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彭州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9-2025)》解读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及成都市“西控、北改”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下,随着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为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引领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我市组织编制了《彭州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9-2025)》(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于2019年6月通过专家评审,12月颁布实施。为严格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彭州市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四大班子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生态环境部门统筹、上下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示范县创建工作大格局。

一、规划目标和指标设置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两山理念”样板区,成德同城先行区,展现立体山水画卷公园城市的奋斗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完善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优化空间开发格局,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将彭州建设成为生态产业发达、环境优美宜居、生态文化繁荣、生态制度先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彭州。

(二)阶段目标

规划近期:到2020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32个指标全面达标;生态红线制度得到严格落实,空间开发格局日趋合理;生态经济持续发展壮大,资源能源实现节约高效循环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人居环境稳步提升;生态文明观念意识逐步普及。

规划远期:到2025年,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空间开发格局更加优化,绿色循环经济特征更加凸显,生态制度更加完善,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基本形成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十章:

第一章,建设背景与基础。总结分析了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理清了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和重点问题。

第二章,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明确了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第三章,科学优化国土空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规划,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核心,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结合各类自然保护地,构建彭州市自然保护地体系。

第四章,优化发展生态经济。落实“三线一单”,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与精细化工、航空动力、医药健康等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旅游、清洁生产、城市静脉等绿色产业,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第五章,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攻坚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水环境综合整治,分区分类防控土壤污染,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第六章,加快完善生态制度。将制度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落实资源环境生态红线、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等源头保护制度;探索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保第三方治理等过程监管措施;通过建立生态文明目标体系、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体系、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等,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责任追究。

第七章,积极弘扬生态文化。利用龙门山、湔江等生态资源及古蜀文化、牡丹文化等文化资源,都市农业、航空动力产业发展基础,深入挖掘传统生态文化内涵,丰富生态文化产品供给,全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育生命平等、尊重自然的生态价值观。

第八章,大力倡导生态生活。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求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全过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公园城市,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引导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化转变,营造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态生活新风尚。

第九章,重点工程。涉及六大体系共100个项目,规划总投资约193.1亿元。

第十章,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制;拓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开展规划评估,强化规划执行;统筹协调,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解读机构:成都市彭州生态环境局

解读人:温守昌

联系电话:83750881


   原文件: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彭州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9—2025)》的通知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