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案数同比增长71%!青岛市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有效彰显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青岛市两级行政复议机关持续践行“复议为民”理念,多措并举助推新法落地落实,充分释放行政复议效能,一季度全市复议收案1247件,同比上升71%;审结969件,直接纠错率14.7%,调解和解率34.6%,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有效彰显。

一是服务保障到位,提升行政复议承载力

完善顶层设计,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共同发布贯彻落实新修订行政复议法的通知,部署人员力量、后勤保障等具体举措;梳理市区两级行政规范性文件提出立改废建议,调整发布复议管辖分工及被申请人目录,确保新旧法律适用衔接。加强场所建设,全市同步加强复议立案大厅、听证室、调解室等业务用房建设,高标准打造复议场所。强化复议力量,配齐配强复议人员,高标准建设复议队伍,强化基层复议力量,推动大部分区市建立复议辅助人员队伍,基层正式办案人员同比增长37.9%,辅助人员同比增长50%。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提高行政复议吸纳力

学习“一杆子”到底,邀请司法部复议应诉局领导为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讲授复议法,强化顶层统筹推进,10个区市实现政府常务会议专题讲复议法全覆盖;到市公安局等多个市政府部门和城阳、平度等多个区市开展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复议法专题培训,实现新法学习教育全覆盖。宣传“一张网”铺开,组织全市开展新法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共场所25场次,以基层宣讲、公益广告、公众号推送典型案例等形式广泛宣传,受众上万人;动员系统内外、社会公众参与复议法知识答题活动,获评全国表现突出单位。服务“一条心”发力,与市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组织等沟通交流,开展复议法进市社会组织总会宣讲,向企业家宣传复议优势;全市办理涉企案件100余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亿余元;胶州“稳企护商”复议品牌被评为全省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典型事例,并作为全省复议唯一案例,入选全省法治建设典型案例;城阳区复议听证工作入选全省司法行政“三化”案例汇编。

三是审理质效到位,增强行政争议化解力

畅通渠道更便民,在全市多个司法所设立复议便民联系点、涉企服务点,畅通申请渠道,延伸服务触角;平度市根据行政机关代收复议申请新规和交警复议案件较多的实际情况,在交警大队设立复议便民代收点,制定表格要素申请书,方便群众申请行政复议,为实质解纷按下“快捷键”。繁简分流更高效,对标行政复议法修改,对信息公开等四类案件,制定《行政复议案件快速审理工作规则》,各个环节快马加鞭,最大限度提高案件办理效率,一季度275件简易案件在30日内审结,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便民高效的制度优势。两听一询更透明,依托率先制定的征求当事人意见办法开展工作,普通程序案件听取当事人意见100%;研究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听证工作规则,市本级组织重大疑难复杂和群体性案件听证、专家咨询、案审会20余次,案件慎办精办、兼听则明。应调尽调更暖心,践行“复议睦万家”调解和解工作品牌,践行“理清千头万绪、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惠及千家万户”的“四千四万”做法,用心用情用力调解,一季度全市调解和解复议案件335件,复议后起诉率不断降低,85%以上的行政争议在复议阶段得到实质性化解。


撰稿/校对:路晓宇、邢敏

编辑:徐绍阳

责任编辑:李昊

审核:刘文建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