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棉与聚苯板价格分化,新型材料加速渗透
2025年5月20日,国内岩棉板(A级防火,120kg/m³)主流报价450-500元/立方米,较年初上涨3%-5%,主要受环保督察趋严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停产影响;而普通聚苯板(B1级)报价280-320元/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跌10%,因房地产需求疲软及产能过剩双重压力。值得关注的是,真空绝热板(VIP)、气凝胶毡等新型保温材料价格虽高达1500-2000元/立方米,但在冷链物流、高端建筑领域需求增速超30%。
二、供需矛盾与区域差异
需求端,北方“煤改电”政策推动农村建筑保温改造,但南方市场因气候特点需求低迷。供给端,华北地区岩棉产能占全国60%,而华东、华南地区依赖长途运输,导致区域价差扩大。据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数据,2025年Q1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55%,中小企业库存积压严重。
三、成本与政策驱动
原料端,玄武岩矿石价格因矿山整治上涨15%,推高岩棉生产成本;而聚苯乙烯(EPS)原料价格受原油波动影响,但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传导不畅。政策层面,《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要求新建建筑节能率提升至75%,倒逼企业向A级防火材料转型。
四、技术革新与未来趋势
行业正加速向“超薄化、功能化”发展。头部企业通过研发纳米孔气凝胶、相变储能材料等实现差异化竞争,同时布局光伏一体化(BIPV)保温系统。预计2025年下半年,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进,保温材料需求或迎结构性增长,但中小企业需警惕技术迭代风险。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