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工程塑料市场受原材料价格、下游需求及技术迭代影响,聚酰胺、聚甲醛价格呈现差异化走势。
具体分析:
聚酰胺:成本驱动与需求拉动
2025年一季度,国产PA66(神马EPR27)价格稳定在17,300-17,400元/吨,进口料(旭化成1300S)因供应紧张维持在26,000-27,000元/吨。成本端,己二酸(原料)价格受原油波动影响,但需求端汽车轻量化(每车用量约10公斤)和电子电器小型化推动PA66消费增长。技术方面,生物基聚酰胺研发加速,或降低对化石原料依赖。
聚甲醛:供需平衡与进口替代
普通聚甲醛颗粒价格稳定在10,000-15,000元/吨,高端产品依赖进口。需求端,汽车齿轮、家电部件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国内产能集中于中低端,高端市场被宝理、塞拉尼斯等外资主导。政策推动下,国产聚甲醛企业(如云天化)加速扩产,预计2025年自给率将提升至60%。
未来趋势与风险提示
聚酰胺价格或随原油波动小幅调整,但新能源汽车需求将支撑中长期价格;聚甲醛需关注进口替代进度及下游应用拓展(如3D打印材料)。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