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区公布了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8项。
此次公布的名录包括增城传统木雕、毛茶制作技艺、派潭凉粉制作技艺、正果腊味制作技艺、增城传统书画装裱技艺、增城荔枝蒸馏酒制作技艺、增城竹升面制作技艺和董氏中医正骨疗法。
近年来,我区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促进非遗发展振兴。截至目前,我区共有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涵盖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俗、传统技艺等9大项。
从今日开始,《增城日报》文广旅体专版将陆续刊登我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敬请市民关注。
记者黄丽萍
增城传统木雕:“匠人精神”展示“木雕技艺”方寸之间彰显民间手工艺
木雕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它起源于新石器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增城传统木雕在明清时期走向成熟,凭借独特风格、出色工艺,形成了具有卓越艺术成就的流派,至今在腊圃报德祠、小楼何仙姑家庙等传统建筑物里仍留下“增城传统木雕”创立人何世林的经典性作品。虽然老匠人已经故去,但他的“匠人精神”被何锦祥(何世林孙)继承下来,现已是第三代。今年5月,增城传统木雕技艺被列入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木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被称为中国“民间工艺”,是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原材料进行雕琢加工的工艺形式,被称为“生活的艺术”。增城传统木雕分为建筑木雕和日用木雕。建筑木雕主要应用在祠堂、寺庙等各类木构建筑的梁架雕刻和檐下花板雕刻,其分布范围广,风格独特,影响深远,是其他一些地方性木雕所不能相比的。增城传统木雕制所选用原材料主要以香樟木、杉木、菠萝格木为主,作品主要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增城民间俗习等,擅长沉(凹)雕、浮雕、透雕等各种技法,从选材(开料)、画稿、雕刻、描色和安装全程手工操作。
何锦祥,生于1954年7月,系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何周文是何锦祥伯父、何世林次子,生于民国4年(公元1915年)。何锦祥作为何氏家族增城传统木雕的第三代传人,13岁辍学并随伯父干起专业木匠。1960年初,何锦祥随伯父为邻村修祠堂时,逐步接触到传统的增城传统木雕工艺,在伯父的指导下边工作边学习,逐步掌握了传统增城传统木雕艺术的题材创作、表现手法及雕刻工艺等技艺。在从艺几十年的生涯里,何锦祥也累遭挫折,但他从未放弃对增城传统木雕的热爱。
多年来,增城及周边地区的不少祠堂、寺庙和道观等都留有何锦祥雕刻的各种精美的传统增城传统木雕工艺作品。木雕工作虽然辛苦,收入有限,加上市场狭小,前景不明,但何锦祥凭着对雕刻的浓厚兴趣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仍然默默地坚守着。何锦祥坦言,要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传统增城传统木雕艺术事业,继续用手中的刻刀雕琢精彩的人生。
如今,何锦祥次子何镇超从18岁起随父何锦祥学习增城传统木雕,系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近30年来,在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冲击下,增城传统木雕工艺已逐渐凋零,今日仍在操持这一传统工艺的民间艺人已属凤毛麟角。作为增城区内传统增城传统木雕艺术的代表性民间艺人之一,何锦祥对传统增城传统木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使祖辈流传下来的传统增城传统木雕艺术不失传,何锦祥招收了何镇超等几名学徒。可喜的是,通过几年的传帮带,以何镇超为代表的第四代传人已逐渐成长起来。
增城传统木雕为全手工技艺分五个步骤制作
一是选材。所选用原材料主要以香樟木、松木、枫木为主。按用途需要选定材料、取自然干料为上,按需要取大小尺寸。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为硬木,适合雕刻结构复杂的造型细密的作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和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但雕刻起来比较费工夫,容易损伤刀具。松软的木材一般适合雕刻造型结构简单,形象比较概括的作品,雕凿起来较容易,但因其木质松软,色泽弱,有的需要着色处理,不适合过于复杂和过于小的图案雕刻,所以创作一件作品之前选材十分重要。
二是画稿。按规格要求做好木胚,然后进行设计画图。作品主要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增城民间俗习等,通常选用一些吉祥、镇宅意思的图案,简单或复杂,按要求而定,如一些作品有历史背景的就要选用一些特别的图案才能做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是雕刻。刀具是从事木雕创作的最直接的助手,在木雕的工艺制作过程中,雕刻刀及其辅助工具(敲锤、斧子、弓锯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刀具齐备、会磨会用,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造型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巧,使行刀运凿洗练洒脱,清晰流畅,增加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木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地说是由外向内一步步通过减去废料,循序渐进地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擅长沉雕、浮雕、透雕等各种技法,从选材(开料)、画稿、雕刻、描色和安装全程手工操作。增城传统木雕制作技艺以“足料整材”著称,不管是建筑用的粗长木柱,还是各种部件均以整块木料制作,不会使用多根小木拼接成型。增城传统木雕制作技艺使用圆雕技法不多,这是明显区别于江南地区的特点,工艺方面精巧细腻,造型生动夸张,主题突出,富有神韵,刀法犀利。
四是描色。雕刻完成打磨后,涂上底色,底色是为了弥补某些木质的不足或缺陷,而且还能起到丰富材料质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有的作品可以视情况擦漏一些,使木的底色稍有显露,形成丰富的色彩感觉,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
五是安装。木结构建筑安装,是由数件以上木雕作品安装成一件大型木构骨架,一般起着支撑的作用或者装饰作用。安装过程很费工夫,每个安装接口都要非常准确、严密、紧扣,这样才能确保作品的牢固、安全。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