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医药行业大浪淘沙下,上游药机业该何去何从?

  【仪表网 仪表产业】老龄化加剧、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给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了红利期,但行业也面临着大浪淘沙的局面。业内认为,中国只有一部分巨头药企有能力做创新药,其他大部分药企只能专注于仿制药,随着集采常态化、医保等政策的推进,药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药品价格下降也成趋势,在此过程中将会淘汰一批企业,“中国不需要5000家制药企业,美国也就五六百家,中国2000家足够,甚至可以再少点。”
 
  在医药行业大浪淘沙下,其上游的制药设备行业无疑也会受到影响,例如伴随着药厂数量减少,设备的整体需求量也会下降,与此同时,设备的质量要求、厂商的服务水平等方面都会面临新挑战。
 
  一方面,药企逐渐向创新方向转型,无论是做创新药还是高质量仿制药,对于设备的要求将不断提升,高端制药装备行业有望迎来机遇。需要看到的是,目前我国的药机产品仍以中低端水平为主,在高端药机领域普遍缺乏具有竞争力产品和国产供应商,而进口供应商由于技术经验丰富、产品品牌优势大、产品性能水平高等因素,在国内高端制药装备市场占据较大的比重,部分高端进口产品甚至处于垄断地位。
 
  另一方面,医药企业面临着产能扩张、成本攀升等方面的挑战,传统的设备已经难以满足药企的生产需求,需要顺应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等新趋势加快设备的升级,同时从单一的设备供应商向技术方案解决商转型。在此过程中,不具备资金、技术、人才能力的中小企业可能会被淘汰出局,而药机巨头企业有望获得发展契机,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那么,新形势下的药机企业该何去何从呢?分析认为有几个方向。在高端药机行业迎来发展机遇的背景下,国产企业应积极抓住契机,了解国内外新技术、新理念,朝着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等方向转型升级,加快国产替代的步伐。当前,我国也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国产高端设备的发展,例如十四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到,在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部署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加快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
 
  同时国产药机企业也需要“取长补短”,与进口设备相比,国产企业的优势在于价格更实惠、维修方便、交付时间也更短。在这些优势基础上,国产药机企业再进行“补短”。例如在核心技术上,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技术和产品。针对国产药机企业研发资金短缺问题,我国对于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研发支持也在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2143.6亿元,比上年增加2465.7亿元,增长12.5%;再比如,在人才上,加大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提高药机人才的福利、薪资待遇等,引入并留住高层次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后蓄力量。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