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拜登“”说说容易做起来难

  原标题:德媒:拜登“新基建”,说说容易做起来难

  德国《明镜》周刊8月7日文章,原题:总统拜登想翻新美国的基础设施,但问题是怎么办?  美国总统拜登近日在全国各地视察, 明显心情不错。他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短暂停留,来到市政厅与当地民众互动。听众对他很友好,大厅里不时响起掌声。拜登随后切入到当地人特别关注的话题,即附近一座破旧的高速公路大桥。拜登高呼,“我们一定要修好你们那座该死的桥”,整个大厅沸腾了。

  “该死的桥”早该修了

  这座“该死的桥”(布伦特·斯宾塞桥)已投用57年,犹如一头锈迹斑斑的钢铁巨兽,跨越俄亥俄河通向南部毗邻的肯塔基州及区域重要机场。它是连接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各州高速公路网的枢纽,也是整个交通动脉最拥挤的节点之一。每天有超过17.3万辆汽车痛苦地穿行,其中包括约3万辆卡车。

  自1998年以来,这座双层大桥就被认为是在超负荷、超年限使用。桥上车道窄,没有应急车道,经常发生事故。去年11月,两辆卡车相撞起火,损毁了道路。大桥关闭了6个星期,由此引发的混乱波及全国货运路线,亚马逊和DHL等包裹不得不延迟配送。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奥巴马都曾承诺资助辛辛那提的维修计划,但均以失败告终——因为那将花费25亿美元,相当于肯塔基州全年的交通预算。

  现在辛辛那提的居民终于可以有所期待了。在拜登领导下,民主党与共和党历史性地达成1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议案,其中400亿美元将用于修复类似布伦特·斯宾塞桥这样的超负荷交通枢纽。这是美国自1956年有高速公路系统以来最大的投资。

  在基础设施问题上,美国两党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美国需要大范围翻修改善的基础设施太多了:桥梁、铁路、河道、隧道、地面上的电网……国家的基础设施濒临崩溃,有些地方还维持在上个世纪的水平。这次两党走得很近,得益于拜登赢得了两个有影响力的共和党人的支持:一位是来自肯塔基州的国会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以及来自俄亥俄州的参议员罗布·波特曼。这两人都希望此议案获批,因为他们的许多选民每天都要走布伦特·斯宾塞桥。

  基建落后令拜登如鲠在喉

  对拜登来说,这个2702页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不仅是政治上的胜利,也颇具象征意义。他将其与罗斯福“新政”相提并论,称这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对美国基础设施最重要的长期投资”。

  拜登对基建整修一直如鲠在喉。2014年,当他还是副总统时,就曾抱怨在纽约拥挤的拉瓜迪亚机场好像身处“第三世界”的尴尬景象。拜登想证明美国有能力实施大型项目,他说:“我们要向人们展示,民主能带来好的结果。”

  为阻止特朗普卷土重来,除了要在特朗普获胜的中西部和北部老工业区“锈带”修建公路、桥梁和铁路之外,拜登还会特别关注前者始终没有获得成功的地方。拜登从始至终对基础设施给予极大的优先权,寻求与共和党人直接对话,甚至周末也将电话打到参议员家里。

  由于之前抛出的2万亿美元基建计划遭到共和党人的反对而未能获批,拜登将上述法案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1万亿美元的提案,与有妥协意愿的共和党人共同推进,其余大部分希望日后获得国会特批。最聪明的举措之一就是拓展互联网服务,白宫欲投资650亿美元进行宽带建设。这让共和党拥有广泛支持的农村选区受益。

  百废待兴,难免延误

  研究显示,超4200万美国人没有宽带或付不起宽带费用,还需要去图书馆、学校或麦当劳等场所上网。全国1/5的高速公路需要整修或翻新,总长度近28万公里。4.5万座桥梁年久失修,其中许多在农村地区。拜登还希望投资550亿美元建设新饮用水管道,390亿美元用于公共交通,250亿美元给机场,170亿美元给港口,150亿美元给环保巴士、渡轮和电动汽车充电站。

  亏损的美国国家铁路客运公司将获得至少660亿美元,这不仅是它自1971年成立以来最大的政府拨款,也是拜登个人关心的问题——在当参议员和副总统期间,他在住处威尔明顿与办公地华盛顿之间进行1.6万余次火车旅行,难怪威尔明顿火车站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

  此外,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去年财产损失就高达950亿美元。今年2月,冬季风暴令得克萨斯州电网大面积瘫痪,致210人死亡,即使在夏季,得州首府奥斯汀的居民也时常经历停电。因此,仅美国能源供应现代化就将投入730亿美元。为提高抗击森林火灾、抗旱和抗洪等能力,美国各州、县也需要数十亿美元资金。

  最后让我们回到布伦特·斯宾塞桥的问题上。它并不会像居民所期待的那样迅速整修翻新。自7月底以来,多个维护工作被叫停。当地电视台FOX19称:“预计会有相当程度的延误。”(作者罗兰·内尔斯,马克·皮茨克,寇瑛译)

责任编辑:张玉洁 SF107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