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受到芯片紧缺和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近期车市“大盘”走低,但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依然强劲,“成绩单”依然亮眼。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用“成绩单”说话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超国内历年销量,渗透率也突破10%的关键点。也就是说,去年渗透率还在5%徘徊的新能源汽车,仅用半年便达成前10年的总增长。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2.0》提出,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标为20%。这意味着,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到规划目标的一半。有业内人士已经乐观预言,20%的渗透率目标无疑将提前实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消费者开始接受新能源汽车,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0%,预示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到快速增长期。
不仅是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快速增长,国际市场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在提高。一个显著的表征在于,7月汽车出口中,新能源汽车的贡献率也在增大。
种种迹象表明,正是得益于在新能源领域的坚守和执着,中国汽车产业尝到了“换道超车”的甜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表现好于整体车市,市场份额保持上升态势。数据显示,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72万辆,市场份额达46.4%,占有率较上月增长2.3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今年前7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92万辆,同比增长42.8%,市场份额为42.6%,较上年同期提升了6.5个百分点。
从发展条件来看,我国在供应链体系、资源储备、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有望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汽车产业的“换道超车”。
首先,我国电动汽车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积累了许多运营管理经验,具有“先发优势”。第二,我国有市场优势。2020年全球一共销售了约324万辆新能源汽车,中国市场约占41.27%,排名第二。第三,我国有自然资源优势,既是锂资源储备的世界第三大国,同时稀土储备量居世界首位。
这样的局面是喜闻乐见的,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于消费者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助于催生廉价优质产品。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如此激烈的竞争,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下必然有一部分企业会面临淘汰。因此,想要从造车大军中脱颖而出,必然需要形成自身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宝能克服重重困难 展开全产业链布局
面对这样的局面,想要从造车大军中脱颖而出,必然需要形成自身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天道酬勤,机会总是留给具有战略眼光和智慧之人。四年前,宝能姚振华大手一挥,带领宝能具有前瞻性的进军汽车产业,以“制造宝能、科技宝能、民生宝能”为战略,为打造全球一流车企而奋进。
四年来,宝能汽车砥砺前行,目前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宝能汽车全面布局整车和零部件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仓储运输、销售网络,出行与后市场服务等汽车前、中、后完整产业链,形成了高端汽车制造的完整体系。此外,在关键零部件研发上,宝能旗下聚创新能源、臻宇新能源分别进行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的研发,还在深圳全球研究总部成立了智能网联院。同时,宝能汽车宣布推出全新高端品牌汽车“BAO”,其定位为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未来五年至少推出16款新车型,包括SUV、轿车、MPV、跑车等多种车身型式。
更重要的是,宝能品牌首款车型(内部代号GX16)将于今年10月正式上市。据官方称,新车定位为纯电动中级SUV,基于宝能汽车全新大型纯电动平台开发,对标主流豪华品牌。在车辆参数、续航里程、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市场竞品。
更为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的市场提量只是表象,全产业链企业发展增质才是本质。宝能布局的全汽车产业链无疑是对姚振华造车决心的最好见证,相信宝能汽车未来将精彩无限。
中国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智能汽车创新的策源地,世界顶级芯片企业最新的自动驾驶芯片,量产首发是在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上。
随着汽车强国建设迎来“攻坚战”,新能源汽车承担了中国汽车产业夺取全球战略制高点的期待。尽管仍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但无论从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还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对比看,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引领之势已然显现,当下我们最重要的是保持“先发优势”,加快优化扶持机制,着力在完善产业链条、助推形成可持续商业化模式上下功夫。说到底,全球市场竞争靠的就是实力。
在业界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政策+市场”双轮驱动的高速发展期。依托于稳定的政策支持、成熟的电子产业、完整的供应链,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这场行业变革走到了世界前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