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永礼,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介绍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提升数据流通交易效率
助力“人工智能+”行动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推进,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中国“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比重超四成,智能产品、直播电商等成为消费新热点。数字政务服务升级,数字政府在线服务指数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各地区各部门共享政务数据超过5400亿次。数字社会幸福感增强,全国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迭代升级,互联网医院数量超3300家,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县区,社会保障、适老改造等数字服务加快发展。
与此同时,统一开放、繁荣活跃的数据市场正加快构建。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场内市场数据交易规模同比实现翻番。我国数据资源生产总量持续攀升,2024年同比增幅预计超过20%。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上线以来,截至3月30日,已经审核通过的登记数据达700项,涵盖的存储数据规模达到239.23TB。
目前,国家数据局正推动研究制定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准,组织北京、上海等18个城市开展可信数据空间、数场、数联网、数据元件、区块链、隐私保护计算等6种典型技术路线先行先试。
刘烈宏表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人工智能+”行动是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国家数据局将逐步完善数据市场规范,构建数据流通交易标准体系,细化流通交易规则,推动发布数据流通交易标准示范合同,降低数据流通交易制度性成本,提升数据流通交易效率,更好地助力“人工智能+”行动。
“‘人工智能+’行动到哪里,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推广就要到哪里。”刘烈宏表示,高质量的数据供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竭动力。基于我国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要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产业赋能、终端应用和场景培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做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动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要充分利用好西部的绿电资源,今年年底要实现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新建大型数据中心使用绿电占比超过80%。
实施三大举措
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我国数字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为稳定经济增长、赋能千行百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直接从业人员达到2060万人。
记者了解到,2024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全面回升向好,规模以上增加值增长11.8%,软件业完成业务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电信业务收入达1.74万亿元,同比增长3.2%;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取得标志性成果,原生鸿蒙系统正式发布,成为继iOS和安卓之后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围绕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数字领域,已布局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王彦青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协同各地区、各部门研究出台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从三方面推动数字产业发展。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推进原创性数字技术攻关,聚焦人工智能、关键软件、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持续提升数字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产业协同。实施数字产业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企业培育体系,培育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开展数字产业集群梯度培育行动,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三是深化国际合作。充分发挥“一带一路”、G20等国际合作机制作用,推动构建金砖国家数字产业生态合作网络,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技术、标准、人才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共同开创数字经济发展未来。
据悉,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4月29日至30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今年是“数字福建”建设2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此次峰会的主题是“二十五载奋进路 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峰会包括开幕式、主论坛、20个左右分论坛,以及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闽江夜话”、“有福之州·对话未来”等特色活动,并设现场体验区,预计有超过800位企业家、30位院士,以及诸多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齐聚峰会。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