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贵州省紧紧围绕“六大突破”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工业化,紧盯“六大抓手”坚决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增长、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的良好态势,重点工业项目推进有序。
在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方面,主要指标平稳向好。上半年,贵州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工业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两年平均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7.6%,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十大工业产业稳健发展。今年以来,贵州紧盯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抓好产业培育,开展产销对接,畅通协作配套,推进挖潜增效,提升产业发展动能。上半年,十大工业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酒、煤、电、烟”分别增长21.2%、20.3%、13.8%、1.6%,累计拉动全省工业增速约11个百分点;大数据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速保持20%以上;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产销率达到95.9%,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企业培育取得实效。今年以来,贵州印发实施了贵州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实施方案、2021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计划,制定了工业龙头企业培育实施方案。截至6月底,全省工业市场主体达到20.5万户,较去年同期增加1.3万户左右。
要素保障不断强化。在资金方面,截至6月末,全省人民币工业贷款余额达到2650.2亿元,较年初增加了187.2亿元;在电力方面,上半年全省完成交易电量316.8亿千瓦时、增长32.9%,累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21亿元左右;在政策方面,省直部门制定出台政策文件18项,基本形成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贵州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研究编制了《2021年贵州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评价指南》,系统推进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的创建。
在重点工业项目推进情况方面,工业投资势头强劲。贵州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抓项目稳投资,强化项目调度管理,狠抓项目跟踪服务,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全省工业项目有序推进。经调度,全省500万元及以上工业产业项目共299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7659.29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339.46亿元,上半年已完成工业投资(含园区基础设施,下同)1727.73亿元。
各地工业项目投资态势良好。上半年,各地工业投资均超额完成年初计划目标任务。其中,贵阳市(含贵安新区)、黔西南州、铜仁市项目推进有序,分别完成工业投资391.16亿元、214.95亿元、116.81亿元,分别超年初下达目标128.16亿元、49.95亿元、3.81亿元,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8.8%、20.5%、32.3%,整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十大工业产业项目推进有序。截至6月底,十大工业产业共有项目2620个,占全省工业项目比重为88%。同时,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截至6月底,全省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共1109个,完成投资909.32亿元,占全省投资的比重达82%,对全省工业投资的带动作用明显。其中,贵安新区恒力高端服装面料项目建设步伐较快,上半年已完成投资30亿元。
接下来,贵州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深入贯彻全省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全省半年经济工作会精神,聚焦工业倍增行动和全年目标任务,扎实深入开展半年攻坚行动,切实攻坚存量挖潜、奋力加大有效投资、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加强工业调度服务。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子月)
贵阳上半年开工111个项目
总投资约286亿元
本报讯 8月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贵阳市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的首要任务,以产业大招商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加强重点生产要素保障,多向发力夯实工业基本盘。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工业投资较快增长。
狠抓招引育增量。贵阳深入实施产业大招商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全力推动党政干部带头招商,抓好广东大招商专项行动、“苏商入黔”集中签约等重大活动,持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上半年,全市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5个、总投资超过500亿元,工业项目累计到位资金超过400亿元,占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比重达到51%,贵州中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地。
狠抓建设扩投资。贵阳建好重点项目分级调度服务机制,市级重点对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进行包保服务,区级对辖区工业项目进行全覆盖服务。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8.8%,占全市固投17.3%,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开工项目111个、总投资约286亿元,项目个数、总投资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17.7%、80.8%;建成项目69个、总投资约158亿元,项目个数、总投资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81.6%、377.5%。
狠抓要素强保障。贵阳全力提升资金、用能、用地等重点生产要素保障水平,确保工业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建得快。一方面,全力争取省工信厅、省能源局等上级部门政策落地,加快全市电力市场化交易、天然气直供、“标准地”试点等重大改革创新步伐,积极推荐一批发展前景好、前期工作扎实的项目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新型工业化基金支持。另一方面,加强市级支持,出台《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继续支持企业稳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充分用好市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资金等政策性金融产品,全力支持各类项目达产增产。上半年,市、区两级兑现政策奖励资金1.61亿元,市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资金累计支持40余户企业转贷51笔。
贵阳将聚焦主导产业和骨干产业链,支持有产能空间、市场效益的企业技改扩能,鼓励有项目谋划、技术支撑的企业新建项目,推动具备发展潜力、符合上规条件的企业上规入统,确保全年实施技改项目200个以上,新增规上企业150户以上。
贵阳将坚持“项目为王”,常态化开展好领导干部入企走访活动和重点项目分级调度服务,确保全年新引进工业项目300个、工业招商到位资金800亿元,全年开工80个重点项目、建成100个重点项目。
下一步,贵阳将按照全省2021年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聚焦全年目标任务,以大抓项目为主要抓手,在发展工业经济上、扩大工业有效投资上奋力攻坚,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扩量。 (宋子月)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