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1.58亿元,同比增长17.5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物流业)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10.82%;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6.35亿元,同比增长29.71%。
一、1-7月规上服务业运行分析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下称:物流业)结构优化、发展态势强劲。钢城区现有规上物流业企业20家,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在规上服务业中占比56%,物流行业成为带动钢城区规上服务业的中坚力量。作为全区规上服务业总量第一的支柱行业,物流业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支撑全区服务业的经济总量和增速做出了巨大贡献。
2.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活力复苏形势明显。钢城区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6.35亿元,同比增长29.71%。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80.3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0.29亿元,同比增长26.07%;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6.38%。以上数据直接反应出,钢城区服务业整体的经济活力正在迅速恢复。
3.超六成服务业企业实现正增长。截至7月,钢城区规上服务业共有36家企业,实现正增长的企业有20家,其中山东鲁中钢铁物流有限公司表现亮眼,1-7月已实现营业收入7.37亿元,同比增长16.24%。
二、当前需关注的问题
1.规上服务业发展不平衡,行业结构有待提升。从现有的36家规上服务业分行业大类来看,物流业20家,占比56%排在首位。其他营利性服务业13家,占比36%,其中的商务服务业企业6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家。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这个行业大类是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相对于人口居住区来说该行业大类规上单位的数量显得较为单薄,也反映出钢城区服务业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
2.大型企业数量少,企业规模需待优化。从营业收入来看,1-7月,全区纳入联网直报的36家服务业企业中,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在库企业仅13家,仅占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的33%,营业收入却占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的89%。
三、对策及相关建议
1.稳定大企业、帮扶小微企业,出台针对性的奖励和帮扶机制,进一步优化钢城区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重要条件,目前钢城区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提高政府各部门的服务观念,给企业一个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制订针对优质企业奖励和扶持政策,使优质企业在辖区内生产经营活动更为便捷高效,促进其稳定发展做到留得住优质企业。同时拿出实际、实惠区域性政策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使这些市场经济小的细胞可以生存、发展、壮大,从而带动钢城区的劳动人口就业,并提高整体经济的活力。加大新兴业态培育力度,促进新兴业态做大做强,尽快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2.把握群众高质量消费需求,新型生活性服务业亟需跨越发展。建议借力国家促进养老健康及家庭服务业发展和民生发展的文件政策要求,在家庭服务业、养老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业等行业尽快培养新兴的市场力量,形成有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在行业供给水平上力争大的突破。
(撰稿:刘晓艳 核稿:王明霞 )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