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行业:疫情长期化可能性下药物治疗是最后一道防线

   新冠疫情多次反弹,在未来疫情长期化可能性下,新冠药物治疗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我们认为未来新冠肺炎疫情长期化的可能性不断增大:(1)病毒不断变异,且变异株传染能力增强造成疫情不断反弹;(2)不同国家和地区接种率相差甚远,世界平均接种率远低于预期;(3)病毒持续变异叠加时间推移,导致疫苗有效率下降。相比疫苗防护,新冠药物治疗是一个及时有效、能快速发挥抗病毒能力的治疗手段,在新冠肺炎的防治中,新冠药物治疗可与疫苗预防形成有效补充,两者缺一不可。在未来新冠疫情长期化的可能性下,新冠药物治疗是抵抗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多款不同类型的新冠治疗药物进入开发后期,如主要针对轻中症患者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主要针对重症患者的抗细胞因子受体/中和抗体、可针对轻中重症患者的小分子新冠药物(包括RNA聚合酶抑制剂、JAK抑制剂、AR拮抗剂、3CL蛋白酶抑制剂等)等。其中,部分药物已经通过紧急使用授权(EUA)的方式上市,用于新冠患者的治疗,包括小分子新冠药物瑞德西韦、巴瑞替尼,新冠中和抗体Casirivimab和Imdevimab联合疗法、Bamlanivimab和Etesevimab联合疗法、Sotrovimab,抗细胞因子受体抗体托珠单抗。

  中和抗体: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3款中和抗体或组合疗法获FDA紧急使用授权,包括再生元的Casirivimab/Imdevimab联合疗法、礼来/君实生物合作开发的Bamlanivimab/Etesevimab联合疗法、葛兰素史克(GSK)/VirBiotechnology合作开发的Sotrovimab。在国内企业中,腾盛博药的BRII-196/BRII-198联合疗法的ACTIV-2三期临床研究已在美国、巴西、南非、墨西哥及阿根廷的研究中心完成846位受试者的入组工作。当前,中和抗体主要用于新冠肺炎轻中症患者的治疗。

  抗细胞因子受体/中和抗体: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多款针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抗细胞因子抗体或抗细胞因子受体抗体进入开发后期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罗氏的托珠单抗以及天境生物的Plonmarlimab(又称为TJM2)。基于抗细胞因子受体/中和抗体的作用机制,其主要用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

  小分子新冠药物: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6款小分子新冠药物处在开发后期阶段,其中国内1款,国外5款。按其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为4大类:(1)RNA聚合酶抑制剂,包括吉利德科学的瑞德西韦、默沙东/RidgebackBiotherapeutics的MK-4482、罗氏/AteaPharmaceuticals的AT-527;(2)JAK抑制剂,包括礼来/Incyte的巴瑞替尼;(3)AR拮抗剂,包括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4)3CL蛋白酶抑制剂,包括辉瑞的PF-07321332。由于其作用机制的差异,目前小分子新冠药物有望成为可同时针对新冠肺炎轻中、重症患者的有效疗法。

  建议关注标的:开拓药业、天境生物、腾盛博药。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