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保单消费需求受压制,险企代理人脱落、增员难,行业负债端依然承压。2021年1-6月行业保费收入同比负增长,各险种保费增长均乏力1-6月,保险行业实现原保费收入27098.89亿元,同比下降0.32%,两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单月数据来看,寿险保费大幅下降,产险保费增速变化不大,健康险和意外险出现负增长。6月单月,保险行业实现原保险保费2765.38亿元,同比下降32.92%,寿险保费大幅下降拖累行业整体保费表现。其中,寿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824.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8.44%;产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125.04亿元,同比下降5.81%;健康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709.48亿元,同比下降14.82%;意外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06.26亿元,同比下降4.07%。
上市险企负债端承压,6月单月新华、人保保费实现正增长,其他上市险企保费负增长具体来看,6月单月,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分别实现保费收入611.28/562/344.04/179.38/597.68亿元,同比增长-2.17%/-3.46%/-2.59%/0.38%/10.03%,增速较5月变化2.81pt/-6.77pt/-2.27pt/13.89pt/18.29pt。
6月单月上市险企寿险保费表现分化,产险保费回暖6月单月,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以及中国人保分别实现寿险保费收入369.41/562/202.05/179.38/105.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7%/-3.46%/-7.65%/0.38%/13.47%,增速相较5月份变化0.93pt/-6.77pt/-8.65pt/13.89pt/26.33pt。受非车险保费增长影响,产险保费回暖。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以及中国太保分别实现产险保费收入241.87/492.03/141.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9%/9.32%/5.66%,增速相较5月份变化5.86pt/16.7pt/7.47pt。
新单保费降幅有所收窄1-6月,中国平安实现新单总保费收入851.93亿元,同比下降1.17%,增速转负;个险新单保费735.79亿元,同比增长2.34%,增速相较前5个月收窄2.12pt。6月单月,新单保费收入继续负增长。中国平安实现总新单保费94.77亿元,同比下降18.39%,降幅相较5月份收窄9.63pt;实现个险新单保费79.29亿元,同比下降12.39%,降幅相较5月份收窄18.32pt。
行业资产规模增速下滑,长债利率下行扰动资产端表现截至2021年6月末,保险行业总资产23.9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7%,增速相较5月末下降2.6个百分点;净资产2.8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4%,增速相较5月末增长1.9个百分点;资金运用余额22.1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6%。长债利率震荡下行,压制险企固收类投资收益表现。截止2021年7月30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2.84%,相较2020年以来高点下降51BP,利率下行对资产端表现造成扰动。
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发布,引导业务规范发展中国保险业协会发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2021版征求意见稿》,从保险责任、责任免除、责任限额、赔偿处理、附加险等方面对新能源车险进行统一规范。界定新能源车定义、明确保障范围;增加5种适用新能源车的险种,涵盖15种附加险;提高部分车型折旧系数,降低保险金额。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广阔,新能源车险需求增加。
投资建议:后疫情时代保险作为非必需消费品需求受到压制,险企代理人脱落、增员难,险企负债端持续承压,短期难有明显改善,新单、新业务价值增长受到冲击。当前价格对应2021年保险板块P/EV在0.44X-0.65X之间,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充分反映市场对行业基本面的悲观预期,建议关注配置价值。个股方面,我们持续推荐中国太保(601601.SH)、中国平安(601318.SH)。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