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建设“海岸线”到打造“海岸带”,浙江海洋保护利用的3.0版升级了什么——通往未来的黄金海岸
生态海岸带,不止步于“生态”。
带不是线,是浙江大陆海岸线陆侧20公里左右带状区域。1800公里生态海岸带,既是绿色生态廊道、综合交通廊道、历史文化廊道,也是休闲旅游廊道、美丽经济廊道。
如果说,最早的海洋开发是把海岸带从“生态带”变为“生产带”,海洋环境整治等行动是让“生产带”回归“生态带”,那么,生态海岸带建设则要把海洋保护和利用带入3.0版,重在形成一个生态、生产、生活融合的新空间,进而牵引全省大湾区建设和滨海地区发展。
在海宁、象山、宁海、玉环、苍南等地调研,我们惊喜地发现,与海洋生态向好同步,传统产业在升级、新兴经济在成长、城市能级在提升。这条海岸带,连接的是风景,承载的是产业,通往的是未来。
沙滩里掘金
生态为基,开启全新耕海牧渔路
炎炎夏日,问玉环人“最佳休闲场所在哪里”,多数目光竟投向城中心。沿主干道行进,穿过密集的小区楼房,眼前豁然开朗——弯月形台阶式挡墙下,铺着细腻的金色沙滩,往前是一望无际的海。
这处景,名为坎门后沙沙滩,是近年来玉环海岸带整治修复的成果——总投资近4000万元,退岸还沙约24亩,新建景观广场,让大海融入城市,也走进居民生活。
更值得惊喜的,是台州、温州等地游客对“家门口的海”青睐有加。数据显示,今年五一、端午等节假日,沙滩每日客流量过万,成为“网红打卡点”,为海岛县玉环的旅游业增添亮色。
相似的景象,也出现在象山石浦镇沙塘湾村。这个与石浦古城仅隔一条隧道的村庄,拥有难得的推窗见海、闭户听潮的景致和渔村、闽南文化的特色。初次到达,恍如进入桃花源。
随着岸线、堤坝、滩涂整治以及村庄管线下地、截污纳管等工程推进,这个因渔业转型、渔民“上岸”等行动,70%村民迁往城镇的“空心村”变了。
海还是那片海,只不过赶小海成了体验活动,船还是那些渔船,只不过变身休闲、海钓船,房还是那些房,因年轻人返乡,陆续开出14家民宿。“全村民宿经济产值超2000万元,接下来,我们还将投入5000多万元建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到来,也吸引更多产业落地。”沙塘湾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志龙说。
多年来,浙江沿海城市借助海洋资源和空间,积累了渔业、交通运输业、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等海洋经济发展基础,但也存在资源依赖、潜能释放不足等短板。“以大陆岸线滨海旅游为例,相比海南、山东等地,浙江发展得并不理想,原因一是过去近海水质不如人意,沙滩资源相对较少;二是海洋旅游投资大、季节性强,旺季还恰逢休渔季,多重因素导致旅游产品不足。”参与浙江省生态海岸带建设规划编制的省发规院工程师毛翰宣分析。
但生态海岸带建设,让他看到了变化,“象山、玉环、温岭等这些资源较好地方,正将生态建设和海洋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在生态保护基础上,嵌入式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场景,拓展了产业迭代升级的空间。”
“成也潮,败也潮。”这是海宁盐官人的感慨,每年最佳观潮时节,人群蜂拥而至,潮水一退,又倏忽而去,旅游业态少、游客留不住成为发展之痛。
这两年,海宁人决定转换思路,汲取连续多年成功举办“潮音乐节”的经验,把看潮与音乐、电影等元素融合,重塑产业形态。
盐官音乐小镇,就是放手一搏的举措。海宁与打造乌镇的陈向宏团队签约,投资80亿元,一边推进盐官古城保护,修缮了水城门、城隍庙、章氏民宅、郑晓沧故居等历史建筑,一边布局古城风光休闲区、音乐风情度假区、观潮体验区等产业空间。小镇预计在2022年亚运会前试运营。
除了旅游,一度被视为传统产业的渔业、船舶工业等,也显现新气质。
一路向南,被誉为“浙江天涯海角”的苍南霞关镇,地处浙江生态海岸带最南端,也是国家一级渔港,拥有437艘捕捞、养殖等船只。但一度受渔业资源枯竭、产业附加值低等难题困扰。
霞关镇副镇长王道文深刻意识到,这一次转型的契机,不容错过。他们千方百计对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台州创新中心,打造海上“科技岛”,“简单来说,就是近海造平台,布局观光、垂钓、物流、海产品深加工等功能,把产业链拉长,深海建装备型海洋牧场,利用大型智能网箱、养殖工船等,推进养殖生产生态化、集约化、信息化,让附加值提升。”
眼下,一个直径30米、高40米的小型半潜养鱼平台正规划建设,上方集纳多元功能,下方养殖,可实现一年一次养鱼量20万条。
从南向北,身处海岸带上的人们,陆续踏上了全新的耕海牧渔之路。
落子新产业
深挖潜力,借好风扬帆远航
就连象山人,三四年前可能都没想到,爵溪街道一处不起眼的荒滩,竟能摇身一变为亚帆中心。眼下,这一投资6亿余元、占地15.69公顷的基地,已显现恢弘气势。站在辽阔的广场上,身后是比赛训练中心,眼前是水上运动基地,240个船泊位排开,来自河北等地的运动员在不远处进行帆船训练,为9月即将举办的全运会做准备。
“凭借地理环境、天然岸线、风浪条件等多重‘天赋’,我们在国家相关部门考察中脱颖而出。”象山县亚筹办相关负责人说,亚帆中心建设不仅填补了宁波海洋运动产业的空白,帆船、游艇、沙滩排球等项目发展更将牵动酒店、文旅等相关业态布局,进而撬动周边区域发展。
行走海岸线,当人们还在为生态海岸带建设与渔业、文旅等产业转型协同推进而欣喜时,新兴经济的风已扑面而来,海洋资源吸引资金、技术等要素涌入,为未来发展积蓄新动能。
不久前,苍南近海,打桩船“雄程3号”第1223次落锤,134米长的钢管桩稳稳扎根海底。这是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华能苍南4号海上风电工程建设现场,项目总投资87.2亿元,预计年发电量12亿度。按每户家庭年用电量2500度计算,可供48万家庭使用一年,并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万吨。
借助天然地理环境和生态优势,苍南多年来全力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发展示范地,在核电、海上风电、光伏、水电、潮汐能、抽水蓄能、空气储能等领域均有布局。日益完善的清洁能源产业链产生虹吸效应,进一步引来大项目集聚。
今年5月,苍南县人民政府与远景能源有限公司、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订协议,总投资50亿元的远景苍南零碳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达成。“投资前,我们对整个苍南县的风电资源进行了调研,认为这是一片具备资源优势的土地。未来我们将这一项目打造为集科技研发、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物流储运等功能于一体的零碳产业链标杆,助力苍南打造新工业体系。”远景能源副总裁陈锡波说。
发现海的优势、挖掘海的潜力,如今的浙江海岸带上,一个个新产业集群也在形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在象山,总投资200亿元的商业航天发射中心成功落户,大型海上风电智能化装备产业园开工,中国最大的海岸滩涂光伏工程——长大涂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引来多方瞩目。2020年,当地海洋经济总量达到172亿元,占全县GDP30.6%。
宁波前湾新区,仅去年一年,新落户项目数量达到73个,涵盖高端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包括吉利汽车系列项目、宁波氢能创新中心及加脱氢装备产业园等,合计总投资409.74亿元,同比增长131.54%。
然而不可否认,相比上海、深圳等地,浙江近海产业发展仍有不足。
“宁波舟山港的崛起,促使海洋交通运输业、港口经济等快速发展,但海洋渔业、养殖等仍占据海洋经济相当大比例,油气、能源等核心产业偏弱,尤其是海洋科研能力比较薄弱,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秦诗立认为,加快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补齐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短板,是当务之急。
岸带为支撑
陆海联动,近海城市谋求转型
世界银行的一项数据显示,今天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经济发达城市也大半分布在沿海。著名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是全球经济的风向标和重要增长极。
浙江,大体如是。但仔细观察,也有出人意料的现象——海岸带上各个湾区和城市发展并不均衡,存在不少“黯淡的灯”,例如象山、玉环等县(市、区),经济总量偏小,三门、苍南、平阳等地还在山区26县名单内。
继续深入至单个县区,比如海宁,位于杭州湾畔的周王庙、盐官、丁桥三个乡镇,GDP处于全市镇街中下水平。“过去,这些乡镇不是我们的发展重点,产业布局以传统农业、旅游产业和零星工业为主,可以说是经济‘洼地’。”海宁市发改局产业科科长史宏良坦言。
“洼地,就是潜力所在,也是经济新增长点所在。”秦诗立认为,此前,浙江的沿海资源开发与空间利用水平,与经济大省地位并不完全匹配,“我们希望,借助生态海岸带建设,能真正撬动城市发展思路变革,使近海成为跨越式发展的标志性空间。”
海宁的行动,回应了这一期待。“从入海口向内,我们沿海岸带布局了盐官音乐小镇、袁花光伏小镇、尖山新区,作为未来旅游、新能源、高端制造业发展重心,特别是与杭州钱塘区相接的尖山新区,更被寄予打造‘创新智造高地’‘生态宜居福地’的厚望。”史宏良指着地图,向记者介绍道,眼下,随着恒逸、万凯、正泰、昕诺飞等龙头企业落户,以及大批基础设施、民生项目推进,尖山新区已初显滨江新城风貌。
不久的将来,这座城市的格局,或将从陆地单轴驱动,变为陆海双轴联动,进而在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占据有利位置。
除了以海岸带为支撑,再造经济新增长极,1800公里生态海岸带建设对滨海地区的启示,还有“连点成线”思路。
在宁海强蛟镇,新近建成的绿道,从码头一路通往镇区,再贯通峡山、新田、骆家坑、下渔等村庄,牵引发展模式变革。
镇党委书记叶挺说,以前他们走单点建设模式,把一个个村庄当单个景区打造,虽然山村有山村的形态,渔村有渔村的风情,却难以形成“共同体”,现在,他们换种视角,将全镇划为滨海休闲、海上娱乐、海岛度假等板块,推动镇区旅游路线贯通,推进民生和产业配套,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今年上半年,全镇接待游客量突破12万人次,也成为宁海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乡镇之一。
调研中,记者还得知,宁波已启动规划,要让地处象山港区域的宁海、象山、奉化等县区连点成线、连线成片,通过资源整合、要素共享,带动整片港湾协同发展。一度“黯淡”的湾区,到了发力的关键时刻。
在这条生态海岸带的南端,一个有趣的现象,也在苍南发生。“滨海空间”的概念正被他们延伸至内陆,带动岸线、腹地联动发展。
“我们把14个乡镇纳入了生态海岸带建设范围,进一步加强区域间的交通和产业联系,打通山海之间的视线廊道、生态廊道、经济廊道。”苍南县发展和改革局产业科副科长项健华说,这一行动背后,是海岸带建设从“线”到“带”再到“域”的理念跃迁,将进一步打开县域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把整个浙江当成‘近海’开发,这也是我们的终极目标。”秦诗立说,正如生态海岸带已不局限于“生态”,逐渐演变成为具备复合功能的廊道,浙江海岸带发展也需要推开政策之间的“门”,把生态海岸带建设、甬舟温台临港产业带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等联动起来、揉合起来,真正成为具有窗口意义的世界级滨水区。
尽管这条路上,还有很多挑战等着攻克,但“新蓝海”,就在不远处。(来源: 浙江日报记者 沈晶晶 肖淙文 沈烨婷 陈醉 应磊 徐子渊 甘凌峰)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