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下坠

几天前,快手日报公众号发布了一份名为《潮起潮落是什么都不为》的歌单,回应近来的股价波动,并试图用加了987个“长”字的长期主义一词来安慰投资者。

这样的自嘲式安慰显然没什么用。截止到8月11日收盘,快手股价已经跌至84.25港元/股,较历史最高价417.8港元跌去79.83%,创下年度港股下跌之最。

犹记得今年2月,快手以发行价115港元登陆港交所,上市当天股价大涨,此后一度冲破400港元。快手也成为中国第五大互联网上市公司,仅次于腾讯、阿里、美团、拼多多。

但好景不长,3月23日,快手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其股价当天暴跌4.3%,次日再跌12%。两天内市值蒸发超千亿,此后快手股价一路走低至今。

对向来注重长期价值的港股投资者来说,短期经营数据下滑,只会对上市公司股价造成阶段性影响。快手股价一路下坠的关键,在于留给投资者们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少。

海外扩张受挫、流量变现缓慢、新业务迟迟不见回报,这些都不是一篇长期主义推文能解决的。

01

海外扩张受挫

毋庸置疑,快手与抖音依然是短视频赛道中的两颗明珠,但二者的差异正在慢慢显现,不论是整体业绩还是海外市场扩张,快手都已落后一步。

快手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快手平均日活用户约为2.65亿人,同比增长50.68%。而抖音的日活,早在去年8月就远超快手,突破6亿。

用户差距的拉大,导致两者间的营收差距也在逐步扩大。2020年快手全年收入为588亿,同比增长50.2%。与之对应的是,去年字节跳动营收2366亿元,同比增长111%。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互联网人口红利见顶,两大短视频巨头都将视线瞄向海外市场。

早在2017年,快手的第一个海外短视频平台Kwai在韩国俄罗斯泰国和印尼试水,并开始“烧钱”模式。但因后劲不足,在2018年末被Tiktok 反超越。

去年5月份,快手旗下短视频平台Zynn在北美地区上线。在注册奖励现金的吸引下,这款被外媒称为“Tiktok的克隆版”的软件,在北美各大应用商店榜单上的排名一路上涨。

因为注册现金奖励违背谷歌应用商店规则,今年6月初,Zynn遭到下架处理。

而整改后上架的Zynn一蹶不振,显然无法承载起快手海外市场的野心。近日快手宣布,将于8月20日正式关闭Zynn。截止目前,快手在海外拥有的多款产品中,表现最好的是Kwai,在巴西日活超过2300万。

相较之下,抖音的成绩显然更为耀眼。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8月,TikTok在美国便拥有5000万日活。快手与抖音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依然任重而道远。

02

成也老铁,败也老铁

快手今日的成功,离不开快手“老铁”们的贡献。这一点,就连快手也不得不承认。

快手在招股书表示,以虚拟礼物打赏流水及直播平均月付费用户计,快手是全球最大的直播平台。2017-2019年间,快手直播打赏业务收入分别为79亿、186亿、314亿,分别占总收入的95.3%、91.7%、80.4%。

但让快手为难的是,随着平台业务调整,老铁们无意中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电商业务中,业务的话语权并不在平台,而在主播。数据显示,快手六大家族把持着快手6.98亿流量,且都有自己的供应链。

去年4月,因为“快手一哥”之争,两大家族的主播辛巴和散打哥发生爆发骂战。最后在平台接入下,辛巴和散打哥双方短暂退网,所有涉事主播均停播反省。

但那时的快手还离不开辛巴,在骂战之前的2019年,辛巴本人直播带货总GMV高达133亿,几乎就占了快手总量的三分之一。不久后,辛巴复出。

为了不受到大主播的掣肘,快手进行了多种去家族化的尝试。去年7月,快手拿下了周杰伦的全网直播首秀,直播当晚,有 6800 万人次观看了这场时长半小时的直播,互动总量 3.8 亿。

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2020年电商的全年GMV统计中,辛巴家族10位主播的整体战绩仅占6%。但去家族化的努力,也影响了快手电商的增长,2020年,快手电商GMV达到3812亿,而抖音电商的GMV则超过 5000 亿元。

电商业务去家族化的同时,快手也在发力广告业务。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由去年同期的33亿元增加161.5%至86亿元,对总收入的贡献首次超过50%。这样的趋势固然可喜,但快手想在这方面击败对手,恐怕难度更大。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2019年字节广告规模已超过腾讯,成为仅次于谷歌、Facebook的互联网第三极。而根据彭博社消息,字节跳动2020年广告收入1831亿元,这一数据超过快手线上营销收入的21倍。

03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在主营业务增长疲软的情况下,开辟新业务,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是当前诸多互联网企业多年遵循的原则,快手自然也不例外。

2018年2月,A站资金链危机爆发,平台欠费关服、欠薪停工。快手创始人宿华亲自出面,耗资10亿元收购A站。

但这笔投资带来的回报显然无法令快手满意。数据显示,今年2月,B站第一季度移动平均月活达2.08亿,而A站月活只有751万。

游戏业务也是快手尝试的方向之一,2021年前,快手便投资、并购了多家电竞俱乐部,进军游戏研发、发行、运营业务,但面对腾讯、网易两大巨头,快手游戏业务被全面碾压。市场上几乎听不到快手游戏业务的声音。

快手还试水过社交App,例如音乐社区小森唱、中老年小程序等,结果也都不如人意,一些小程序也已下架。

2021年,快手只出手了一次,投资“人人视频”。这次投资目的显而易见,补足中长视频内容板块,以此增加用户粘性和停留时间,增加行业竞争筹码。

但是,从2014年至今,人人视频的版权纠纷问题一直持续不断。随着中国知识版权相关规范的完善,人人视频的生存空间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

除此之外,快手还投资过在线协作工具“一起写”、 K12教育企业“精准学”、 在线素质教育“火花思维”等企业。双减政策出台后,这些企业的生存空间可想而知。

复盘这一系列投资和扩张,可以发现快手似乎并没有明确目标,只是采取广撒网式的方式,漫无目的地寻找新的增长点。

没人能否认,快手仍是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今年6月,宿华向外界宣布,快手全球月活已超10亿,但不断增长的用户数背后,快手用何突围,正成为压在投资者心头的一块大石。

对快手来说,不幸的是,在找到新故事并说服投资人之前,没人能阻止它继续“下坠”。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未来商业观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