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您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规划好了吗?

PART

01

明确转型动力

坚定前行决心


1、政策驱动,顺势而为

近年来,国家政策密集出台,从数字政府建设到数据要素指导意见,再到《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全面数字化经济已扑面而来。政策的引导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强大推力,顺应这一趋势,企业方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自身需求,主动求变

提升决策与执行效率

数字化系统能实时汇聚、处理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制造数据,为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并通过流程化体系将决策迅速传达至员工,实现经营管理闭环的高效运转,对非数字化企业形成降维打击。

解决内部问题

数字化建设不仅是系统搭建,更是对企业业务的全面梳理与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能发现业务问题根源,解决长期存在的“慢性病”,实现自我提升。

重塑产业地位

抢先完成数字化升级,企业可进入数字化联合体或并购阶段,与上下游实现数字化对接,稳固或提升自身产业地位,为数字资产估值与交易奠定基础。


PART

02

正视转型困难

找准应对策略


1、契合发展阶段,精准规划

中小企业发展阶段特殊,资源有限,数字化建设需与解决内部问题紧密结合,将成效与经营管理挂钩。避免盲目跟风大企业的宏大规划,从实际出发,注重数字化建设对主营业务的助力。

2、合理规划资金,有的放矢

资金是中小企业的命脉,数字化建设虽意义重大,但不可盲目投入。应明确数字化无法解决企业生存核心问题,如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技术等。将信息化、业务管理部门投入与数字化建设相结合,采用现有投入转移与部分追加投入的方式,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3、优化人才策略,内外兼修

数字化建设需要综合型人才,而中小企业人才稀缺。此时,可采用核心人才自培养与外部专业顾问团队相结合的策略。企业选拔未来核心骨干,内部培养业务与管理能力,外部顾问团队提供IT与数字化专业整合能力培养。选择具备人才培养能力和意愿的合作方,而非单纯的培训。

4、契合发展阶段,精准规划

中小企业发展阶段特殊,资源有限,数字化建设需与解决内部问题紧密结合,将成效与经营管理挂钩。避免盲目跟风大企业的宏大规划,从实际出发,注重数字化建设对主营业务的助力。

5、保持战略定力,短期见效

中小企业对环境变化敏感,数字化建设又需长期坚持。为避免因短期不见成效而放弃,数字化建设部门应制定短期见效计划,半年至一年内让管理层看到成果,纳入日常经营绩效考核,确保企业在数字化道路上稳步前行。


PART

03

把握建设要点

奠定成功基础


1、注重实用性价比

中小企业数字化建设要以实用性价比为首要原则,确保业务数据在线化流转及时效性提升,同时兼顾人才培养与服务。在选择合作方时,主动制定需求条款,不依赖对方咨询。警惕产品商与服务商的常见问题,如产品商不提供业务指导,服务商前后人员不一致等,确保合作成效。

2、避免盲目求全

规划时可全面超前,但初期建设应聚焦最易见效的方面。运用四象限法则梳理管理层关注的问题,优先选择紧急且重要或紧急但不重要问题中最易实现的进行升级改造,集中资源,步步为营。


PART

04

遵循建设步骤

稳步推进转型


1、确定自研或合作路线

明确企业数字化建设涉及的各类系统功能及特点,根据自身IT研发实力决定自研或合作。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要将业务流程与数据治理掌握在手中,培养自己的数字化团队。

2、分级锁定业务痛点

按数字化建设利益相关方划分业务痛点级别,分析业务客观痛点与主观痛点规律,即解决低级别的客观痛点,高级别的可能随之消失;解决高级别的主观痛点,低级别的也可能迎刃而解。

3、潜移默化解决痛点

明确企业数字化建设涉及的各类系统功能及特点,根据自身IT研发实力决定自研或合作。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要将业务流程与数据治理掌握在手中,培养自己的数字化团队。

4、提高业务部门依赖

为业务部门提供业务流程完善和数据分析服务,包括业务流程闭环设计、异常监控、分析定位、优化培训,以及提供分析看板和统计报表,使业务部门在工作中离不开数据治理。

5、全面开展数字化建设

基于数字化经济发展与企业自身定位,制定数字化战略规划与实施路线图。同时,转变数字化建设思想,从单纯解决经营管理问题转向创新业务、整合产业链;实现体系建设转型,从侧重业务经营管理服务扩展至企业各组成部分;关注数字资产相关立法与规范,做好入表准备。


数字化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小企业虽面临诸多困难,但只要把握好2025年的数字化转型规划,稳步推进,定能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坚定信心,为企业的美好未来全力以赴!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