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民营企业,新时代新征程大有可为

2025年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扭起秧歌的瞬间,让全球观众惊叹;DeepSeek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掀起AI应用新浪潮;小米汽车SU7以“230天1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纪录刷新行业速度……这一张张耀眼的“中国制造”新名片,彰显了制造业民营企业的强大创新活力与蓬勃发展势头。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为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制造业民营企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制造业民营企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未来可期。

产业科技创新的先锋,彰显“硬核”实力

制造业民营企业的崛起历程,是一部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奋斗史。从华为鸿蒙系统打破国外垄断,到比亚迪刀片电池领跑全球新能源赛道;从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市占率稳居世界第一,到本源量子发布首款国产量子芯片设计软件……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持之以恒的攻坚精神和持续投入的创新决心,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数据显示,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来自民营企业,这一数字背后,是市场敏锐度与创新激情的深度融合。大疆无人机从消费级市场切入,逐步攻克工业级技术壁垒;小米通过生态链模式,将智能家居从概念转化为国民级应用。这种“需求倒逼创新”的发展逻辑,让民营制造企业成为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的关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对制造业民营企业而言,只有将创新基因深深融入血脉,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骨干力量,点燃转型升级新引擎

先进制造业民营企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者,不仅是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骨干力量,还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

在传统领域,智能化改造正赋予传统产业全新的生命力。三一重工打造的“灯塔工厂”,工厂自动化率接近80%,产能大幅提升123%,人员效率提高98%,单位制造成本降低29%;卡奥斯累计赋能企业8万家,被赋能企业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0%、生产效率提升18%、能耗降低16%。民营企业凭借对数字化的敏锐捕捉和应用,正在逐步破解传统制造业效率低、能耗高的难题。

在新兴赛道上,制造业民营企业积极探索前沿技术,为产业发展开拓新的增长空间。量子计算领域,本源量子发布首个国产量子芯片设计工业软件“本源坤元”;商业航天领域,蓝箭航天实现液氧甲烷发动机百吨级推力的重大突破。这些制造业民营企业为中国制造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的转变提供了关键支撑。

政策支持护航的重点对象,激发敢闯敢干新活力

制造业民营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政策体系的全方位护航。近年来,从“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的提速,到多地设立民营经济专门服务机构,再到破除市场壁垒、缓解融资难题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性保障措施,全面护航制造业民营企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针对制造业民营企业更多是中小企业的现状,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线下“一张网”和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线上“一张网”的作用……为中小企业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提供有力保障,也为制造业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了“安全感”和“获得感”。

各地也积极行动,以实际举措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山西、青海、内蒙古、浙江等地适时设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专门机构,释放出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江苏率先立法保障民营企业权益、安徽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浙江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一系列制度性安排与突破性举措,释放出“让民营企业敢闯敢干”的强烈信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征程中,民营企业既是辉煌成就的见证者,更是伟大事业的推动者。目前,制造业民营企业在工业生产、产业科技创新、信心预期等方面均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今年制造业民营企业必将继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