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贝尔席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开篇之前先问三个问题:
问题1:什么是好的生意模式?
私募大佬冯柳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好的生意模式同时还符合可预期、可展望、可想象这三个要求,可预期就是要搞明白1年内的业绩和估值情况,可展望就是要能大致感受出企业三年的发展路径,可想象就是要能对10年后的未来有所期盼,可以很模糊,但得有想头。”
问题2:什么是好的投资模式?
冯柳:“一是买大家都知道它好的公司,投身大势之中,核心是把握宏观、把握牛熊、参与到风格牛市之中;二是买别人不知道它好但你知道、或者是别人都知道它好但你知道其实更好的公司,这需要对个股有深入的研究,通常是专业人士、资深的基金经理等,这种能力需要积累和机缘,回报高且效率也不低;三是买大家都不知道它好的公司,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但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它好,所以它就没有相应的定价,如果还是不好,那也亏不了多少钱,而万一好了却可以挣到不少。我过去主要是第三种模式,找到几个增量的好行业成体系的去碰运气,未来可能会增加前两种模式的探寻。”
问题3:10年以后会发生什么?
人工智能全面来袭,硬科技敲开企业增长的新大门。我们这个时代,恰好处在一个巨大变局之中,市场不断动荡,投资者追涨杀跌的速度永远跟不上时事变化的速度。资本市场的水太深,投资者把握不住。唯一确定性的投资逻辑是:“跟着风走,等风来”。跟着大势走,耐心等待,总不会错的太离谱。
1
势:反增长“内卷”硬科技打开新的“增长天花板”
百度刚开始做AI的时候,AI还是个科幻电影里才常见的词,是一个一切都靠导演的想象力描绘的世界。现在,AI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作为“硬科技”,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产生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须知硬科技是未来几年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20世纪初产生的互联网科技,引领全球进入一波繁荣周期。也就是在最近的20年,以亚马逊、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巨头建立了成熟的互联网商业生态,有效提高全球价值链流通效率,为生产和消费端节约了大量成本。
然而放眼望去,全球经济似乎已经走进了互联网革命红利期的后半段。
一方面是互联网流量见顶导致全生态掉进增长陷阱。最新QuestMobile数据显示,新冠疫情前的2019Q2,中国移动互联网月度活跃设备规模触顶11.4亿,用户规模单季度内下降近200万。流量穹顶下,互联网局中人们都拼命寻找增量。
另一方面,植根于现有底层技术之上的各种生态之间通过相互连接的方式挖掘边际效益,最近10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并购事件超过500起,可“内卷”形势仍无法缓解。要知道,无论在哪个时代,兼并之风盛行都不是一个好的迹象。
由此反馈在宏观经济层面的现象,就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开进了慢车道。尽管2021年7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6.3%,全球经济保持复苏趋势,但指数依然较6月回落了0.5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回落。
这一现象很难单纯用疫情冲击来解释。事实上,疫情只是进一步加剧了情况的严重性。早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3.2%,理由是全球经济活动弱于预期——“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中,投资和耐用消费品需求持续低迷,企业和家庭长期支出继续被抑制。”
再看看2年内美国M2数据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对比,情况有多不容乐观显而易见。
如果技术红利期真的存在,那么面对技术红利衰减造成的增长放缓,无疑只有再次通过技术手段做大经济“蛋糕”来解决。
硬科技,正是那个跨越技术周期、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环节。而在其中,应用场景明确,技术较为成熟的,正是令百度在趋势出现的时候脱颖而出的AI技术。
2
局:从价值时代到成长时代
从“被低估,有差价”到“高成长,有未来”
回到近期的市场上来看,投资风格的变迁,已经悄悄叩开了时代的大门。
2021年5月31日,A股市场出现了一个标志性事件。宁德时代(300750,股吧)市值首次突破万亿,成为A股首个万亿市值科技公司。宁德时代主营汽车动力电池业务,将借助储能系统业务发展和V2G分布式储能,完善中国市场新能源体系。
7月14日,戏剧性的一幕再次上演。历史上首次,创业板指数早盘上冲至3560点,超过了上证指数。这次事件的成因,是因为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300014,股吧)、迈瑞医疗(300760,股吧)、东方财富(300059,股吧)等在内的创业板权重股集体大涨。而上证指数权重最大的,则是长期低估的传统行业,包括银行、保险、房地产等长期拖累上证表现的“凶手”,想要走出2007、2015年的全面牛市越来越难。
伴随着张磊曾经的那句“做时间的朋友”,关注企业内在价值的投资逻辑,开始占领人们的视野。传统观点上,人们容易将价值投资与低估值投资的概念混淆。这种以低估值为核心的“价值投资”理念来源于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理论。但纵观国内外股市,由于行业板块本身逻辑和盈利增长点存在差异,基本面盈利周期决定了行情走势,而低估值投资理论的失真成为市场共识。
本轮技术红利周期的末尾,也必然是下一个周期的开端。走在时代舞台正中间的,必将是那些有能力推动下一轮技术革命、具备强大成长性的公司。
从百度的移动和IoT生态,到Apollo自动驾驶技术和造车,再到全栈式AI技术,反映的是公司从地面到云端,从硬件到软件,从私域到全域,从平台到生态的全面前瞻性布局,代表的是百度从“被低估,有差价”到“高成长,有未来”的蜕变过程。
在这方面,公司走出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带来极大加速度的火箭引擎,环环相扣、互相协同,创造出公司成长的第二、第三甚至多条增长曲线。
无论是以40年的尺度来观测宁德时代、茅台(600519),还是以40年的尺度,通过长期视野、终局思维的透镜来看百度,或许都能得到不一样的感悟。
回看20年前互联网科技对生活方式的颠覆,那些没能参与新生活方式的企业逐渐被时代所淘汰,顺应新生活方式的企业会成为活得不错的大多数,而引领生活方式由“旧”到“新”的颠覆者,终将成为YYDS。
3
硬科技里的代表股:转型AI的百度
在投资风格和估值基础都偏向“顺势”之时,2017年就开始发力于AI的百度,早早拿到了通往下一个时代的“船票”。当投资和发展的趋势开始聚焦到以AI为代表的硬科技上之时,百度已经迎来了技术层面的红利期。
2021年7月,百度宣布Apollo Robotaxi无人车在广州正式面向公众全面开放,引来不少市民的围观、体验。
百度无人车的总体表现,给人的印象是:稳,非常稳。
车辆在既定路线上平稳行驶,遇到交通规则下需要减速的情况也能提早作出预判,坐在主驾位置上的安全员工作也因此变得十分轻松。
事实上,百度的智能驾驶技术,在业内已经占据领先地位。2020年NavigantResearch自动驾驶竞争力排行榜中,百度已经Waymo、Nvidia、Argo AI一起被列入“领导者”的第一梯队,是领导者行列唯一上榜的中国玩家。
据了解,Apollo自2013年成立以来,累计进行了620万英里的L4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和6亿英里的模拟测试,已获得中国自动驾驶测试牌照293张,国内智能驾驶公司中最多,远超第二名4倍;形成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能车联三大开放平台,拥有全球生态合作伙伴210家,汇聚全球开发者5.5万名,开源代码数70万行,从自动驾驶领域扩展到整个智能交通体系。
要知道,智能驾驶是市场公认的、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通过智能驾驶技术,能够降低人为安全事故,提高通行效率;将驾驶员从驾驶任务中解脱,进而产生更多流量;还能在汽车行业研究、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产业升级。
因此,智能驾驶的优质赛道势必迎来爆发。业内预测,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1030亿元,5年复合增速超过15%;自动驾驶系统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2250亿元,5年符合增速超过21%。
从这个意义上看,百度显然站在了一条优质赛道上。
百度的三个AI领域增长点——智能云、智能驾驶、IoT等已进入成长的快车道,由技术积累带来的业绩成长性开始得到确认。
2021年8月12日,百度发布了Q2财报,实现营收314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达54亿元。营收、利润超市场预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1Q2非营销收入50亿元,同比增速达到了惊艳的80%。AI驱动的非营销收入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呈现爆发式增长。当下,各行各业乃至地方政府都在经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浪潮,百度二级增长引擎智能云业务也借此势头取得突破性增长。Q2百度智能云营收同比增长71%,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IDC报告,百度智能云AI Cloud市场份额连续四次第一。
在智能交通云服务领域,百度ACE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在场景及落地城市上不断扩展。2021年6月,百度ACE智能交通签署千万订单的覆盖城市增加至20个,是去年同期的4倍。
回望过去5年的业绩,自从2017年确定布局AI后,百度资本支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持续扩大,于此公司投资回报率(ROE)也开始相应的下滑。
但在过去一年中,百度的基本面开始迅速改善。
业绩走势中可以明显看到,百度先一步与传统互联网生态模式告别而向AI发力,而目前AI领域逐渐步入收获期,这使得百度在价值之上,增加了成长的新特征。前者是百度价值投资的基础,后者则是百度估值从价值转向成长的关键。
正因为如此,告别过去互联网生态的传统模式后,百度像成长型公司一样,迎来业绩的新一轮爆发期,并且预计可以发散出数量未知的新增长曲线。
最近市场已出现一种论调:如果百度当年没有下决心攻克AI这块硬骨头,或许现在的情况不堪设想,百度甚至可能成为第二个“某狐”。许多年前,在飞速增长的互联网行业,坐在BAT宝座之首百度曾是无可争议的“老大哥”。如今市值已经排在了阿里、腾讯和一些互联网巨头之后。
背后的原因,无非是移动互联生态的崛起,破坏了百度生存的基础生态。2011年前后,安卓手机大爆发,各种千元机迅速进入APP市场抢占分发入口,导致PC端流量枯竭,破坏了基于PC端的网络生态原有增长曲线。
但此时的百度,并没有急于跳进竞争对手主场,急躁地通过补贴获客、A/B测试等手段寻求短期快速的爆发。与之相反,这家公司以其长远眼光和耐心,开始抢先押注AI等硬科技的长期赛道。
借用百度内部的概念:通过AI“三级引擎”的持续推进,眼下,百度这艘航行了20年的大船,再次开始以“前进四”的速度开往下一个技术红利周期。
“‘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获得相应的成果。”
多年之后,回忆起当年的决定,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这样说道。
虽然在当时人们的眼中,AI看起来有些虚无缥缈。但AI技术发展到2021年,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这恰好符合市场对“硬科技”的定义。
小到日常生活,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AI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里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为普通民众提供覆盖更广、体验感更优、便利性更佳的生活服务。
大到社会进步,AI技术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和思路,将AI运用于社会治理中,是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率、减少治理干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若从宏观经济层面思考,AI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都把发展AI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人工智能作为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占领全球科技创新高点的重要抓手,有望迎来政策红利大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列举出的几大前沿科技中,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被放在了前三位。
百度全球AI专利申请量已超过1万件,其中中国专利9000多件,位列中国第一,并在深度学习技术、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知识图谱、智能推荐等多个领域排名国内第一。
百度在AI算力、算法、开放平台、开发者生态等方面建立的领先优势,正转化为百度智能云“云智一体”的差异化竞争力。
在AI价值链上游的底层技术领域,百度无疑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而百度通过AI引擎获得的二次加速度,将使它在下一个时代“赢在起跑线上”。
——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格隆汇APP。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