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晚报:我市高产抗病小麦品种再添

  本报3月29日讯  28日,青岛市农科院自主选育的“青研126”小麦品种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这是青岛市属公益一类科研机构完成的第一例粮食作物成果转化。山东晟瑞种业有限公司获得“青研126”小麦品种的独占经营许可,将推动“青研126”小麦在省内高肥水地块实现推广。

  据了解,青岛市农科院小麦育种团队耗时十余年选育“青研126”小麦新品种,先后收集小麦种质资源一千多份,并进行了多年的生物学特性调查。最终选育出的“青研126”小麦新品系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根系活力好等特点,在山东省小麦品种高产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583.7公斤,高产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43公斤,属于高产小麦品种。青岛市农科院副研究员、该课题组负责人盖红梅介绍,通过小麦高通量SNP分子标记进行了遗传背景分析,制定了高产稳产优质的育种目标,每年配制杂交组合200个左右,经过7年的田间选择和室内测试,选育出抗病高产的“青研126”,历经4年省市统一试验和层层选拔,通过山东省审定。

  “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过程依赖品种创新,前期经过在省内不同区域试种,发现‘青研126’的适应性好、抗病性强、产量高,比较适合公司发展和市场需求。”在转化协议签署现场,获得该小麦新品种独占经营许可的山东晟瑞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贵学,对“青研126”小麦新品种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充满信心。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高静文 通讯员 阮桂丽)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