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走进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笔记本外壳生产线,数台机器人挥舞“臂膀”,开足马力。
“我们主要从事精密塑料模具和精密塑料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修复及注塑成型,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和开展自主技术研发,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何勃介绍,今年1—7月,公司实现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30%,预计今年产值能达到9亿元。
这样欣欣向荣的场景,在璧山高新区的企业生产车间处处可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强筋壮骨聚集动能,今年以来,璧山区压茬推进“六个一批”,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提升承载能力,突出抓好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经济运行监测和调度、企业入规培育、重点项目谋划和建设等重点工作,现代工业发展实现“半年红”。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18.7亿元,同比增长27.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2.9%。
压茬推进“六个一批”方面,对接云巴产业集群、脑陆科技等项目51个,总投资461亿元;累计签约比亚迪动力电池扩能、中科曙光等37个项目,总投资352亿元,新增年产值364.7亿元;开工小瑞科技、富亿达等项目17个,总投资129.6亿元,年产值156.8亿元;推进建设中南高科、徐州徐工等79个项目,到位资金83亿元;投用茂和兴等7个项目,年产值18亿元;达产龙润转向、成峰供水等10个项目,年产值25亿元,年税收0.8亿元。
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方面,新增科技型企业327家,累计培育1265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39家,新增市级研发机构9家、总量达137家,获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2家,获评市级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家、初创型研发机构5家;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公司累计孵化企业15家,在孵项目35个,新申请知识产权45项,授权30项,签约海创汇、科技艺术创新中心(锐梵互动)等创新孵化平台;成立西部(重庆)科学城智能制造专利池,整合10余家中科院院所的上百件专利技术成果,吸引100余家智能制造企业入池,5家企业累计获得质押融资贷款3430万元;推动成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区域专利信息服务(重庆)中心并落户璧山,专利申请时间从原来的3年缩短到最快3个月实现授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制定《企业用工保障专项资金补贴管理办法》,发布“招工令”12期,累计新增就业1.1万余人,6家企业与璧山职教中心、机电大学、轻工职业学院签约合作;组建5人代办专员队伍,新签订代办协议16个,代办各种手续50件(次),通过“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政企直通车”“周二早餐会”等渠道为企业解决问题187个;制定《规范工业企业停车秩序实施方案》,为67家企业协调办理货运车辆临时通行证405辆(次);修订完善公租房分配细则,为113家企业分配公租房513套;梳理6大产业集群、20个产业链图谱,建立升规动态库,梳理入库企业28家。
稳步提升承载能力方面,完成璧泉组团以南至成渝城际铁路站前片区控制性详规7.3平方公里、中小企业集聚区南部片区一二组团控制性详规6.2平方公里控规修编并取得批复;两山丽苑经济适用房一期竣工并分房,中小企业家园(一期)主体完工,二期完成施工图设计;完成中小企业集聚区、青杠经济适用房、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一期EPC总承包招标,大兴经济适用房、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国别园等项目有序推进。
璧山报记者 熊浩
原标题: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强筋壮骨聚集动能
我区现代工业发展实现“半年红”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