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初,受中美重启关税磋商及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释放积极信号提振,市场情绪短暂回暖,钢价出现小幅反弹。然而,支撑行情持续走强的核心变量并未实质性改变:一方面,中美谈判结果仍充满不确定性,难以形成稳定预期;另一方面,国内政策基调继续聚焦于“稳增长、防风险”,对钢材实际需求的边际拉动作用仍显有限。市场预期快速回归谨慎,黑色系价格自周二起重新承压回落。
短期来看,五一节后存在一定的需求回补窗口,加之铁水产量持续高位运行,现货市场表现出相对抗跌特征,期现价格尚未形成同步下行。截至5月9日,铁矿石期现基差扩大至58元/吨,螺纹钢基差上升至148元/吨,双双刷新年内新高,反映出现货坚挺与期货承压的结构性矛盾。但随着需求进入季节性淡季、铁水产量或临近峰值回落,钢市此前“强现实、弱预期”的博弈格局或将演变为“弱现实、弱预期”的双重压制局面:或加快钢材价格下跌速度,进一步挤压钢厂利润。
与此同时,需注意中美谈判进展及四月份CPI、PPI数据的发布,也将成为影响市场预期转换的关键触发因素,其结果或将加剧市场波动,进一步放大情绪端的反应幅度。
一、螺纹需求阶段性回补后或将迎来淡季需求
预计本周Mysteel小样本螺纹需求在节后工地复工带动下,或出现短期回补,总库存去化趋势有望延续。但回升空间仍受多重约束:一是资金面支撑乏力——据百年调研数据显示,最新一期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虽小幅回升0.15个百分点至59%,但回升速度较上期放缓,且仍低于60%的常规施工临界值;二是下游采购情绪偏弱,补库意愿不强。在此背景下,预计本周螺纹表观需求仅小幅回升至255万吨,虽较本周增加40万吨,但仍低于近三周均值260万吨。从季节性规律来看,螺纹表需通常自五月中下旬开始加速下滑,月内环比降幅或接近5%,市场压力将逐步显现。
二、出口维持平稳但动能趋弱,四周均值创年内新低
由于抢出口的原因节后钢材出口接单相对稳定,但边际走弱趋势逐渐显现。据Mysteel调研数据显示,最新一期钢材出口发运量统计环比减少6.2万吨至232.7万吨,四周移动均值则环比下降1%至218万吨,绝对值创下年内最低水平,显示外需支撑正在逐步减弱。
三、铁水产量进入触顶回落阶段,原料价格支撑趋弱
上周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小幅回升0.2万吨至245.6万吨,或已进入阶段性高点。预计本周将回落0.3万吨,尽管降幅仍温和,对原料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随着五月中下旬高炉例行检修逐步展开,叠加钢厂利润空间收缩、成材需求趋弱,铁水降幅或将扩大,削弱原料抗跌韧性,矿石与双焦价格面临进一步下行风险。
螺纹:上周,尽管宏观层面释放出中美重启磋商等积极信号,但螺纹钢自身基本面压力依旧,市场情绪转趋谨慎。螺纹表观需求大幅下滑86.3万吨至215.1万吨,远超市场预期,导致总库存终结“九连降”,环比回升9.6万吨,需求回落信号加速释放。在需求走弱压制下,上海螺纹*现货价格周内下跌27.5元/吨,至3200元/吨。
展望本周,随着节后工地复工逐步推进,螺纹需求预计回升至255万吨,环比增长40万吨,但仍低于四月前三周平均值(263万吨),整体修复力度有限。从资金面看,下游支付能力仍显不足。根据百年建筑调研,最新一期项目资金到位率仅小幅回升至59%,依然低于60%的正常施工阈值,需求持续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从季节性节奏判断,螺纹表需通常在5月中下旬起加速下滑,平均降幅约5%。目前华东、华南及华中部分地区已陆续进入雨季,预计至月底表需或将进一步回落至240万吨左右,季节性下行压力将持续加剧。
供应方面,上周螺纹总产量环比下降9.9万吨至223.5万吨,主因是部分高炉检修及铁水产能转移。同时,电弧炉企业受“螺废价差”持续收窄和盈利压缩影响,减产意愿增强。上周90家独立电炉厂平均产能利用率及开工率双双回落,短流程螺纹产量减少3.2万吨至26.3万吨。
尽管如此,当前长流程钢厂生产螺纹仍有约52元/吨的利润空间,加之厂库去化节奏尚可,短期内钢厂仍有生产动力:Mysteel调研显示,本周华东部分长短流程钢厂均有短期复产计划,预计螺纹总产量或回升6万吨至229.6万吨。
综合判断,节后短期需求回补将推动库存重新去化,预计本周总库存或下降约20万吨,基本面阶段性改善,有望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进入中下旬后,若需求加速走弱而供应调整滞后,库存去化空间将显著收窄,价格下行压力将再度显现。
热卷:进入五月,钢材市场逐步显现淡季特征,叠加宏观预期偏弱,黑色系价格整体延续下行趋势。不过,节后国内释放货币政策利好信号,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短期延缓了价格下行节奏。上海热卷*现货周均价较节前小幅下调15元/吨,报3245元/吨。
五一假期期间,热卷终端消费回落幅度超出市场预期:上周小样本热卷表观需求环比下降20.3万吨至311万吨(排除假日统计扰动),周度降幅达6%,为年内最大单周回落。表需绝对值已回落至二月中旬水平,反映出内外需双重走弱:
1. 内贸成交持续低迷
根据Mysteel监测的202家热卷贸易商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当周日均成交量降至2.9万吨,创年内新低,节后一周成交亦仅回升至日均3万吨,恢复动力不足。
2. 出口维持下行通道
Mysteel数据显示,上周钢材发运四周均值环比下降1%至218万吨,刷新年内低点。同时,唐山港口热卷库存单周累库7.4%,为春节以来最快累库速度,侧面反映出口需求仍承压。
尽管出口动能整体走弱,但核心竞争力仍存,对价格仍具一定支撑。截止5月9日,中国热卷与韩国市场价差扩大7美元/吨,当前主流市场出口价差普遍在45美元/吨以上。Mysteel调研亦显示,5月上旬河北地区海关查验强度低于预期,推动钢厂与贸易商出口接单止跌,出口下行节奏趋于平稳。
同时,海关数据显示,三月中国钢坯出口增至103万吨,创近二十年同期新高。同时Mysteel调研显示,当前全国主流地区(华东、华南、华中)钢企在手钢坯订单仍有200万吨,交期集中于5-7月,因此预计5月钢坯出口仍将保持高位,支撑整体钢铁出口。
上周热卷小样本产量升至320万吨,略高于年内均值1万吨。但根据Mysteel前调数据,华东部分钢厂将于本周起进入约20天的例行检修周期,预计热卷产量将重新回落至年内均值(319万吨)以下,有望减缓累库压力。
总体来看,热卷已进入关键下游用钢需求淡季(汽车和家电),但在出口缓降、钢厂供应预计短期见顶的背景下,价格下行速率或趋于缓和。
铁矿:上周铁矿价格先涨后跌,价格中枢小幅下移,青岛港PB粉周均价报757元/吨,环比下跌4元。
自四月中旬以来,矿价始终在760元附近上下10元窄幅波动。一方面是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暂时没有下一步进展;另一方面是国内铁水产量居高不下,港口库存仍在继续去库。对铁矿较高的需求和较低的期货价格,促成了矿价进退两难,长时间窄幅震荡。
目前,国内钢厂日均铁水产量仍保持在245万吨的高位,而随着五月中下旬后钢厂例行检修增多,铁水产量见顶缓慢回落的趋势将逐渐明朗,届时铁矿价格中枢将进一步下移。但周末期间,中美在瑞士进行谈判,关税问题将有新的进展,本周宏观情绪或再次主导价格走势,由于影响的不确定性较大,也将放大铁矿价格的涨跌幅度。
因此,预计铁矿价格将呈现宽幅震荡,价格中枢继续小幅下移的走势。
双焦:上周,煤焦价格延续弱势。港口准一级焦均价报1320元/吨,环比下跌25元;临汾低硫主焦煤均价报1283元/吨,环比下跌24元。
在铁水产量高位运行背景下,焦炭刚需仍具一定支撑。当前主流钢厂普遍维持小幅盈利,利润波动有限,价格博弈氛围浓厚,对焦炭进一步提降仍持观望态度,短期内现货价格有望延续“弱稳”格局。
从供需结构看,尽管本轮铁水增产周期带动焦炭总库存进入去化通道,但内部结构分化明显:钢厂端库存处于相对高位,采购意愿偏弱;独立焦企则以去库为主,主要流向港口。一旦铁水产量见顶回落,焦企库存压力或进一步加剧,焦炭价格面临向下调整风险。
焦煤基本面压力更甚。当前煤矿产量持续攀升,调研显示各地主产区虽面临价格回落,但矿山端未见主动控产迹象,叠加进口量下降未能明显缓解供应压力,市场进入典型的“供强需弱”格局。
五一假期后,焦煤市场延续悲观预期:下游焦企主动去库为主,矿山竞拍流拍率升高,盘面价格持续走弱并逼近理论测算的最低仓单成本。期货价格贴水持续扩大,与现货价格间价差显著,反映市场对于后市供需错配的担忧。
综合判断,煤焦市场预期端偏弱,但现实端的高铁水产量仍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当前盘面跌幅已较充分,估值进入相对低位区间,预计现货价格将缓慢向盘面靠拢。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