。
而吴庆文任职的这几年,正是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提速的时期。
刚履新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时,吴庆文便曾说过,园区将以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和创新,朝着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的目标加速迈进,走一条独具苏州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赋予“园区经验”新的时代内涵。
也正如吴庆文所说,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聚焦三大新兴产业,倾力打造“创新之城”,日益成为全国改革开放活力最强、发展质量效益最高的区域之一。
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7.09亿元,进出口总额941.77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7万元。 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三大特色新兴产业快速崛起,2020年分别实现产值1022亿元、462亿元、1010亿元,产值连续多年年均增长约20%以上。
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苏州工业园区连续五年(2016、2017、2018年、2019年、2020年)位列第一,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四,并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深化改革,持续向全国输送制度创新的“园区经验”;创新引领,探索形成创新发展的“园区示范”。在吴庆文作为园区“一把手”推进苏州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改革”和“创新”两大关键词必不可少。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乃至基层、车间、项目现场,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吴庆文调研的身影。例如在其任前公示公布的同一天,吴庆文还在调研科技企业,实地走访了蛟视智能、晶云药物、迈博斯、瑞思医药、艾博生物等企业,了解企业近期发展情况,鼓励企业持续深化创新,加快发展步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赋能。
吴庆文调研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图源: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再如,8月10日,吴庆文调研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强调要进一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推动校地双方的协同联动,激发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内生动力。他指出,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的建设,对于推动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吸引更多人才集聚具有重要意义,园区各级各部门将制定时间表,明确线路图,全面推动合作共建工作。
就吴庆文而言,同样的调研和项目推进事例,不胜枚举。也正是各项各级战略的支持下,在园区“一把手”及各级领导的积极推动下,苏州工业园区各领域发展得到持续提升。
以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为例:
科技创新方面,苏州工业园区先后获批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169家,新增上市企业7家,3家企业入选2021中国独角兽企业,36家企业入选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6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制度创新方面,苏州自贸片区《打造跨境海运数据通道助力“智慧物流”》和《知识产权证券化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入列全国第三批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苏州自贸片区在生物医药“一号产业”探索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以制度创新推动产业能级提升,持续向全国输送制度创新的“园区经验”。
金融创新方面,截至6月底,园区新增各类金融、准金融机构113家,总数达1191家,包括持牌类金融机构189家,实现超90%的银行分行和近80%的保险分公司落户,成为全省外资集聚度最高,金融机构种类最全、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产业转型方面,推进“智改数转”项目844个,涉及企业629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31家;年度预计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智能制造贷”专项授信总额达24.4亿元。新设外资项目188个、增长61%,增资项目89个、增长17%,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71%。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