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3日讯(记者王婉莹)1月3日,钉钉联合国际知名咨询机构IDC发布首份《2024 AIGC应用层十大趋势白皮书》(下称《白皮书》)。随着AIGC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应用将呈现爆发式增长,IDC预测,到 2024 年全球将涌现出超过 5 亿个新应用,这相当于过去 40 年间出现的应用数总和。
在2023年一年之内,AIGC经历了三波浪潮。第一波是以GPT为代表的大模型的出现,第二波是应用层的快速创新,如微软 Copilot、钉钉 AI 魔法棒,使智能化从Chat向Work转化,第三波则是深度业务场景的应用,打通业务数字化全流程,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为《白皮书》作序言指出,以AIGC为代表的智能经济活动逆势增长,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体系现代化、构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新引擎。面对这一技术,既要抓住机遇立即行动,也要为人工智能的长跑做从长布局。AIGC应用要融入企业运营、紧贴应用场景、致力应用创新,解决应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中国既是一个网络大国,也是一个AI应用大国,以钉钉为代表的国内 AI 应用厂商已经在AIGC应用落地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根据《白皮书》,2024年AIGC应用的十大趋势关键词涵盖应用层创新、AI Agent、专属模型、超级入口、多模态、AI原生应用、AI工具化、AI普惠化。
“应用层创新成为 2024 AIGC产业发展确定方向”——《白皮书》认为,AIGC应用将率先在B端办公和生产力场景中落地,其中知识管理是现在最受企业青睐的应用场景,这将为B端企业客户提供更多的生产优化路径选择,实现直观的降本增效成果。
“AI Agent是大模型落地业务场景的主流形式”——AI Agent 让 AIGC 技术拥有感知、记忆、规划和行动能力,可以跨应用程序做复杂任务的执行,使得“人机协同”成为新常态。未来,AI Agent将变革生产力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多的创新将会源自于超级个体和小型组织。一个人加上AI工具,就可以成为一家公司,个人与企业正在步入AI助理时代。
对此,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安筱鹏评论道,“一代协作技术,一代组织形态”。AI可以重新定义组织形态,新的技术沟通方式会催生、诞生、孵化出新的组织形态。“目前,我们看到钉钉上的类AI Agent应用已经在一些组织里发挥作用了,比如艾为电子基于钉钉的智能化能力搭建了‘AI 智能客服’,学会了42大子类产品、近千款自主的知识产权的芯片专业知识,成为了艾为的24小时产品‘专家’。”
“AIGC将加速超级入口的形成”——基于自然语言的极简交互将替代一部分传统的图形界面交互,“no App”理念将重塑移动互联网时代形成的入口和用户格局。应用功能会被碎片化地融入到一些超级应用中,用户通过对话就能在一个应用里直接调取、使用各种工具。IDC 的调研显示,97% 的企业认可超级入口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应用形态(调研对象:100家制造、医疗、互联网、金融、零售行业年收入超过5亿的大型企业,下同)。未来,软件公司将变成智能系统运行商,应用之间广泛的调动与协同,将塑造全新的生态格局,钉钉这类软件有望成为智能时代的超级APP。
同时,《白皮书》还指出,“应用从云原生走向AI原生”——随着AI向行业纵深的不断挺进,AI应用不应仅被视为模型能力的搬运工,而是从产品和方案的设计之初就开始思考 AI 的融入,突破更多企业的深层需求。应用将从“+AI”向“AI+”转变,“+AI”是一种技术路线的进步,而“AI+”则意味着整体发展思想的转变,意味着所有的应用都将以AI能力为核心驱动力,由AI定义场景将成为一种新范式。
对于未来AI人才缺口的问题,IDC预测,到 2026年,2/3 云应用将使用AI,致使高达八成的企业难以找到熟练的AI专业人员。同时,AI产业链将持续发展成熟,创造出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标注、定制化模型开发、场景共创等在内的诸多新岗位需求,与之相匹配的,掌握 AI 技能的人才未来将更有竞争力。
对于智能涌现与安全管控的平衡问题,IDC调研发现,73%的企业表示会制定全公司AIGC范围适用的标准规范。对此,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伏羲智库创始人李晓东教授认为,AIGC的发展,带来的是数据跨域流动和流量入口的重新分配,App 时代形成的数据孤岛有望连通,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将发挥更基础性的作用。
《白皮书》呈现了钉钉在AIGC应用层的实践。作为国内最早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的办公应用,钉钉有6亿用户,2300万企业组织,是目前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AI应用之一。目前,钉钉17条产品线已完成智能化改造,向用户提供近百种AI技能。用户可以使用它做问答、聊天、搭应用、数据分析、系统构建等工作,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50万家企业启用钉钉AI能力。此外,钉钉还推出了专为小团队用户、个人用户、高校用户提供轻量化 AI 生产力工具的钉钉个人版,旨在让AI更普惠,增强每一个个体。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