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烟台市人民政府

关于烟台市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批复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你委《烟台市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烟台市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降本提质增效为重点,积极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通过实施《行动方案》,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

   二、各县市区政府(管委)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行动方案》确定的“实施六大行动、推进五大物流园区建设、打造十大物流中心、建立“7+4”供应链体系”等各项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推进措施,明确具体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按期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三、你委要会同市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国资、统计、邮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行动方案》贯彻落实。

 

 

                             烟台市人民政府

                              2018年9月25日

 

 

 

 

 

 

 

 

 

 

 

 

 

 

 

 

 

 

 

 

 

 

烟台市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18-2020年)

 

为贯彻落实《烟台市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任务重点,落实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降本提质增效为重点,积极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把烟台市打造成立足山东半岛、服务环渤海、辐射中西部、对接东北亚的海陆空联运中心和物流中心。

(二)行动原则。

——新驱动。吸收和学习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先进理念,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在我市物流业的广泛应用,支持和推动物流企业在经营业态、技术应用和标准建设上进行创新。

——龙头引领。培育和引进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加大对有重要带动示范作用的重大项目支持力度,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业分层次、有重点、多元化发展。

——联动发展。充分发挥我市制造业大市、海洋经济、中韩(烟台)产业园优势,坚持“产业支撑物流,物流保障产业”的发展模式;坚持资源整合,推动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现代农业等多业联动发展。

(三)行动目标。通过三年努力,逐步实现下述目标:

1.物流业规模。到2020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6万亿元,年均增长率6.5%。

2.物流服务能力。物流业与制造、农业、交通、贸易、金融等行业联动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能力明显增强,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物流园区和物流龙头企业。到2020年,3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80家。

3.物流基础设施与装备技术。规划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基本建成运营,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布局更加合理,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滚装运输等现代物流运作方式保持较快发展。节能环保、智能装备等先进物流技术的推广应用、智慧物流发展水平国内行业领先。

二、实施六大行动

(一)重大项目推进行动。

1.推进五大物流园区建设。

(1)烟台国际综合物流园区。国际综合物流园区坐落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依托烟台港西港区、蓬莱国际机场、德龙烟铁路和荣乌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体系,充分发挥海港、空港、公路港的“三港”辐射以及开发区产业优势,建设烟台市绿色临港物流中心,打造面向胶东半岛的物流总部基地和资源要素整合平台,提供物流总部经济、公铁海联运、工业物流、商贸物流等现代物流服务,促进全市物流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带动全市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

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环宇物流港总部、骅达国际海产品及肉类冷链交易中心、宝能国际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争取德信泰和农业科技中心与产业物流园、海航临港产业集聚区等项目落户。

责任单位:烟台国际综合物流园区管委。

(2)烟台国际商贸物流园区。国际商贸物流园区坐落于福山区回里镇,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着重发展城乡物流配送、快递快运分拨、保税物流、商贸批发、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物流装备、汽车后市场供应链和综合商务服务等九大服务功能,着力构建烟台市商贸物流体系核心区,建设成为集保税、仓储、配送、快递、快运、商贸、物流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商贸物流园区。

重点建设项目:中邮陆运中心项目、新加坡丰树烟台现代物流园项目、玖龙资源等重点项目。

责任单位:福山区人民政府、烟台国际商贸物流园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3)山东济铁烟台物流园区。山东济铁烟台物流园区坐落于福山区门楼镇,占地1200亩。围绕铁路多式联运港、公路物流港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以“供应链+平台+核心客户”为开发运营思路,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整合烟威地区物流市场要素和资源,引领烟威地区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辐射和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适时开通中欧、中亚国际班列,建设烟威地区最大的集疏运、仓储、配送、电子商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式联运综合商贸物流基地。

任单位:福山区人民政府、济铁烟台物流园按职责分工负责。

(4)烟台国际保税物流园区。国际保税物流园区坐落于烟台保税港区,依托烟台保税港区政策优势,发展保税仓储、国际采购、分销配送、国际中转和商品展示等综合服务功能,使区域内临港物流优势叠加保税港区政策功能,形成海港、机场、铁路中转站“三港交汇”,实现“三港”与保税港区更好地衔接联动,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运作规范、模式新颖、效益突出、国内领先的现代化保税港区,努力跻身自由贸易港区行列。

责任单位:保税港区管委。

(5)龙口现代临港综合物流园区。龙口现代临港综合物流园区坐落于龙口市,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依托烟台港龙口港区、德龙烟铁路和荣乌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优势,以煤炭、铝矾土、化工产品、木材、中非杂货为特色物流品种,拓展集装箱、矿石和粮食等货源,提供贸易、集疏运、口岸物流、保税仓储、物流金融、国际物流、加工增值和出口退税等多项服务功能。

重点建设项目:龙口港物流园、道恩临港国际物流中心、恒通物流综合物流园等。

责任单位:龙口市人民政府、烟台港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2.打造十大物流中心。

(1)深国际·烟台综合物流港。发挥烟台到大连航线“黄金水道”优势,依托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服务两大平台,实现展示交易中心、甩挂分拨中心、城际物流专线集运分拨中心、现代仓储配送中心、电子商务聚集区、信息及供应链管理中心、物流企业区域总部基地、配套服务中心等八大功能,建设渤海湾城市物流综合体。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烟台恒邦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仓储货运、进口商品保税、商品加工包装、汽车交易、综合服务等功能区,以仓储为主导,以区域配送为特色,以原材料加工分拨为拓展,以物流信息科技应用为支撑,建成制造、商贸、物流三业联动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责任单位:牟平区人民政府。

(3)烟台莱山商贸物流中心。依托“北方城大型批发市场”市场资源,建设集汽车展示、交易、会展、仓储物流、商业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办公、娱乐休闲与体验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商贸物流中心。

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莱山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4)烟台传化智慧物流科技城。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通过信息化整合物流服务、物流载体和物流需求,为货主企业、物流服务企业以及行政审批、金融保险、中介和物业服务提供信息交易、运输、配送、中转、装卸搬运、储存、多式联运和配套服务等综合服务,打造烟台公路港。

责任单位:福山区人民政府。

(5)高新区医药物流中心。以骨干医药企业为依托,整合医药产业资源,建设集医药商贸、物流、研发、会展、科普、电子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医药商贸物流中心。

责任单位:高新区管委。

(6)莱州文峰物流城。在莱州市文昌南路以东、南外环北侧、文峰南路以西建设文峰物流城。打造集仓储、运输、信息、电子商务及农副产品展示交易等于一体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责任单位:莱州市人民政府。

(7)宏达仓储物流中心。在栖霞市桃村镇工业园建设宏达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现代化仓储设施,并在仓库屋顶棚安装光伏电池组件实现发电入网。项目以新能源为特色,实行物流信息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满足业主仓储物流需求。

责任单位:栖霞市人民政府。

(8)航空国际物流中心。依托蓬莱国际机场,建设航空国际物流中心。主要服务于精密电子、海珍品、特色农产品、电商快递和生物医药等产业物流需求,推进国际快递、国际中转等航空物流服务,发展空海、空铁、空陆联运,拓展融资租赁、设施维修、贸易展示等增值服务。

责任单位:市口岸办、蓬莱国际机场按职责分工负责。

(9)莱阳郑明物流配送中心。依托莱阳市食品工业园,建设莱阳郑明物流配送中心。主要建设高科技智能化温控仓储和温控供应链物流配送中心,以提供低温冷冻仓储和冷链运输配送服务为基础,发展基于供应链的贸易、物流、金融一体化服务。

责任单位:莱阳市人民政府。

(10)招远市滨海科技产业园物流中心。依托招远市滨海科技产业园,建设招远市滨海科技产业园物流中心。主要建设仓储区、加工包装区和配套服务区,连接港口与周边市县,重点发展现代化集装箱业务,主要提供集装箱中转、装拆、分拨、配送、信息管理等多种服务功能。

责任单位:招远市人民政府。

(二)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行动。建立“7+4”供应链体系。经三年努力,初步建成七大产业供应链、四大供应链服务体系。

七大产业供应链体系:

1.建立电子信息制造业供应链体系。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以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为依托,以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为重点,延伸显示屏、摄像头模块、电子封装、线路板、传感器、触摸屏等配套零部件产品以及新型电子元器件、智能电子产品等,构建涵盖物流仓储、供应商管理、渠道管理、报关报检等供应链上下游环节的电子信息业供应链体系,建设我国北方重要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基地。

责任单位:开发区管委。

2.建立食品加工制造业供应链体系。针对日益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围绕粮油加工、肉禽加工、水产品加工、果蔬加工、葡萄酒制造、调味品制造等细分行业,以张裕、龙大、鲁花、喜旺、欣和等龙头企业及优势产品品牌为依托,全力构建以食品安全追溯为核心的食品加工制造业供应链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追溯,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保障食品行业规范、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食药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立有色及贵金属加工制造业供应链体系。以有色及贵金属加工制造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打造国际领先的贵金属生产基地、重要的新型铝材深加工基地。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4.建立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供应链体系。依托烟台万华工业园、莱阳化工工业园、玲珑橡胶产业园和蓬莱石化项目,以精细化工、橡胶制造等行业为重点,加快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在企业生产运营各个环节的集成应用,推广应用ERP、MES、DCS等工业软件和安全监控管理信息平台,构建烟台市高端化工新材料供应链体系,建设环渤海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创新型绿色化工产业基地和全球最大的聚氨酯产业基地。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莱阳市人民政府、招远市人民政府、蓬莱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5.建立装备制造业供应链体系。鼓励企业加快先进传感、智能控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产品及制造工艺深度融合,构建烟台市装备制造业供应链体系,推动装备制造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发展,打造国内知名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6.建立汽车制造业供应链体系。立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产业配套体系优势,以绿色化、轻量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面向高端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建立融合研发、供应、生产、营销、物流、信息、创新增值等环节的全供应链体系,巩固和提升汽车产业优势,打造一流的汽车生产基地。

责任单位:开发区管委。

7.建立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供应链体系。依托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绿叶国际医药科技产业园、烟台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长效和靶向制剂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产业园区和研发平台,以生物药、化学药、体外诊断产品、植入接入产品和医用材料等为重点,全力构建贯通生物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各环节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供应链体系,满足生物医药供应链全程温度、包装和环境要求,推动烟台建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生命科学创新区。

责任单位:市食药监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大供应链服务体系:

1.建立多式联运供应链服务体系。构建与港口、铁路、机场和公路货运能力相匹配的公路集疏运网络系统。建立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加快推进大宗散货水铁联运、集装箱多式联运和商品车水路滚装运输等新型联运模式。以集装箱运输为重点,鼓励甩挂运输与多式联运衔接,推动建立稳定的跨区域集装箱公铁水多式联运服务网络。鼓励应用快速转运装备技术,充分利用无线射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立智能转运系统,提高多式联运换装转运的自动化作业水平。培育壮大多式联运经营主体,着力构建中转联运设施高效衔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运营服务标准规范的多式联运组织体系。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港航局、市口岸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立富有特色的冷链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烟台市农产品、水产品资源和食品加工产业优势,紧紧围绕构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适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保障居民食品安全、拓展国际市场的需要,积极推广冷链物流技术、设备的应用,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冷链物流企业,形成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网络健全、全程可控的一体化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海洋与渔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立电商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物流服务体系,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推进电商物流企业渠道下沉,向县域和农村延伸服务网络。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跨境电商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培育壮大一批电商物流运作主体,加快培育具备仓配一体、智能分仓、快递集散、电商孵化、展示体验等功能的电商物流园,推进电商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区域性快递转运中心和分拨中心的建设。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供销合作社、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建立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服务体系。按照“市场主导、政策引导、聚焦链条、协同推进”原则,以城市为载体,聚焦民生消费行业领域,开展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重点围绕供应链“四化”(标准化、智能化、协同化、绿色化),以“五统一”(统一标准体系、统一物流服务、统一采购管理、统一信息采集、统一系统平台)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导辐射作用,供应链服务商的一体化管理作用,加快推动供应链各主体各环节设施设备衔接、数据交互顺畅、资源协同共享,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合理配置,整合供应链、发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发展大市场、大物流、大流通,实现供应链提质增效降本。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三)智慧物流创新行动。

1.实施“互联网+”高效物流。顺应物流领域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与物流活动深度融合,创新物流资源配置方式,发展“互联网+”高效运输、智能仓储、便捷配送、末端基础设施共享等新模式,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标准化、组织化、智能化水平。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供销合作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进智能物流装备研发与应用。鼓励物流骨干企业、行业协会、公共服务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云(云计算)、网(宽带网)、端(各种终端)等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物流企业建设智能化立体仓库,应用智能化物流装备提升仓储、运输、分拣、包装等作业效率和仓储管理水平。加快物联网技术在车辆调度、货物追溯、全程冷链、安全驾驶、供应链协同等物流领域的应用。鼓励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物流技术研发与应用,实现智能配置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环节、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供销合作社、市邮政管理局、市物流协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发展新动能培育行动。

1.培育和引进龙头物流企业。加大龙头物流企业培育和引进力度,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形成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烟台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和配送中心,努力使烟台成为国内外品牌物流企业的总部集聚地。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投资促进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快物流专业化发展。鼓励物流企业功能整合和业务创新,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定制化物流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物流需求。重点推动电商快递、冷链物流、城市配送、国际物流、医药物流、干线运输等专业物流发展。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供销合作社、市邮政管理局、市食药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产业联动试点行动。

1.完善联动发展机制。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农业的联动发展。提高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促进上下游企业间信息融合,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省级联动发展示范企业。支持快递业整合资源,与民航、铁路、公路等运输行业联动发展,构建覆盖城乡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资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引导企业物流服务外包。引导生产制造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或组建专业物流公司,促进物流与制造业和商贸业的融合。支持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组建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具有行业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面向同类企业开展专业物流服务。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专项重点工程建设行动。

1.农村物流建设行动。完善城乡物流高效配送服务体系,建设烟台市城乡高效配送和单元化物流管理服务平台,整合城乡配送运力资源,提升城乡配送管理水平。整合改造一批集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等功能服务于一身的节点网络,加快城乡物流配送渠道下沉,不断完善城乡物流末端配送网络。加强农村公共仓储设施建设,提升农村邮政网点、电商服务网点、三农服务站等物流服务功能。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市、高效便捷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主要农产品仓储和现代物流水平进一步提升,果蔬、肉类、水产品等冷链流通率显著提高,农资市场更加规范,供需衔接更加顺畅,双向物流体系基本搭建,物流成本明显降低。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供销合作社、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单元化物流发展行动。加快标准托盘推广应用,促进物流链各环节标准化衔接,推进各类物流载具循环共用,促进物流单元化、一体化运作,鼓励生产制造、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以单元化物流载具为依托,规范包装、储存、装卸、搬运、分拣、配送、运输等物流各环节操作,协同推进物流一体化运作。不断提高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托盘、周转箱(筐)的数据单元功能,推广应用GS1编码标识关联托盘码和箱码、商品条码,实现物流各环节信息交换顺畅,打造智慧供应链。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绿色物流行动。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建设,优化运输结构,合理配置各类运输方式,提高铁路和水路运输比重,促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统一配送等先进的物流组织模式,提高储运工具的信息化水平,减少返空、迂回运输。鼓励节能环保车辆在城市配送中的应用。鼓励采用低能耗、低排放运输工具和节能型绿色仓储设施,推广集装单元化技术。鼓励包装重复使用和回收再利用,提高托盘等标准化器具和包装物的循环利用水平。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公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保税物流建设行动。不断完善烟台港口、空港等口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系统完备、集加工、仓储、物流多功能于一体的保税物流仓库;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创新政策,加快推进通关便利化、一体化,全面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努力打造面向日韩辐射东北亚的贸易集散地和研发、中转、分拨中心。

责任单位:保税港区管委、市商务局、市口岸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对物流业的管理、指导和协调。市直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以物流业中长期发展任务为目标,扎实推进物流业发展。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要加强对本区域内物流业的管理力度,着力推进各重点项目的建设进程,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责任单位: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大政策支持。研究设立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物流园区(中心)规划、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物流项目策划论证、企业品牌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人才培训、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及标准化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物流企业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继续贯彻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财税〔2017〕33号和财税〔2018〕62号。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物流企业积极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发展。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国土资源局、烟台市税务局、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烟台银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完善统计体系。进一步完善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物流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构建组织体系完善、调查方法科学、技术手段先进的现代物流统计体系。加强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和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定期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布物流业运行情况报告。进一步提升物流统计分析水平,完善货类、货量、货值、流向、运价和行业贡献等统计指标,适时发布烟台物流业景气指数,为政府宏观管理和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市物流协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重视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引导驻烟高校、科研机构与骨干企业联合建立物流培训和实训基地,多渠道培养复合型物流高端人才。吸引和聘用国内外高端人才,特别是对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及网络信息技术等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物流协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构建信用体系。建立烟台市物流行业信用评价地方标准和信用考核体系,加快推动全市物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加强信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物流协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规范物流市场管理。依法保障企业与客户双方的利益,依法依规查处物流企业(含快递企业)无证无照经营,打击超限、超载、“三无”车辆、丢失货物、不按合同提供服务等违法现象。杜绝非法收、运、储、送违禁物品和危险物品行为。加强对物流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督促企业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设施设备和运输车辆的检验检测,保证车辆安全性能达标,设备状态良好。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发挥协会作用。各物流行业协会要依法依规、在物流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对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予以全力配合,鼓励有条件的协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