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青委办字〔2020〕55 号 | 签发单位: |
签发时间:2020-11-23 | 生效时间:2020-11-23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重要论述, 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深化 “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工作部署, 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基本评价标尺, 坚持统筹国际通行规则, 聚焦服务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 围绕优化提升投资 贸易便利度、政务服务便利度、要素匹配便利度、营造包容普 惠创新环境、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市场主体发展环境等六个方面, 持续深化 “放管服”改革, 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加 快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区, 更大的激发市场活力,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优化提升投资便利度
(一) 优化再造投资项目审批流程。 加强投资项目审批前期服务, 推动“在线办理”, 实现“审批不见面”和“零跑路”。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 进一步简化手续、优化流程, 实现审批要素资源共享, 着力解决项目审批中的节点、堵 点、痛点问题,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健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从办成项目前期“一件事”出发, 全面优化落实项目前期协调 推进机制, 加强项目立项与用地、规划等建设条件衔接。依法 推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用地预审与选址、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评价等事项, 实行项目单位编报一套材料, 政府部门统 一受理、同步评估、同步审批、统一反馈,加快项目落地。
(二) 改进项目用地管理方式。 精准支持产业用地, 制定 产业功能区投资强度、亩均税收、专业技术、环保和能耗等准入标准。支持存量工业用地提质改造, 支持利用存量工业用地 房屋从事文化创意、教育养老、体育健身、旅游休闲等新产业 新业态。在产业功能区内探索实行 “标准地”出让和 “标准厂 房”出租模式, 压缩用地和厂房出租审批流程和时间, 高效及 时解决中小微企业用地和厂房需求。加快用地供应审批, 将建 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两证合一”,实现土地供 应只办 “一个事项”。做好市级下放的土地供地、出让合同变更 等事项承接工作。
(三) 简化项目规划许可程序。 落实分级分类控规方案编 审制度, 精简控规编审流程, 进一步提高控规管理效能。做好 权限下放后的控规修正、控规优化工作, 合并控规调整审查程序。 在工程规划许可阶段压缩并联审批时限,将办理时限从 13 个工作日缩短至 10 个工作日(含并联审批)。工业项目探索对 交管等部门意见实施告知承诺、容缺后补, 在建设工程规划许 可前予以补齐。
(四)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工程建设项 目网上审批服务。实施 “一站式中心”改革, 实现社会投资小 型仓库、厂房等工业类建设项目全过程一站式办理。开展 “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 社会投资项目审批用时控制在 80 个工作日以内,小型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的审批环节不超过 6 个、审批用时不超过 20 个工作日。推行施工图自审承诺 制, 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取消施工图审查, 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事 中事后监管。产业园区内工业、仓储及生产配套设施项目和符合 “清单制+告知承诺制”的项目试点非关键要件 “容缺后补” 机制, 允许市场主体在竣工验收备案前补齐相关材料。建筑高 度 100 米以上的市级重点项目,可在项目所在地办理建筑施工 许可, 做好下放的临时占用挖掘区属城市道路审批事权承接。 实施项目分期验收, 对重点项目(商品住宅除外) 一个施工许 可证下包含多栋单体建筑的, 经五方责任主体共同确认或经第 三方机构评估满足安全和独立使用功能要求后, 建设单位可申 请分期验收。推行验收登记同步办理,对自持的项目和 1500 平 方米以下的低风险社会投资小型仓库、厂房等工业类建设项 目, 优化竣工验收和不动产首次登记流程, 在项目竣工后, 可同步办理并联竣工验收和不动产首次登记。进一步降低报建费 用,小型仓储、物流类建设项目力争实现审批 “零成本”。加强涉审中介机构服务收费监管, 规范建设单位自行委托第三方服 务收费。
(五) 提升项目推进服务效能。 对省、市、区重点推进项 目, “一项目一策”量身定制项目推进方案和推进计划,全面梳 理项目立项、用地、规划、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涉及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公共服务事项, 倒排节点、挂图作战。对 省、市、区重点项目、区级重大项目和重大招引项目, 优化项 目推进模式, 健全项目服务专班(专员) 制度, 实施全程跟踪 协调、咨询辅导、帮办代办。健全区政务服务中心的重点项目服务室, 对省、市、区重点项目和区级重大项目全面实行 “首 席服务制”, 提供从立项到竣工投产的全程高质量服务。以投资 企业满意度为核心, 构建政府部门和企业评价为一体的投资项 目服务满意度评价模式。
(六) 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 协助推进电子采购平台与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政务平台、信用平台等信息系统的数 据共享和信息交互。依托 “蓉易办”平台建立政府采购线上投 诉通道。落实政府采购平台与国库支付系统进行衔接工作部署。全面落实采购人政府采购权利、义务、责任三张清单。落 实政府采购领域联合惩戒机制。落实 “互联网+招标投标”改革 各项工作措施, 实现各行业领域项目全流程电子招投标。推进 监管方式改革, 强化招投标活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建设, 规范 市场各方主体责任和义务, 建立畅通有效的投诉举报等权利救 济机制。持续深化招投标从业单位信用体系建设改革。推进银 行保函、保险保函、担保保函在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的全面应用。
(七) 营造多元开放国际化环境。 做好外籍人士 “家在成 都”工程建设, 为外籍人士在社区提供政策咨询、文化交流、社区治理等服务和活动场所。在青羊出入境接待大厅设置独立 的 “外国人签证办理厅”。外国人来华居留许可办理时限由 15 个工作日缩短到 7 个工作日, 停留证件和普通签证由 10 个工作 日缩短到 5 个工作日。到 2021 年三级医疗机构具备国际化服务能力, 二级医疗机构逐步开展国际化医疗服务、具备国际化服 务能力。到2020年底新增国(境)外友好学校5所。实现APEC 商务旅行卡在全区符合条件企业宣传和推广全覆盖, 助力外向型企业 “走出去”。
二、优化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
(八)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以 “客户需求”为导向, 深化 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构建智慧化、智能化的政务服务平台, 打造 “青快办”品牌。 聚焦办事不出功能区目标, 加快放权赋 能。加快新政务中心建设, 深化 “综合窗口”改革, 大厅入驻 事项 100%授权到位, 原则上实行 “最多签两次”办结工作机 制。推进政务服务 “一网通办”,积极对接 “蓉易办”平台及多 端服务功能, 推动平台与各业务系统深度对接。大力推行 “容 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审批服务机制。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事 项精细化梳理和审批流程优化改革, 深入推进 “减材料、减环 节、减跑路、减时限”,提升 “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网上 办”水平。 2020 年底, 实现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 100% “最 多跑一次”、 100% “网上可申请”、 50% “全程网办” 、90% “一 窗办” ,50 个 “一件事”集成服务, 简易事项 100% “马上办”,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减 65%,平均跑动次数压减到 0.3 次以下。推动实现政务服务 “好差评”全覆盖, 好评率 99%以 上,差评整改率 100%。
(九) 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 间, 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 2020 年底前实现全区范 围内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 0.5 个工作日内(企业登记 2 个工作 小时内办结,印章刻制、初次申领发票 2 个工作小时内办结), 将公积金缴存登记等更多事项纳入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在税 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积金、商业银行等服务领域加快实 现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应用。借鉴学习自贸区 “证照分 离”改革经验, 探索 “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企业名称登记申 报承诺制改革, 推行企业住所(经营场所) 申报登记制改革。 试行企业经营范围备案制, 对无需许可的一般经营项目, 申请 人可选择只办理备案。通过微信小程序、手机 APP、微信公众 号等形式, 实现用章企业法定代表人人像采集、网上支付、印 章材料在线获取。完善企业注销制度, 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和业 务协同, 推广企业注销网上服务平台。破除企业迁移工作中的 行政障碍,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落实市内迁移承诺制, 税收、产 值等指标按有关文件实行 “锁定存量,增量分成”。
(十) 优化税费服务。 落实减税降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确保纳税人、缴费人应享尽享、应退尽退; 扩大与金融机构合 作范围, 精准宣传 “减税云贷”等 “银税互动”产品,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广 “非接触式”办税缴费, 大力宣传推广 电子税务局, 提升纳税人网上办税比例, 提高办税便捷度, 实 现非接触发票领用比例达 90%以上, 所有税费种类申报 100% “网上办”、网上申报率达 99%以上。建优建强纳税服务应用支 持中心, 运用智能导税平台, 为纳税人提供智慧化导税、办 税、咨询等服务, 提升精准服务能力, 提速纳税人办税时间。 推进 “一厅通办”“一次办结”,以 2020 年办税服务厅整体进驻 新政务中心为契机, 通过实施 “清单化、标准化、规范化”的 “三化建设”,实现业务前移窗口一次性办结, 实现纳税人涉税 业务 “一厅通办”。提升优化社保缴费流程,将年度纳税缴费时 间从 120 小时压缩至 100 小时以内。
(十一) 提升网络理政服务效能。 持续深化全网理政, 进 一步完善全区覆盖、部门联动、标准统一的网络理政运行体 系,依托 96963 “青羊区政务一号通”,进一步优化 “24 小时在 线”服务功能, 全力服务好企业发展。健全融合企业诉求回 应、涉企政策宣传、企业服务办理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体 系, 及时高效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强企业诉求大数据分析, 充分应用企业关心关注的企业开办、纳税服务、市场监管等领 域诉求数据, 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提高 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优化提升要素匹配便利度
(十二) 优化土地配置市场化。 深入推进 “多规合一”,推进 “多测合一”“多验合一”“多评合一”,进一步扩大区域评估 区域范围, 在特定区域探索区域评估, 将岩土勘察纳入实行 “清单制+告知承诺制”的三类项目区域评估范畴。健全长期租 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 等工业用地 市场供应体系, 调整完善产业用地政策, 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 型合理转换, 推动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升级 M0 产业用地政策的 落地落实。 研究完善促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政策措施, 以多 种方式推进国有企业存量用地盘活利用。
(十三) 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 建立劳动纠纷 “一站式” 多元调处中心, 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分层次、多途径、高效率 的调解服务。完善基层就业服务体系, 推进各项就业创业政策 落实、就业创业服务事项受理、审核、实施一体化办理, 实现 “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全网通办”。 充分发挥我区人力资源服 务集聚优势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作用, 多渠道多途径提供企 业用工服务。推进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大力推行线上 职业培训。
(十四) 优化市政设施接入服务。 依托 “蓉易办”等平 台, 配合推进公用设施报装线上办理、一网通办, 进一步优化 流程, 提升接电、用气报装、给水接入便利度, 降低企业成 本。落实中断供电惩罚监督机制, 促进企业进一步提高供电可 靠性。用气报装办理流程精简至 2 个环节、资料压减至 2 项; 非居民用户从申请至通气,小微工程不超过 4 个工作日、其他工程不超过 6 个工作日〔不含外线工程占用(挖掘) 道路审 批、施工等时长〕。配合逐步扩大 “三零”服务范围,对给水接 入为 DN50 以下的非居民用户实现无外线工程 “三零”服务。 按照市上统一规划部署, 构建高速、智能、泛在的 5G 双千兆+ 应用生态圈,实现 5G 双千兆全覆盖。
(十五) 提升信贷便利度。 推广交子金融 “5+2”平台,构 建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大 “政采贷”“科 创贷”“文创通”“蓉易贷”等政策性金融产品宣传力度。鼓励 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行业主管部门合作开发政策性金融产品, 支 持融资担保等地方金融组织增资扩股, 做大做强。全面实施 《青羊区2020 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暨中小企业金融纾困专项行 动计划》, 深化政府、金融机构、企业金融服务联动机制。围绕 产业功能区融资需求, 多角度、多形式、全覆盖开展产融对接 工作,实现资金供需精准对接。
(十六) 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 支持全区企事业单位、个人知识产权创新创造, 对中国专利奖、中国商标奖、发明专利年费等给予一定资助。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府院联席机制, 设立成都知识产权法庭青羊巡回庭, 进一步完善保护机制建设。设立青羊区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建成运行 15 个非诉纠纷调解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点), 进一步拓展知识产权维权渠道。持续深入开展 “春雷” “铁拳”“蓝天”知识产权执法行动,优化完善知识产权 “严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体系。对全区企业知识产权质 押融资, 给予其贷款利息一定支持, 加大各类知识产权金融产 品的推广。 设立专利转化补助、授权专利资助、知识产权项目 配套资助等专项资金, 重点资助自主知识产权项目, 扶持全区 企业开展专利技术的转化运用。 健全区内知识产权数据统计机 制,为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精准施策提供科学参考。
(十七) 提升政策制定精准度和兑现效率。 建立健全企业 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 提升涉企政策精准度。围绕惠企政策 容易知、容易懂、容易办、容易享, 推广应用惠企政策 “蓉易 享”系统和 “青羊区惠企政策兑现智慧平台”, 集中汇集惠企政 策, 公布惠企政策清单, 逐步实现企业精准查询、在线申报、 在线评价等功能, 提高兑现效率。 建立政策兑现周期机制, 最 大化的精简审批流程和申报材料, 力争实现各项产业惠企政策 “随时申报、及时审核、按月兑现”。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制度, 建立对重大政策开展事前、事后评估的长效机制, 推进政策评 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使政策更加科学精准、务实管用。加强营商环境建设配套政策解读和宣传, 使用企业和群众能理解 的语言, 通过多种渠道, 及时、准确地推出形式直观、看易懂 的营商环境文件解读和政策宣传, 传递权威信息和政策措施, 并向企业精准推送各类优惠政策信息, 提高优化营商环境措施 的可及性、知晓率和覆盖面。
四、营造包容普惠创新环境
(十八) 扩大市场开放度。 全面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准入前国民待 遇加负面清单管理, 执行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 组织申报成 都市国际中小企业招引奖励政策, 为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 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提升服务软实力。
(十九) 提升人才流动便利度。 全面落实成都市人才新政 2.0 版和 “成都城市猎头行动计划”。深化人才+项目+资本协同 引才模式, 实施创新创业+区优专家+青羊之星三大人才项目。 围绕主导产业集聚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完善 人才安居服务, 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加强人才服务流动支撑, 推动锦绣青羊人才绿卡建设,分层分类为专家人才提供服务。
(二十) 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 严格落实《青羊区关于促 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扶持政策(试行)》, 在鼓励引进和 培育市场主体、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创新载体建设、支持 企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 扶持。重点鼓励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高技术服务业 等产业发展, 构建创新团队创业、初创企业成长、中小企业上 规的高技术产业梯度培育服务体系。优化创新创业服务, 大力 支持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高品质科创空间。到 2020 年 年底,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载体面积 35 万平米,引进科技型企 业 15 家、创新平台 2 个。
(二十一) 促进创新发展和新经济成长。 发展壮大新经济产业, 加强新经济应用场景供给。持续参与 “场景营城产品赋 能”双千发布会, 助力新场景和新产品 “走出去”;持续申报 “创新应用实验室”“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提升区域创新活 力; 持续在新经济创新产品交易平台和 “线上发布大厅”发布 企业优质产品, 提升企业显示度。严格落实市级统一规范的数 据管理制度, 提高数据质量和规范性; 持续推进大数据产业网 络直报, 掌握大数据产业发展动态。
(二十二) 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规模和质量。 推进公共 服务设施 “三年攻坚”行动计划,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方 式, 完善 “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全覆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优化 教育设施布局, 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区域教育优 质均衡发展。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品质,有效承接分级诊疗、医养结合等工作,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增强基层公共卫生 “守门人”的作用。 完善养老服务保障, 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大力培育养老服务连锁品牌, 加快养老设施建设, 推动养老服 务智慧化、规模化、市场化。
(二十三) 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深入开展大气污染 防治工作, 围绕扬尘污染、餐饮油烟污染、工业污染等实施科 学、精准、依法治理, 持续降低大气污染物浓度, 2020年实现PM2.5平均浓度不高于 49微克/立方米,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不低于70%。 改善水体质量,确保区内两个地表水市控考核断 面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2020 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 98%。大 力建设公园城区,深入实施锦江公园九大行动,加快推进 4 个 “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建设, 推进老公园提档升级和公园城市 示范片区建设。实施全域增绿行动, 加快三级绿道体系建设, 实现绿化覆盖率达到 45%。
五、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二十四) 促进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严格执行《公平 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 按照 “谁制定、谁审查”的 原则, 对新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确保市场主体 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清理纠正在要素获取、准入 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不同所有制企业 的歧视性或没有法律依据的差异性规定做法, 持续开展妨碍统 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 做到应清尽清、应废 尽废、应改尽改。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受理回应机制, 畅通违反公平竞争问题反映和举报的渠道, 促进企业公平参与 市场竞争,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情况。
(二十五)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 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切实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 等支持政策, 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成本, 推进中小微企 业金融纾困行动, 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继续依法依规全力
化解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 扎实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 小企业账款工作。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开展政策 宣讲、产融对接、科技创新、管理咨询等服务活动, 精准服务 中小企业,服务满意度 95%以上。大力发展市场主体,力争新 增各类市场主体 2.7 万户、增长 20%以上,其中新增企业 1.7 万 家以上。
(二十六) 构建新型监管机制。 贯彻落实成都市行政执法 体制改革, 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人性化水平。全面推行 部门联合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构建部门联合抽查工作机制,到 2020 年底, 实现全区市场监管 领域各部门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 部门联合 “双随 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到 2021 年底,确立具有区域特色的 市场监管领域新型监管机制, 实现综合监管、智慧监管。坚持 监管与引导相结合, 深入实施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加快推进社 会信用体系建设, 依托成都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 构建以信 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实行各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模 式。开展联合奖惩实施, 开展长期未经营企业清理吊销, 规范 经营异常名录管理, 建立完善市场主体失信记录信用修复措 施。建立健全政府失信治理长效机制, 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快 青羊区智慧治理中心建设, 构建全天候能在线监测、能分析预 测、能应急指挥的智能城市治理运行体系, 实现城市运行 “一 网统管”。
(二十七) 强化法治保障。 落实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司法 合作服务保障体系、办理破产协调联动机制、破产困难案件工 作经费援助机制和破产涉税专项规范。优化提升破产案件专业 化审判机构设置, 提升破产案件的审理效率。贯彻落实破产企 业简易注销的标准、要求和步骤, 推动破产企业简易注销便利 化要求。 2020 年建成金融法庭, 建立金融案件审理 “绿色通 道”, 健全专业化审判机制。加大处置非法集资力度, 加强宣传 引导, 提升金融风险防控水平。压减解决商业纠纷耗时, 除法 定事由延长、扣减审限和中止审理外, 民商事案件审理时间压 减至 90 日以内。优化司法程序质量指数, 提速智慧法院建设进 程,拓宽网上立案通道, 2020 年实现当场立案率不低于 90% , 案件公开率达到 99%。
六、营造市场主体发展环境
(二十八) 加快产业功能区建设构建产业生态圈。 紧紧围 绕构建产业生态圈, 建好文化金融商务、少城国际文创谷、总 部经济区等三大产业功能区。强化产业协同, 提升产业集聚度 和竞争力度。精准要素供给, 提升功能区人才支撑能力, 发挥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优势, 为企业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的 专业人才队伍和管理团队; 加强土地精准供给, 强化产业用地 调整、供给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持续强化资本支持, 发挥金融 资本优势, 强力推动产融对接, 为企业上市提供便利; 创新数 据赋能, 让企业在功能区享受到高效流通和融合共享。完善载体配套, 实施楼宇增量、载体提质增效和 “腾笼引凤”工程, 为企业打造一批高品质产业承载空间。提升服务水平, 为重大 项目和重点企业提供 “承诺制”“包干制”,让企业享受到 “一站 式”办事服务。
(二十九) 培育创新生态链。 夯实创新平台, 加快推进航 空整机产业基地、无人机研发平台、成飞 ·青羊创新中心、中国 商飞上飞院(成都) 机头设计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 成都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在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创意设计等领域形成创新生态链条。强化创新成果转化,深入推进校院企地融合创新,持续开展 “校企双进”“菁蓉汇” 等创新活动, 促进企业创新成果就地转化。促进创新载体建 设, 为新经济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提供场景培 育、要素供给、生态构建、服务支持, 加快构建新经济产业体系。
(三十) 实施中小投资者保护行动。 健全对中小投资者的 平等保护机制, 加大对中小投资者的刑事保护力度, 依法惩治 侵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中小投资者 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 充分发挥民商事审判职能作用, 平等保 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妥善审理涉企业民事案件, 依法调处 劳资纷争, 保障民生权益, 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司法审判和执 行效率, 防止因诉讼拖延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鼓励和支持中小 投资者创新创业,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尊重市场主体意思自治, 贯彻诚实信用原则, 严格制裁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违约失信行为, 提高违约成本。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的惩处 力度, 切实维护企业和企业家财产权。妥善审理金融借款、担 保、票据、民间借贷等金融案件, 引导和规范各类金融行为, 保护合法交易。
(三十 一 )强化 “清”“亲”政商关系。 持续推进 “送政 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行动计划, 有效落实青羊区有效 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的 11 条措施。健全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 机制, 及时听取企业、群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 建立常态化的走访联系企业工作机制, 加强党政领导干部与企 业家的沟通联系, 宣传政策, 解决疑难, 引导企业家在咨政建 言、对策研究、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作用。
七、持续深化“赋能 34 条”的落地落实
(三十二)持续推进《成都市青羊区进一步优化提升国际 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 进一步抓好各项 政策举措的落实, 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聚焦工作重点 持续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标志工程建设。 继续开展营商环境10大创新案例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 引领作用。
八、组织保障
(三十三) 健全协同推进工作机制。 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 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强化政策动态优化、督促落实和 督导考核。全面落实 “管行业必须管营商环境、管部门必须管 营商环境”的工作制度, 构建完善 “区领导+牵头部门+责任单 位”的 “1+1+N”工作推进机制, 推行营商环境建设观察员制 度, 做好迎接第三方评价工作, 综合运用评价结果, 发挥 “以 评促改”“以评促优”效果。
(三十四) 加强营商环境宣传推介。 加强与营商环境评价 机构、研究机构等相关智库沟通交流, 注重发挥企业、行业协 会商会和专家学者作用, 强化国际国内营商环境先进经验和案 例学习借鉴。加大对我区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和成效的总结提 炼、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十五) 完善督查督办机制。 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年度 重点工作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区营商办健全营商环境建设 工作推进机制和动态反馈机制, 强化统筹协调和监督督查, 定期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各一级指标牵头部门发挥主体作用, 要根据本工作方案, 结合工作实际, 研究配套落实实施细则或工 作计划报区营商办备案。每月16日前,各责任单位要将工作开 展情况报牵头部门, 18日前,各牵头部门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区 营商办。
附件: 1.成都市青羊区全面深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任务分工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