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聚焦12项办实事重点项目,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暖企在行动 解难“实打实”
通过充分发挥规上工业企业包联机制作用,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及时协调解决包联工业企业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开展问题集中大协调专项行动,主动与包联工业企业联系沟通,第一时间了解掌握企业需求和难点问题,分类梳理,建立问题办理台账。征集企业意见,对涉及要素保障、行政审批、政策落实等方面61个难点、堵点问题,协调督促及时办结。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河北全省工信系统共协调解决企业反映各类问题2350个,针对问题解决共出台各级相关政策37份,共解决用工需求9238人次,共解决资金需求220.779亿元,共解决用地需求7223.62亩。开展各类活动159场次,惠及千余家企业,办结省政企服务直通平台工业企业反映的问题103个。受理各类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线索210件,推动清偿欠款4949.54万元。
创新服务载体 内容有声有色
河北省工信厅通过创新服务载体,多措并举服务企业。一是开展工业诊断行动。依托省企业转型升级互联网平台和中国科学院专家、项目等科技资源,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围绕企业转型升级急需的技术、产品、管理等问题为工业企业开展把脉问诊。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深入唐山、沧州、石家庄等地,出具工业企业诊断报告700余份,服务企业600余家,开展线下诊断活动10余场,对接项目79余个,签订合作协议15份。二是开展京津冀产业链对接行动。围绕物联网、大数据、医药、纺织服装、应急、新材料、汽车、智能装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康复辅助器具等产业,开展京津冀产业链对接活动10场以上。目前已成功举办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企业深度行(河北站)、京冀(廊坊)汽车产业链对接、京津冀物联网产业对接、2021中国·唐山国际应急产业大会、辛集国际皮革皮草时装周等活动,参与企业近千家,进一步提升了河北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三是开展“冀有特色”融媒体宣传。通过直播、访谈、H5等形式生动展现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成就、典型经验、创新故事,助力河北县域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叫响河北特色产业知名品牌。截至目前,组织开展18期“冀有特色”特色产业宣传活动,联合长城新媒体利用行进式直播、视频、图解等方式,宣传推介清河羊绒、永年标准件等8个产业集群,红太、君乐宝、今麦郎、春丽、唇动食品、明尚德玻璃等6个产品品牌和新大地机电、兴隆起重、三厦铸铁、高达电子4家特色企业,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发布直播、视频、稿件130余篇(次),总浏览量超3000万。四是开展“冀优千品”河北制造网上行。通过总裁带货直播、品牌日宣传、从厂到家推广等方式,在八大优势产业和107个特色产业集群中甄选一批优势品牌和优质产品,培育打造1000个河北制造业知名品牌和1000个明星产品。活动自6月17日启动以来,已发布首批46家支撑单位名单和首批505家重点推介品牌和产品,宣传推介名优品牌22个。
开展专项行动 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4月1日至7月15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为期3个半月的电磁环境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保持打击“黑广播”高压态势,做到及时发现,准确定位,依法查处,形成有效震慑。期间,查获“黑广播”等违法无线电台站设备97台(套),开展销售市场执法检查23次,出动人员152人次,检查销售商家144家,检查设备890部,发放宣传资料466份,配合公安机关没收设备12台。
送健康送温暖 上门关怀暖人心
除了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还为群众送健康送温暖。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省卫健委、省商务厅、省市场局联合发出《减油、减盐、减糖行动倡议书》,开展“健康中国·张北行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倡导“三减三健”健康生活习惯。主动参加社区服务,党组织和党员到驻地街道社区报到,帮助社区解决老旧小区垃圾清运、文明建设宣传等问题。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部分党员到灵寿县陈庄镇看望抗战老战士,并送去慰问品。到井陉县福利院,给孩子们送去筹集的奶粉、儿童书籍等慰问品,深入了解孤儿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情况,表达党和政府对孩子们的关怀。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