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显示竞速:激光技术正将“空间即显示”照进现实

谈起激光显示,人们自然会联想起近年来在大屏领域异军突起的激光电视。但随着5G商业化的落地以及超高清时代的来临,从家用大屏到数字应用再到工程显示、商教市场,技术创新的力量正不断推动显示行业的深刻变革。5G+激光显示,一轮新的产业应用高潮正滚滚而来。

大屏变局:激光电视异军崛起

8月8日,根据2021年中国激光显示产业峰会上GfK发布的《中国激光电视发展趋势报告》,目前激光电视布局全面,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追求,或将迎来市场爆发期。报告分析,彩电市场面临挑战,上半年表现不尽如人意,“6·18”期间零售量同比线上有史以来首次为负,大尺寸和新技术将促进新一轮产品结构升级。

中怡康的数据则显示,今年上半年,激光电视增长较快,线下市场同比增长45%,增速超过OLED,预测激光电视将成为2021年新品布局的重点。未来电视市场一定是“哑铃形”结构,而激光电视满足了高品质一端的用户需求。

洛图科技(RUNTO)最新发布的激光投影市场分析季度报告也显示,2021年一季度中国内地激光电视市场共出货4.7万台,同比增长53.8%,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21.2%,预计2021年全年出货超40万台,同比增长80%。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董敏表示,这与激光显示在大尺寸、高色域、视觉舒适度、节能省电等方面的自身优势密不可分。“发展激光显示是实现超高清显示的最佳技术路线之一,也是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优秀解决方案。”他强调,激光电视的这些优势不仅为中国消费者接受,同时也是全球显示产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因此激光电视的国际化发展前景广阔。

据洛图科技报告,目前,从市场集中度看,激光电视市场集中度成高寡占型,从企业品牌格局看,TOP 3品牌分别是海信、峰米、长虹。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从2020年开始,激光电视已经在美国、澳洲、南非、迪拜、法国等市场开始重点导入。今年一季度,仅海信激光电视海外销量就同比增长超9倍。

产业突进:供应链条日趋丰富

随着激光电视的崛起,激光显示的产业链条也日趋丰富。据了解,在中国市场,目前监测到的激光显示产品品牌有34家之多,大尺寸的激光电视的品牌覆盖已经与普通电视相当,成为电视市场的一个全新品类。

除了海信、长虹等本土企业外,三星、索尼、LG等国际企业也在先后加码激光显示,但已无碍中国企业的引领地位。

《中国激光电视产业白皮书》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内地激光显示领域专利申请量已经超过海外,国产品牌激光电视在2020年的出货量占据了全球的60%左右。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激光电视产业分会会长高玉岭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激光电视在核心技术、核心部件等领域相继取得重大进展,激光电视的供应链变得更加丰富、活跃。像抗光屏幕已经有多家品牌具备产业化能力,并且为市场提供快速的换代产品;超短焦镜头也有了多家企业量产;在半导体激光器和显示芯片领域,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已经进行了长期布局;在光学镜片、精密结构件等领域,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配套能力,整个激光电视的供应链环节更加丰富多彩。

长虹控股公司董事长赵勇提议,全球激光显示产业链企业应加强技术开发与协同,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共同壮大激光显示产业,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5G赋能:产品场景两翼突破

5G是激光显示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此前激光显示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来驱动,未来必然增加“5G场景、5G内容”的新引擎,显示产业的核心也将围绕“内容升级”基础实现“场景突破”。“一边是产品、一边是场景,这是激光显示未来‘创新’‘求变’的两翼。”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说。

据了解,电视从CRT到液晶,虽然屏幕越来越薄、尺寸越来越大,但这些变化没有改变消费者的核心需求。5G则不一样,它的本质上是去中心化,未来“屏幕无处不在”“终端无处不在”“AI无处不在”,显示视界的格局也将重塑。

从当前激光显示的产品研发趋势上也能看出,这种路线图日渐清晰。像海信今年将上市的卷曲屏幕激光电视以及10000流明以上商用激光电视;松下的高速追踪投影,将高速运动的兵乓球等作为追踪对象,实现了空间图像再现……

此外,激光显示能够改变的“呈现形态”远远不止是“大”。光峰科技(688007,股吧)CTO胡飞指出,炙手可热的穿戴大屏,也是5G为激光显示所带来的机遇——小尺寸、高效率、电池驱动、长航时、虚拟大屏等特点让激光显示技术可以重塑便携显示的体验标准。例如,未来基于激光显示技术的智能眼镜将有望做到与普通眼镜无明显外观差异。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显荣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应用场景来说,现在激光电视占据了客厅的位置,未来激光显示在家庭智能显示、汽车电子显示、VR显示、影院显示、大屏互动、工业物联等方面有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与5G、AI技术结合,未来‘空间皆显示’的场景将会彻底颠覆我们的认知。”

北京商报记者 石飞月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