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黑色煤炭绿色发展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品质优良,赋存条件好、开采成本低,是现代煤化工产业的优质原料。近年来,新疆坚持大型化、基地化、集约化原则,进一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不断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煤炭优质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目前,新疆煤炭煤化工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绿色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以准东、吐哈等为主的煤化工产业发展集聚区,构建了以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炭分级分质利用等为主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格局。

示范项目稳步推进

今年1—6月,新疆煤炭企业产销两旺。全疆累计生产原煤13729.2万吨(规模以上企业),同比增长5%;全疆煤制天然气产量15.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

8月10日,位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能新疆红沙泉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露天煤矿作业矿坑一片忙碌。作为现代煤化工产业的主要原料,这里的煤源源不断运往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当天,在国能新疆化工烯烃生产中心聚乙烯和聚丙烯生产现场,一颗颗白色米粒大小的聚乙烯树脂颗粒和聚丙烯树脂颗粒送往料仓。谁能想到,如此洁白的产品原料竟是煤炭。目前,国能新疆化工每天生产聚乙烯产品约800吨,聚丙烯产品约1200吨。上半年,累计生产聚烯烃产品30.98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4.93亿元,同比增加3.02亿元。

煤炭“由黑变白”的转变,是新疆从传统煤炭开采向资源深度转化利用这一华丽转身的缩影。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持续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低碳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废气、废渣”实现达标排放、废水基本实现近零排放,现代煤化工企业环保投入普遍占企业总投资的15%—30%。同时,自治区积极推进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炭分级分质利用等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建设,建成煤制天然气项目2个、煤制烯烃项目1个、煤炭分级分质利用项目3个。目前,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制天然气、新疆国泰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制1,4-丁二醇等重点示范项目成功投产,并实现稳定运行。

2020年,自治区现代煤化工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截至2020年,自治区煤制天然气产能达33.75亿立方米/年,占全国66%;煤制1,4-丁二醇产能达50万吨/年,占全国28%。

创新激活发展动能

这两天,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重芳烃多元烃深加工项目进入收尾阶段。该项目年处理能力20万吨,可将被列入危险废物管理名录的重芳烃转化为可直接销售的油品。

作为新疆重要的天然气生产企业,新天煤化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后开展了20多项科研攻关,实施了近50个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毅说:“公司依托现有设备设施发展环保事业,逐步实现危废的减量化,提高了对危废的处置能力,并通过改造自动化系统等,实现智慧煤化工。”

科技创新是新疆延伸煤化工产业链、培育新动能的表现之一。目前,国能新疆化工正依托准东、托克逊等地的煤炭资源,进一步加大煤制烯烃技术攻关和创新,不断开发结构化、专用、定制化产品,延伸煤制烯烃下游产业链。

近年来,新疆煤化工产业在技术集成、工程化水平、重大装备制造等领域实现关键突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原材料工业处副处长马芳伟说:“通过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的煤化工技术和装备,新疆现代煤化工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煤制1,4-丁二醇、聚四氢呋喃(PTMEG)生产装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依托国内重点科研院所,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套甲硫醇制二甲基二硫装置。”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现代煤化工产业提出极大挑战。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是新疆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8月11日,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工业园区广汇能源荒煤气综合利用年产40万吨乙二醇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该项目以广汇能源1000万吨/年煤炭分级提质综合利用项目副产荒煤气为原料,采用转化、变换、吸附、分离等一系列技术生产高端化工品乙二醇,项目计划今年9月底投产。投产后将解决荒煤气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重、环保压力大的行业难题,预计每年可直接减排二氧化碳62.8万吨、二氧化硫560吨。

今年,哈密现代能源与化工产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通过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实施现代煤化工重大工程,促进产业规模化、高端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

“十四五”时期,在煤化工产业发展方面,自治区通过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加大产业政策扶持等六项具体措施推动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新疆将稳步发展煤炭煤化工资源密集型产业,加快推进现代煤化工与电力、石油、化工、化纤、冶金、建材、新能源等产业融合发展。

“自治区加快推动传统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延伸产业链,向高端化、精细化、新材料等方向发展,实现产品由初级原料型产品向高端新材料产品转变。”马芳伟表示,自治区将重点发展准东、吐哈地区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炭分质综合利用、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及下游延伸产业。各地州市重点实施产业升级改造,实施延链、补链项目,强化技术和装备创新,持续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低碳、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马伊宁)

扫码在手机端打开页面
版权声明: 转载本网站原创作品,需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得擅自修改标题。若违反本声明,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崔维维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