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行业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转型难题与应对之策

机械制造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积极探索,但也面临一系列独特问题与难点,亟待有效解决。

(一)面临的问题与难点

产品定制化与生产柔性化挑战: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机械制造企业需具备快速响应客户定制化需求的能力。然而,传统机械制造生产模式多为大规模批量生产,设备和生产线布局相对固定,难以快速切换生产不同规格和型号产品。实现生产柔性化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引入可重构制造系统和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但这涉及高昂投资成本和复杂技术改造工程。同时,定制化产品设计变更频繁,对企业设计研发、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协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在平衡定制化生产与成本控制、交付周期之间面临巨大挑战。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协同障碍: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紧密相关,但在传统企业中,设计部门和制造部门之间往往存在信息孤岛。设计人员使用的三维 CAD 软件与制造环节的 CAM、CAPP 等软件缺乏有效集成,设计意图难以准确传递到制造环节,导致工艺规划不合理、加工过程频繁出现问题。例如,设计模型中的某些特征在制造时可能因加工工艺限制无法实现,需反复修改设计,延长产品开发周期。此外,企业缺乏统一的产品数据管理平台,设计版本管理混乱,数据一致性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产品创新速度和质量。

设备互联互通与智能化管理难题:机械制造企业拥有大量机床、加工中心等设备,设备品牌和型号众多,通信协议和接口标准不统一,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困难重重。部分老旧设备缺乏数字化接口,无法直接接入企业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即使实现设备联网,企业也面临海量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挑战,如何从纷繁复杂设备运行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实现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生产过程优化调度等智能化管理功能,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设备智能化管理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企业需要培养或引进具备跨学科知识的专业人才团队,这对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与资源限制:机械制造行业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它们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资金短缺和资源有限的困境。数字化转型需要在硬件设备购置、软件系统开发或采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难以承担高昂转型成本。此外,中小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薄弱,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获取数字化转型所需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时依赖外部供应商,但往往因资金有限无法选择优质服务提供商,导致数字化转型项目实施效果不理想。同时,中小企业在吸引和留住数字化人才方面也面临较大困难,人才匮乏进一步制约其数字化转型进程。

(二)解决方法

采用模块化设计与柔性制造技术: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引入模块化设计理念,将产品分解为多个独立模块,通过不同模块组合实现产品多样化定制。同时,优化生产设备布局,采用柔性制造单元(FMC)或柔性制造系统(FMS),提高生产线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性。对于定制化需求较大的产品或零部件,可采用增材制造(3D 打印)等先进技术,实现快速定制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和交付周期。此外,建立产品定制化管理系统,加强设计、生产、销售等部门之间协同,实时跟踪定制化订单生产进度,确保订单按时交付。

构建集成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平台:选择具有良好兼容性和集成性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软件系统,实现 CAD、CAM、CAPP 等软件深度集成,确保设计数据能够无缝传递到制造环节。建立统一的产品数据管理(PDM)平台,对产品设计数据、工艺文件、生产计划等进行集中管理,确保数据一致性和版本控制。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在产品设计阶段对制造过程进行虚拟仿真,提前发现并解决设计与制造协同问题,优化工艺规划和加工参数。加强设计与制造部门人员沟通协作,建立跨部门项目团队,共同推进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

推进设备智能化改造与工业物联网平台建设:对于新购置设备,优先选择具备数字化接口和智能化功能的设备,并要求设备制造商提供设备数据采集与远程监控解决方案。对于老旧设备,采用加装传感器、工业网关等方式进行智能化改造,使其具备数据采集和通信能力。建立企业工业物联网平台,将设备连接到平台上,实现设备数据实时采集、集中管理和远程监控。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建立设备故障预测模型,实现设备故障预警和预测性维护,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和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工业物联网平台实现生产过程优化调度,根据设备状态、订单需求等因素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提高资源利用率。

创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式与合作机制:政府出台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扶持政策,如提供专项补贴、税收优惠、低息贷款等,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鼓励中小企业抱团发展,联合开展数字化转型项目,共享数字化资源和解决方案,降低转型成本。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数字化服务供应商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软件租赁、设备租赁、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此外,加强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借助外部科研力量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中小企业内部应注重培养员工数字化意识和基本技能,鼓励员工参与数字化转型项目,逐步提升企业整体数字化素养。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