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市色彩通用导则》系列解读(下)

城市色彩风貌的管控是一个谨慎且复杂的工程,像济南这样历史悠久、功能复杂的大型城市,管控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除了相关导则的指引,当地管理部门管理机制的搭建也是重中之重,需要两者同步进行。

目前在城市景观空间界面上,已经出现了不同时代、不同管理层面、不同尺度、不同品相、不同归属的色彩载体,而且,随着城市生活的运作,还会持续推出,本次修编的管控导则结合了多个大型城市的相关经验,站在规划及管理者角度,从四个方面来建构整套管控体系与流程机制。

 

一、建立分级、分区、分类色彩管控体系

结合上位总规指引,对济南城市各个分区进行色彩管理结构方面的分级、分区、分类。通过以上层级划分构建宏观的色彩规划愿景,分清总体与分区下辖的各级街道、各级中心以及片区的色调格局,从而形成既统一又有变化的城市色彩主旋律。

 

二、明确项目管理流程,建立色彩审查制度

梳理济南现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流程,从中寻找色彩管控的切入点,让色彩管控依附于现有流程,将流程不断完善。通过审查制度来严格控制色彩在每个环节不同程度的把控,确保落地效果可以通过流程制度来管控。

三、搭建实施机制,落实色彩实施机构

建立不同级别区域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对接城市美学营建的相关政策,以“城市色彩”为抓手,加强属地环境美学营建与维护的岗位责任制,分级成立技术管理层面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

四、多方参与,技术提升,形成数据库“一张图”

城市色彩管理的数据化、网络化是大势所趋,基于本次色彩专项规划修编的成果,建议城市规划管理平台新增城市色彩数字化管理系统。结合网格化管理、大数据分析、专家负责和公众参与等方式,形成开放的可视化平台。

 

城市色彩,是空间景观的“双刃剑”。历史经验表明,城市色彩管理是呵护地域色彩风貌特色的有效手段,我们如今所有的努力,都是使城市的管理者、设计者、建设者与市民达成共识,共同发挥才智,使城市释放出美学的魅力。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