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津区加快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读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依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聚焦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所需,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加强气象现代化能力建设,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我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保障。

二、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提出了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到2025灾害性天气监测分辨率达到5公里;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智能网格预报空间分辨率分别达到3公里、1公里,暴雨过程预警准确率达到92%以上,强对流天气警报提前2小时发布;气象灾害高风险区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到2035年,建成气象灾害防御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气象服务样板区、气候经济发展典范区,我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第二部分,重点工作。围绕智慧气象体系、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内陆开放高地气象保障体系、乡村振兴气象保障体系、生态文明气象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气象合作,明确了12项重点工作和举措。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增强人才支撑等措施,推进江津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政策的核心举措

《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六项核心举措。

(一)建设智慧气象体系。坚持创新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落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和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大力发展智慧气象。

(二)强化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落实气象服务生命安全要求,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加快建立覆盖全面、信息准确、传递畅通的气象检测预报预警体系,提升我区防范自然灾害能力水平。

(三)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气象合作。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构建协同高效、优势互补的川渝气象保障体系。

(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气象保障体系。落实气象服务生产发展要求,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气象保障体系。

(五)建设乡村振兴气象保障体系。落实气象服务生活富裕要求,推进落实“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提升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六)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体系。落实气象服务生态良好的要求,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体系。

四、专业名词解释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是指综合评价天气气候条件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由第三方认证机构评定农产品气候品质的优劣等级。

次生灾害,是指由原生灾害诱导出来的灾害。此生灾害多生在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领域,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危害性大。

衍生灾害,是指由于人们缺乏对原生灾害的了解,或受某些社会因素和心理影响等,造成的盲目避灾损失,以及人心浮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的灾害。

气候康养,是指根据一年二十四节气来调养身体从而达到健康的一种办法。

立体气候,是指在某一区域同时分布着从寒带到热带中的某些不同的气候类型的气候。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