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海洋渔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燕会冰解读东营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0-2030年)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及意义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渔业管理的基本制度,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布局依据,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同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也是深入开展“海上粮仓”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维护沿海渔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农业部下发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要求,特编制《东营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发布后,指导全区利用水域开展各项养殖活动。

二、《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1. 规划期限:规划期自2020年至2030年,基准年2019年。

2.规划目标:规划海水养殖区面积227.72平方千米,淡水养殖区面积45.80平方千米,海水限制养殖区面积238.85平方千米,淡水限制养殖区面积31.86平方千米,海水禁止养殖区面积77.20平方千米,淡水禁止养殖区面积91.67平方千米。

3.重点任务:

(一)优化养殖水域滩涂空间资源配置

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调查,评价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状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养殖水域滩涂自然属性特点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等,对养殖水域滩涂空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分为养殖区、限制养殖区、禁止养殖区,明确各区的界限及功能定位,细化管理要求。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许可证制度和渔业用海审批制度等,坚持红线制度,实行依法管控,确保水域滩涂科学、协调、有序发展。

(二)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转变传统渔业发展模式和思路,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高水平建设“海上粮仓”、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渔业经济综合体。按照工业化、拟工业化模式升级改造传统的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立足农牧化养殖,着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做实离岸装备化养殖。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三)加强近海渔业资源养护和恢复

根据生态环境自然禀赋和养殖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结果,科学确定放流品种和规模,加强海洋牧场建设,养护近海渔业资源,恢复日渐衰退的渔业资源。同时,根据养殖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结果,制定特定水域滩涂养殖容量,合理增养殖密度,实施增养殖容量管控,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近海渔业资源养护和恢复管理模式。

(四)推进渔业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海洋生态环境,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开展入海污染源排查,摸清污染源分布,完善海洋实时在线监测系统,提高监测服务管理效能。全面取缔水库、主要河流内的一切设施养殖。全面清理禁养区内的水产养殖,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内水产养殖水质达标率达到95%。扎实推进“放鱼养水”行动,提升“放鱼养水”的科学化水平,打造渔业生态文明示范区。


查看原文件:

东营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0-2030年)的通知(东区政发〔2021〕11号)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