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基础原料如乙烯、丙烯、苯乙烯等是制造业的重要上游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等领域,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制造业成本与产品竞争力。2025年2月,受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产能扩张及下游需求变化影响,部分化工原料价格呈现分化态势。
从供需关系看,乙烯作为化工产业链的龙头产品,其价格受原油成本与下游聚乙烯、聚氯乙烯等需求驱动。2024年,中国乙烯产能新增超500万吨/年,但下游聚乙烯需求增长放缓,导致乙烯价格承压。丙烯价格则受丙烯腈、环氧丙烷等下游产品开工率影响,2025年初因部分企业检修,供应阶段性收紧,价格小幅上涨。苯乙烯价格受纯苯成本支撑与下游EPS、ABS需求拉动,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
政策与环保因素对化工原料价格形成重要影响。例如,中国“双碳”目标推动化工企业加强节能减排,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导致部分高污染、高能耗产品产能受限,价格上升。同时,环保督查力度加大,使得部分中小企业停产整顿,市场供应减少,进一步推高价格。技术方面,新型催化剂与生产工艺的研发应用,降低了部分化工原料的生产成本,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价格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企业应对策略方面,制造业企业通过优化采购策略、提升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创新来应对价格波动。例如,某塑料制品企业与上游乙烯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锁定价格波动幅度在8%以内;某涂料企业通过研发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等环保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降低对传统溶剂型涂料的依赖。未来,化工原料价格波动将更多受环保政策、技术创新与国际市场动态驱动,企业需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推动产业绿色化与高端化转型。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