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部门文件】长教卫发〔2023〕51号关于印发《长岛综合试验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关于印发2023年职业病防治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

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人民医院,各医疗卫生机构:

为做好2023年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提升监测质量和成效,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工作管理办法》《2023年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方案》和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2023年山东省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成立长岛综合试验区监测领导小组并制定了重点职业病监测、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非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等4个监测项目工作方案(附件1-4),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1.2023年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方案

2.2023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方案

3.2023年非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方案

4.2023年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

5.长岛综合试验区监测领导小组

长岛综合试验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

2023年8月23日          

附件1

2023年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方案

为做好2023年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切实提升监测质量,根据《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3年山东省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2023年职业健康工作要求及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标

通过监测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病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置职业健康异常情况,控制职业病危害事件的扩大;通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健康检查监测结果的趋势分析,发现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完善法规标准、建立健全监管工作机制、明确职业卫生工作重点提供依据和支撑;通过尘肺病患者随访调查,掌握重点职业人群健康权益保障,探索完善职业病管理机制。

二、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覆盖全区8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本方案所称重点职业病病种包括除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外的所有法定职业病(共9大类121种)。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

(一)职业健康指标监测

1.职业健康检查常规监测

依托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国家职业病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所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各类职业病健康检查个案信息,及时发现异常结果,迅速分类处理。监测对象为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及应急健康检查的劳动者,如劳动者所在岗位已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情况应当与其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形成有效信息联通。

卫生监督机构应告知尚未组织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用人单位尽快组织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提醒和督促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做好相关监测信息的上报工作。

根据重点职业病监测相关数据统计起止时间,明确职业健康检查个案数据上报的三个时间节点:体检报告出具日期在2022年11月16日至2023年6月15日间、6月16日至9月15日间、9月16日至11月15日间的数据,应分别在2023年6月25日前、9月25日前和11月25日前录入、上传至国家职业病监测信息系统,并完成市级数据审核,逾期数据将不纳入统计。

2.职业病诊断报告与死因监测

(1)职业病诊断报告

依托国家职业病监测信息系统,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法开展2023年职业病诊断信息报告,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开展2023年职业病鉴定信息报告。监测内容包括进行职业病诊断的人数、疑似职业病人数、诊断为职业病的人数、申请职业病鉴定的人数、职业病鉴定结论与原诊断结论不符的例数等,并对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辖区内职业病发病总体情况进行研判,对辖区内职业病的发病特点、变化趋势和规律进行分析,明确本辖区内应重点防控的职业病病种。

(2)疑似职业病病例未进入诊断程序追踪

区疾控中心对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本辖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报告的疑似职业病病例信息与职业病诊断病例信息进行匹配,对未匹配上的疑似职业病病例,调查其未进入诊断程序的原因,相关数据于2023年9月30日前通过国家职业病监测信息系统的“信息反馈”模块报至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科。

(二)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调查

在前期随访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区疾控中心继续对截至2022年底存活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开展随访调查工作,了解患者生存与保障等情况,尤其是要掌握存活患者的户籍及常住地址,为康复站(点)建设与管理奠定基础。

区疾控中心先将全部随访任务病例个案与死因系统进行匹配,对死亡病例直接填报根本死亡原因,对存活病例进行后续随访调查,核查其生存情况、职业史、保障情况、户籍及常住地址等信息。随访工作由患者用工单位所在地职业病监测机构负责,患者户籍地和常住地职业病监测机构协助随访。

职业性尘肺随访工作于2023年9月30日前完成并在国家职业病监测信息系统中的“职业病随访管理”模块完成当年随访记录的填报,

四、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

区疾控中心对辖区内各类监测数据进行审核上报、统计分析并撰写《2023年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报告》,于2023年12月31日前报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和市疾控中心。

区疾控中心要将年度监测工作总结于2023年12月30日前报送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工作总结应包括监测覆盖范围、主要监测结果、监测数据对本地区职业病防治工作发挥的作用,经费分配使用和人员队伍能力情况,监测体系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等。

五、项目组织与运行

(一)组织实施

区监测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方案;区疾控中心组织实施本辖区监测项目及质量控制、评估考核工作,明确监测项目县级领导小组和技术支撑部门,每月上报监测项目进度情况,并于市级方案下达后15日内,将监测项目的领导小组和技术支撑部门及业务负责人、联系方式报市疾控中心。

(二)技术培训

区疾控中心技术人员、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参加市卫生健康委组织的全市承担职业病监测的机构和业务人员的培训,负责对监测机构技术指导,审核、汇总分析辖区内监测数据,撰写年度报告。

(三)信息管理

认真做好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与职业病诊断机构备案信息公开工作,方便社会各界查询。

(四)数据利用

区疾控中心要加强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与风险评估,着重做好不同区域、不同职业人群职业病风险评估与动态趋势分析,为职业健康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并向区工管委及有关部门通报监测结果。要及时总结、上报监测数据,发挥监测数据的预警作用,实现监测与监督的有效衔接。确保有效数据对法规标准完善、政策制定、监督执法等工作发挥支撑作用。

(五)经费管理与使用要求

职业病监测项目经费主要用于摸清职业病基本情况,开展与监测有关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数据信息采集、监测信息系统功能完善、数据验证与复核、报告撰写以及开展监测的仪器设备检定、维护、耗材购置相关费用等方面的支出。区疾控中心要严格执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卫生健康项目的经费管理规定,加强职业病监测机构的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绩效目标。

区疾控中心联系人:盛世娣 杨章朋 

联系电话:3091007

区卫生监督所联系人:于彩凤 

联系电话:3212660

附件2

2023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

工作方案

为全面了解我区医用辐射防护现状,科学实施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防护管理,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标

通过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以下简称监测),掌握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设备防护安全、医疗照射频度、患者剂量和公众的辐射防护情况,为研究制定放射卫生标准和规范提供技术支持,为监管执法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有效保护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

二、监测范围与对象

对辖区内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各医疗卫生机构(不含牙科诊所)开展基本情况问卷调查。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

(一)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放射诊疗许可证、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X射线影像诊断4类设备数量,统计本辖区放射工作人员的数量等(附录A)。

(二)放射诊疗频度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放射治疗人数、核医学人次、介入治疗人次和X射线诊断的人次等(附录B)。

(三)CT专项调查

调查内容为CT应用基本情况(附录C)。

四、项目管理要求

(一)组织实施

区监测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内监测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制定监测工作方案,以文件或其它能够充分证明的方式明确监测项目的承担机构,组织辖区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区疾控中心、受监测医院开展工作,组织本辖区监测数据的审核上报以及监测工作总结和报送。

各放射诊疗机构负责基本情况调查表(附录A)、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频度调查记录表(附录B)、CT应用基本情况(附录C)的填写。

区疾控中心负责审核、收集各种表格资料,并将电子版和附录A、附录B纸质版盖章上报市疾控中心。

(二)经费使用要求。区疾控中心要严格执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加强项目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参加项目工作培训的差旅、数据信息收集、质量控制等。

(三)数据报送。监测信息通过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实行网络直报。区疾控中心须在2023年9月1日前将监测数据、调查信息、考核评分表(自评)、项目支撑材料报送到市疾控中心。

(四)质量控制。区疾控中心要加强对项目的组织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和技术规范落实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对项目执行进度、完成质量等情况的指导检查。

区疾控中心联系人:盛世娣  杨章朋

联系电话:3091007

附录:A.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

B.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频度调查记录表

C.CT专项调查

附录A

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

医疗机构名称:

医疗机构等级:□级□等;□未定级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发证机关级别:□省/□市/□县□乡镇级□其他

单位组织机构代码(或社会信用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射诊疗开展情况:□放射诊断 □放射治疗 □核医学□介入放射学

地址:       省        市      区(县)                    

医疗机构联系人: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

注:表格后附上放射诊疗许可证内容信息(电子版)

一、基本情况

在岗全部职工人数  □□人;  其中放射工作人员人数  □□人

二、放射诊疗设备、防护配套设备和工作人员数

1  X射线影像诊断

1.1 设备情况

X射线摄影机

数字X射线摄影机(DR)    □□台

计算机X射线摄影机(CR)       □□台

屏片X射线摄影机      □□台

X射线透视机

影像增强器透视机      □□台

平板探测器透视机      □□台

直接荧光屏透视机      □□台

乳腺X射线机

乳腺数字X射线摄影机(乳腺DR)     □□台

乳腺计算机X射线摄影机(乳腺CR) □□台

乳腺屏片X射线摄影机     □□台

乳腺CBCT        □□台

牙科X射线机

口内牙科机       □□台

全景牙科机       □□台

牙科CBCT机       □□台

牙科四合一设备      □□台

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设备(CT)   □□台

骨密度仪         □□台

其他设备□□台(主要包括:            )

注:

① X射线摄影机包括固定式拍片机和移动拍片机等,根据不同成像类型,分类到屏片X射线摄影机、数字X射线摄影机(DR)、和计算机X射线摄影机(CR)。

② X射线透视机包括门诊(急诊)检查用透视机、碎石机、胃肠X射线机、C形臂X射线机等,根据不同成像类型,分为直接荧光屏透视机、影像增强器透视机、平板探测器透视机。不包括用于介入诊疗的C形臂X射线机。

1.2 防护设备配备情况

辐射巡测仪□□台

1.3 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铅橡胶围裙()件,铅橡胶帽子()件,铅橡胶颈套()件

铅橡胶手套()副,铅防护眼镜()件,铅防护屏风()件

其他防护用品□□(主要包括:                               )

1.4 人员配置情况

X射线影像诊断放射工作人员人数□□□人,男性□□□人,女性□□□人

2 *放射治疗

2.1 设备情况

钴-60远距离治疗机  □□台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台

X刀         □□台

头部伽玛刀    □□台

体部伽玛刀    □□台  

后装治疗机    □□台  

X射线治疗机   □□台

螺旋断层治疗装置  □□台

射波刀     □□台  

中子后装机    □□台

质子加速器    □□台  

重粒子加速器   □□台

电子回旋加速器  □□台

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 □□台

其他设备□□台(主要包括:                                  )

注:其他设备不包括模拟定位机等配套设备,仅指用于放射治疗的设备。

2.2 防护设备配备情况

个人剂量报警仪□□台,辐射巡测仪□□台

2.3 稳定性监测及设备情况

是否开展稳定性监测:是□;否□

配备放疗设备剂量测量的剂量仪数量 □□台

剂量扫描装置(二维或三维水箱)□□套

2.4 人员配置情况

专职医学物理人员□□□人

兼职医学物理人员□□□人

医学物理人员开展稳定性监测的周期:(   )周

放疗科放射工作人员人数□□□人,男性□□□人,女性□□□人

3 *核医学

3.1 设备情况

PET/CT(PET)  □□台 (生产厂家:    型号:    安装时间:     )

PET/MR        □□台 (生产厂家:    型号:    安装时间:     )

SPECT/CT(SPECT) □□台 (生产厂家:    型号:    安装时间:     )

伽玛照相机   □□台(生产厂家:     型号:    安装时间:    )

医用回旋加速器(正电子核素生产) □□台 (生产厂家:    型号:    安装时间:    )

其他设备□□台(主要包括:                                      )

注:设备台数多于1台的,厂家和型号依次列出,中间用逗号分隔。安装时间精确到年。

3.2 防护设备配备情况

表面污染仪□□台,

放射性活度计□□台

18F自动分装设备□□台(生产厂家:       型号:          )

131I自动分装设备□□台(生产厂家:       型号:          )

3.3 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铅橡胶围裙()件,铅橡胶帽子()件,铅橡胶颈套()件

铅橡胶手套()副,铅防护眼镜()件,

其他()件,包括(                 )

3.4 质控稳定性监测及设备情况

是否按照WS523-2019标准开展稳定性监测:是□,否□

质控模体包括:狭缝铅栅□,四象限铅栅□,灵敏度模体□

监测项目包括:固有均匀性□   固有空间线性□

固有空间分辨力□  固有最大计数率□

3.5 人员配置情况

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数□□□人,男性□□□人,女性□□□人

4 介入放射学

4.1 设备数

用于介入诊疗的C型臂X射线机□□台

其他设备□□台(主要包括:             )

4.2 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铅橡胶围裙()件,铅橡胶帽子()件,铅橡胶颈套()件

铅橡胶手套()付,铅防护眼镜()件,

铅悬挂防护屏()件,防护吊帘()件,床侧防护帘()件

床侧防护屏()件,移动防护屏()件

4.3 人员配置情况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数□□□人,男性□□□人,女性□□□人

注:*为重点调查项目,填表人应核对相关资料后再填写,省级单位应对数据核实后再上报。

三、近三年出具放射诊疗设备检测报告技术服务机构名称

年份

技术服务机构名称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四、放射诊疗许可证(电子版)

调查单位(区市疾控中心):        

填表人(医疗机构):              审核人(区市疾控):              

填表人手机:                  审核人手机:             

填报时间:                 


附录B

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频度调查记录表

医疗机构名称:

诊疗项目

X射线诊断

介入

诊疗

(人次)

放射

治疗

(人)

核医学

X射线摄影

(人次)

X射线

透视

(人次)

CT诊断

(人次)

乳腺

摄影

(人次)

牙科摄影

(人次)

骨密度

检查

(人次)

其他

(人次)

诊断

(人次)

治疗

(人)

年度结果

项目承担机构(医疗机构):       

填表人(医疗机构):                   

手机号码:                   

填报时间:                     

注:

1 本表在采集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资料汇总后填,不含牙科诊所。

2 X射线摄影指用利用屏片、CR、DR设备进行的拍片检查。

3 X射线透视指门诊胸透、胃肠机、碎石机、移动C形臂等检查。

4 CT诊断不包括CT定位;

5 乳腺摄影、牙科摄影等列入其他。若一人进行多部位检查则每部位算一次。

6 介入诊疗包括心血管介入、神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综合介入等。

7 核医学诊断包括SPECT/CT(SPECT)、PET/CT(PET)、PET/MR检查、功能测定(吸碘率、肾图、心功能、脑血流)等。

8 核医学治疗包括131I治疗、粒子植入治疗、敷贴治疗等。

9 数据统计时间为上一年度4月1日至当年度3月31日。

附录C

CT专项调查(此项内容为开展CT检查的医院填写)

1.每台CT机基本情况(检查人次时间范围为2022.01.01-2022.12.31)

CT型号

探测器排数

生产厂家

是否自动mA调制

一手/二手

安装时间

2022年检查人次

CT工作人员数

2.2022年每台CT扫描基本情况(可从医院信息系统(HIS)、放射科信息系统(RIS)或医学影像归档与传输系统(PACS)提取,导出为Excel电子表格上报,每台CT均报)

CT型号

ID号

出生日期/年龄

性别

受检时间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3.CT扫描受检者剂量信息(CT型号:    )

ID号

性别

出生日期/年龄

检查项目

kV

AP(mm)

LAT(mm)

面积(S)

平均CT值

CT剂量指数(CTDIvol)

剂量长度乘积(DLP)

……

注:1、可通过查阅受检者剂量报告和存储影像记录以上信息,每台CT均须填写;

2、检查项目包括头颅、鼻窦、上颌、颈部、胸部、腹部、盆部、颈椎、腰椎及相应部位的强化扫描等,各检查项目年龄分布尽量均匀;

3、年龄按<1、 1~、 5~、 10~、 15~、40~分组,每个年龄组每一个检查项目至少20例;

4、选取扫描部位图像,最中间层面手动划一包含所有解剖结构的最小矩形感兴趣区,测量其前后径AP及左右径LAT;在相同层面手动勾画一包含所有解剖结构(同时排除检查床等无关结构)的最小椭圆形感兴趣区,记录其面积S及平均CT值。

填 表 人

电话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3

2023年非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

工作方案

为掌握我区非医疗机构辐射防护现状及发展趋势,规范开展非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以下简称监测)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标

掌握我区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放射性危害因素种类和危害程度、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放射防护培训等情况,分析放射性危害因素接触水平,明确放射性危害监督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为监管执法提供科学依据,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权益,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二、监测范围及对象

1.监测范围:2023年监测范围覆盖全区。

2.监测对象:辖区内全部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

对辖区内全部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全部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基本信息、放射性危害因素种类及接触情况、放射防护培训情况、放射性危害因素检测情况、现状评价开展及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职业健康检查情况、个人剂量监测情况、辐射防护检测仪表和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等进行调查与核实。(见附录)。

四、项目管理要求

(一)组织实施

1.区监测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内监测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制定监测工作方案,以文件或其它能够充分证明的方式明确监测项目的承担机构,组织辖区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区疾控中心开展监测工作。

2.区疾控中心具体负责对辖区内全部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审核、汇总和上报。

(二)经费使用要求。区疾控中心要严格执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加强项目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参加项目工作培训的差旅、数据信息收集、质量控制等。

(三)数据报送。监测信息通过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实行网络直报。区疾控中心在2023年9月1日前将监测数据、调查信息、考核评分表(自评)、项目支撑材料报送到市疾控中心。

(四)质量控制。区疾控中心加强对项目的组织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和技术规范落实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对项目执行进度、完成质量等情况的指导检查。

区疾控中心联系人:盛世娣 杨章朋

联系电话:3091007

附录: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基本情况和职业健康管理情况调查表

附录

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基本情况和职业健康管理情况调查表

调查表编号

调查员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单位陪同人员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

用人单位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工作场所地址

山东  省    烟台   市             县(市、区)

乡(镇、街道)              号

单位注册地址

行业代码

法人代表姓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在岗职工人数

总人数:      人,其中劳务派遣人员:      人

登记注册类型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其他企业

用人单位规模

□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

职业病危害严重类别:□一般; □严重

接触放射性危害因素人员(放射工作人员):        人

男性        人,女性        人

调查对象类别:

1.核燃料循环:□核电厂,□其他                人人

2.工业应用:□γ辐照装置,□非医用加速器,□工业探伤,□行包检测仪,

□核仪表,□密封源测井,□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其他                人

3.天然辐射源,□矿山,□其他人                )

4.其他                              

辐射源项情况:

1.射线装置:非医用加速器    台,X射线探伤装置    台,

行包检测仪    台,核仪表    台,其他    台(           )

I类射线装置    台;II类射线装置    台;III类射线装置    台。

2.含源装置:放射源数量    枚,γ辐照装置    座,γ探伤装置    台,

核仪表    台,密封源测井    台,其他    台(            )

I类放射源    枚;II类放射源    枚;III类放射源    枚;

IV类放射源    枚;V 类放射源    枚;

3.矿山:类型              ,    个

4.核电厂:堆型              ,机组数    个

5.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甲级    个,乙级    个,丙级    个

近两年放射防护培训情况

用人单位负责人是否参加了培训: □是,□否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设置:□专职,□兼职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是否参加了培训:□是,□否

放射工作人员参加放射防护培训(近两年度)    人

上一年度放射性危害因素检测情况

开展放射性危害因素委托检测情况(上一年度):□是; □否

对应的检测评价机构名称:v                                  

自主检测开展情况:□是,□否

检测结果是否存在超标情况: □是,□否

近三年度现状评价开展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情况

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情况:□是,□否

近三年是否开展放射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是,□否

近三年开展放射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时间:       年       月

现状评价开展情况:□是,□否

近两年度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用人单位开展放射性职业健康检查人数(近两年度)    人

职业健康体检机构名称:v                              

检查类别:上岗前    人,在岗期间    人,离岗时    人,

应急体检    人

体检结论:

可继续原放射工作    人,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可从事放射工作    人,

暂时脱离放射工作    人,不宜从事原放射工作    人

职业健康体检项目中是否包含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或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是,□否

上一年度个人剂量监测情况

个人剂量监测机构名称:v

个人剂量监测机构是否取得卫生资质:□是,□否

资质证书编号:

用人单位开展个人剂量监测人数    人

既往5年有效剂量大于20mSv:    人,最大剂量:     mSv,

大于20mSv开展体检    人

辐射防护检测仪表和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

X,γ辐射防护巡测仪    台,计量检定    台,最近检定时间                 ;

中子当量仪    台,计量检定    台,最近检定时间                    ;

α/β表面污染仪    台,计量检定    台,最近检定时间                 ;

个人剂量报警仪          台;

氡测量仪          台;

个人防护用品             件;

说明:1.调查编号:山东省+地级市+编号(4位),如山东省济南市-0001

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人证书。

3.行业代码: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4.调查对象:其他选项要给出具体名称。

5.辐射源:其他选项要给出具体名称。

6.监测的调查对象类别填写其他类时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中职业照射的职业分类名称填写。

附件4

2023年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做好2023年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工作,保护全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结合2023年职业健康工作要求和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标

掌握我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等基本情况。收集基础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分析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防治现状,了解和掌握发病特点及规律,发现薄弱环节和关键控制点,为制定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防治政策、完善相关法规标准、明确放射卫生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权益,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二、监测范围与对象

(一)监测范围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项目包括辖区内放射诊疗机构(不含牙科诊所)职业健康管理基本情况、监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情况调查、山东省医用X射线工作者辐射流行病学随访调查三部分。

监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情况,选择长岛综合试验区人民医院作为监测医院。

(二)监测对象

监测对象为放射工作人员。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

(一)监测内容

1.放射诊疗机构职业健康管理基本情况调查。为掌握辖区内放射诊疗机构职业健康管理的基本数据,本项监测内容包括辖区内放射诊疗机构数量、放射工作人员数量、个人剂量监测机构检测能力比对情况、个人剂量监测人数和职业健康检查人数等有关数据。(附录A,区卫生监督所负责填写并报市卫生监督所)

2.监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情况调查。为掌握长岛综合试验区人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详细情况,对区人民医院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监测医院基本情况、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情况、放射防护配套设备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等情况。(附录B,长岛综合试验区人民医院负责填写,区疾控中心负责收集、审核)

对辖区内(所有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异常的放射工作人员开展剂量异常原因调查并上报个人剂量监测值。(区卫生监督所负责完成)

3.山东省医用X射线工作者辐射流行病学随访调查。对辖区内的医用X射线工作者研究队列山东省人员名单(内含放射组和对照组)中的人员进行信息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随访调查1995年至今肿瘤等疾病的患病情况,以及1995年至今尚存活人群人口学及生活方式,并采集部分人群的生物学样本进行监测。(附录C,区人民医院负责填写,区疾控中心负责审核、收集,并将电子版上报市疾控中心)

(二)监测方法

2023年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采取常规监测、医学随访、现场调查、网络报告、质量控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依据市级方案制定适合我区的2023年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区人民医院、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依据方案要求,完成相关监测工作任务。

(三)数据报送

全部监测信息通过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进行网络直报。各相关单位应在2023年9月1日前将调查表报送至市职业病医院、市疾控中心。

四、监测管理要求

(一)组织实施

区疾控中心根据《市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要求负责本辖区内监测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组织辖区内各监测医院、随访对象按时、高质量完成监测任务。

区卫生监督所、区疾控中心根据《市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完成监测项目数据调查、汇总与上报工作。

(二)提升监测质量

加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过程管理、质量考核(评估),不断提升监测工作质量。各监测机构每个月调度一次监测进度与质量控制情况并报告市职业病医院。

(三)参加项目培训

区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市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工作培训,依据市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完成相关监测工作任务。

(四)强化数据利用

各区市要加强监测数据统计分析,重点做好重点地区职业人群风险评估与动态趋势分析,为职业健康政策制定提供辅助支持。要发挥监测数据的预警作用,实现监测与监督的有效衔接。

(五)做好经费管理与使用

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医学随访、技术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现场调查、监测数据录入上报、信息管理功能完善等监测工作以及必要的耗材等。同时,在核定服务任务和补助标准、绩效评价补助的基础上,项目经费使用可统筹用于经常性支出(经常性支出包括人员经费、交通住宿费、耗用的药品及材料成本等)。

区疾控中心要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执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卫生健康项目的经费管理规定,保障项目工作经费,加强项目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绩效目标。

区疾控中心联系人:盛世娣 杨章朋

联系电话:3091007

区卫生监督所联系人:于彩凤

联系电话:3212660

附录:A.辖区内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基本情况表

B.监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报告表

C.表1.中国第五次医用X射线工作者受照剂量与效应调查登记表(放)

表2.中国第五次医用X射线工作者受照剂量与效应调查登记表(对)

表3.中国第五次医用X射线工作者受照剂量与效应调查登记表填写说明

表4.肿瘤发病或死亡人员登记卡

表5.肿瘤发病或死亡人员登记卡填表说明

表6.生活方式及射线接触史调查表问卷

表7.人口学及生活方式问卷填表说明

附录A

辖区内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

健康管理基本情况表

(区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负责填写,上报市监督所)

信息内容

数据

备注

放射诊疗机构数*

放射工作人员数*

个人剂量监测人数

个人剂量监测中,省级机构的监测人数

注意不是监测的人次数

辖区内个人剂量监测机构数*

注意是本辖区的机构

其他在辖区内开展个人剂量监测的机构数量*

注意是外区机构在本辖区备案的

年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人数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中,省级体检机构年度的职业健康检查人数

其他在辖区内开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机构数量*

注:(1)本调查表的内容不包括牙科诊所

(2)*统计的数据应为本年度年中(6月30日)的数据

附录B

监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

报告表

(试点医疗机构负责填写)

医疗机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疗机构等级:_______级_______等;□未定级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发证机关级别:□省/□市/□县

单位组织机构代码(或社会信用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省/市/区(县)/号


一、放射防护配套设备和工作人员数量

1.X射线影像诊断

放射工作人员人数,男性_______人,女性_______人

2.放射治疗

放射工作人员人数,男性_______人,女性_______人

防护配套设备:个人剂量报警仪_______台,辐射巡测仪_______台

3.核医学

放射工作人员人数,男性_______人,女性_______人

分装、注射等直接操作放射性核素的放射工作人员数量_______人

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不包括为患者准备的):

活度计_______台,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_______台

防护围裙_______件,防护帽子_______件,防护颈套_______件

防护手套_______付,防护眼镜_______件,

其他_______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介入放射学

放射工作人员人数,男性_______人,女性_______人

佩戴双剂量计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数量_______人

每周工作量≥10台手术的放射工作人员数量_______人

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不包括为患者准备的):

防护围裙_______件,防护帽子_______件,防护颈套_______件

防护手套_______付,防护眼镜_______件,

悬挂防护屏_______件,防护吊帘_______件,床侧防护帘_______件

床侧防护屏_______件,移动防护屏_______件

二、放射工作人员培训与职业健康监护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

上岗前培训人数_______

在岗培训人数_______

放射工作人员持证

持证人数_______

发证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剂量监测

1.个人剂量监测情况:没有监测□监测□

2.提供剂量监测服务的机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人数_______

4.个人剂量应监测人数_______,实监测人数_______

年个人剂量Hp(10)≥20mSv人数_______

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建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人数_______

2.本次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射工作人员数_______

4.应检人数_______

其中,岗前_______,在岗_______,离岗_______,应急/事故_______

5.实际检查人数_______

其中,岗前_______,在岗_______,离岗_______,应急/事故_______

6.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可继续从事放射工作人数_______

建议暂时脱离放射工作人数_______

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人数_______

其中,检出职业禁忌或健康损害人数_______

检出疑似放射病病人数_______

最终处理结果:调离人数_______,确诊放射病人数_______

7.离岗检查中,疑似放射病人数_______,确诊放射病人数_______

8.应急/事故检查,疑似放射病人数_______,确诊放射病人数_______

调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  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C

表1. 中国第五次医用X射线工作者受照剂量与效应调查登记表

医院名称:                            所在:      省(直辖市)       市(区)         (县)                        第    页

人员编号

姓  名

性别

出生

年份

(年)

身份证号码

(必填项)

开始

放射

工作

时间

(年)

是否患

肿瘤

是否死亡

1985年后放射工作内容变化情况

疾病史

备  注

(若在岗,填写当前工作单位地址及工种)

从事CT检查

时间段

(年-年)

从事介入操作

时间段

(年-年)

从事骨科复位或摄取异物时间段

(年-年)

完全脱离放射岗位时间

(年)

1=白内障 2=糖尿病 3=再生障碍性贫血 4=高血压 5=冠心病 6=脑卒中 7=消化性溃疡 8=神经衰弱 9=老年痴呆 10=白细胞异常(长期) 11=其他,需注明

注:(1)本调查表分做两类使用,在表右上角方框内标注“放”字,则供放射组专用。标注“对”字,则供非放射科的对照组专用。

(2)本次调查中新发的肿瘤或死亡人员需填写肿瘤或死亡登记卡(注意肿瘤包含白血病)。

(3)“备注”:备注栏中可填内容包括:①失访及其原因;②被调查者迁居外区县及迁居时间;③原《队列调研名单》中信息与本次调研不符的信息;④其他调查过程中调查员觉得需要备注的情况。⑤队列成员若放射工作内容变化情况不详细,填入该医院相关工作开展时间,并在备注中注明“医院信息”;⑥若被调查员仍在岗,则填写现在工作单位地址及工种;⑦如有被访者手机号,可填入被访者手机号。

调查员:             ;调查员联系方式:               ;被调查人:                                     调查时间: 二〇二〇年     月     日

表2. 中国第五次医用X射线工作者受照剂量与效应调查登记表

医院名称:                            所在:      省(直辖市)       市(区)         (县)                        第    页

人员编号

姓  名

性别

出生

年份

(年)

身份证号码

(必填项)

开始

工作

时间

(年份)

是否患肿瘤

是否死亡

是否从事过

放射工作

(填是或否,

若填是,则转填放射组调查登记表)

疾病史

备  注

(若在岗,填写当前工作单位地址及工种)

1=白内障 2=糖尿病 3=再生障碍性贫血 4=高血压 5=冠心病 6=脑卒中 7=消化性溃疡 8=神经衰弱 9=老年痴呆 10=白细胞异常(长期) 11=其他,需注明

注:(1)本调查表分做两类使用,在表右上角方框内标注“放”字,则供放射组专用。标注“对”字,则供非放射科的对照组专用。

(2) 本次调查中新发的肿瘤或死亡人员需填写肿瘤或死亡登记卡(注意肿瘤包含白血病)。

(3)“备注”:备注栏中可填内容包括:①失访及其原因;②被调查者迁居外区县及迁居时间;③原《队列调研名单》中信息与本次调研不符的信息;④其他调查过程中调查员觉得需要备注的情况;⑤若被调查员仍在岗,则填写现在工作单位地址及工种;⑥如有被访者手机号,可填入被访者手机号。

调查员:             ;调查员联系方式:               ;被调查人:                                     调查时间: 二〇二〇年     月     日

表3. 中国第五次医用X射线工作者受照剂量与效应

调查登记表填写说明

本表是第五次肿瘤随访调查基本用表,为做好本表填写工作,说明如下:

一、本表分类

本调查表分两个版本,在表右上角标注“放”字版本,供放射组专用。标注“对”字版本,供非放射科的对照组专用。

二、表中各项填写要求:

人员编号:依据放射所提供的《队列调研名单》编号进行填写;

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等:如与放射所提供的信息不符,需核实后改正;并在备注中注明。

身份证号码为必填项,如未采集到该成员身份证号码,认定该成员信息采集不合格。

开始放射工作时间:放射组成员填写开始从事放射工作时间,具体到年。

开始工作时间:对照组成员填写开始工作时间,具体到年。

是否患肿瘤和是否死亡:原《队列调研名单》中给出前四次调查中已经查出的肿瘤和死亡病例,请现场核实修改。本次调査中新发现的肿瘤患者或死亡病例,请在现场调查中填入,并登记《肿瘤发病或死亡人员登记卡》。若无肿瘤或死亡情况,则填“否”。

1985年后放射工作内容变化情况:仅放射组人员填写。指本次调查的放射工作岗位变化情况,请在现场调查中填入;本次调查的工作岗位变化情况指1985年后由原放射工作岗位调离至其他放射工作岗位。要求填写时间段的信息,请以“年-年”格式填写,如“1988年-2000年”。

若放射工作岗位变化情况不详细,则在放射工作岗位变化情况一栏填入该医院相关工作开展时间,并在备注中注明“医院信息”。

若没有放射工作内容变化情况,则填“无”。

是否从事过放射工作:仅对照组人员填写。若填“是”,则转填放射组调查登记表。填放射组调查登记表时,需要注意填写开始放射工作时间。若没有从事过放射工作,则填“否”。

疾病史:请在相应的表格中填写代码,若为“其他”请注明;

备注:备注栏中可填内容包括:①失访及其原因;②被调查者迁居外区县及迁居时间;③原《队列调研名单》中信息与本次调研不符的信息;④其他调查过程中调查员觉得需要备注的情况;⑤队列成员若放射工作岗位变化情况不详细,填入该医院相关工作开展时间,并在备注中注明“医院信息”;⑥若被调查员仍在岗,则填写现在工作单位地址及工种;⑦如有被访者手机号,可填入被访者手机号。

表4. 肿瘤发病或死亡人员登记卡

人员编号:                姓名:                       

被调查人:                手机号:                     

A.肿瘤发病登记栏

1. 肿瘤名称(在相应内容上划√,如选择“其他”,请填写具体肿瘤名称)

□肺癌     □乳腺癌     □胃癌         □结直肠癌

□肝癌     □食管癌     □甲状腺癌     □膀胱癌

□骨和关节恶性肿瘤      □前列腺癌     □淋巴瘤

□白血病(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其他          )   

□其他               

2.肿瘤所在部位:           

3.首次确诊时间:        年         月

4.诊断依据:          

A=病理、细胞学、骨髓片      

B=影像学检查、腔镜、生化检查或手术(未取病理)

C=临床症状及体征

D=死后推断

5.确诊医院名称:                                               

B.死亡登记栏

1. 死亡日期:       年        月

2. 死亡时年龄:       岁

3. 死亡原因:         (如为括号内死因,在相应内容上划√)

A=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      B=恶性肿瘤(包含白血病)

C=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其他            )

D=免疫系统疾病            E=呼吸系统疾病

F=内分泌、营养性和代谢疾病(□糖尿病   □其他             )

G=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  □帕金森  □老年痴呆 □其他          )

H=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心肌梗死  □冠心病 □其他          )

I=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          □其他              )  

J=意外死亡、自杀          K=正常死亡

L=其他(具体填写)                         

4.死者生前上述疾病的最高诊断依据:           

A=死后推断                            B=病理、细胞学、骨髓片

C=影像学检查、腔镜或手术(未取病理)  D=临床症状及体征+理化检查  

E=临床症状及体征                      F=不详

注:(1)本调查表分做两类使用,在表右上角方框内标注“放”字,则供放射组专用。标注“对”字,则供非放射科的对照组专用。

(2)如果患者死亡原因为“B恶性肿瘤”,则需同时填写“肿瘤发病登记栏”。

(3)“肿瘤发病登记栏”中“肿瘤名称”、“首次确诊时间”和“肿瘤诊断依据”为必填项,如果患白血病,必须填“分型”;“死亡登记栏”中“死亡日期”、“死亡时年龄”和“死亡原因”为必填项。

调查员:               ;                   调查时间:二〇二〇年     月   

表5 肿瘤发病或死亡人员登记卡填表说明

本调查表分做两类使用,若在表右上角方格内填入“放”字,则供放射组专用。若填入“对”字,则供非放射科的对照组专用;

1. 肿瘤发病登记栏

“肿瘤所在部位”:应具体填写,标明“左/右”及更为明确的部位,如左乳癌、左股骨骨癌、右手背皮肤癌等;

此外,极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双原发肿瘤,第二个肿瘤不是转移瘤,也为原发(临床以甲状腺肿瘤常见),则请用另一个颜色的笔逐项填写。

“首次确诊时间”:如有病理、细胞学或骨髓片,则填写取得上述检查报告的时间;如没有病理、细胞学或骨髓片,有影像学检查,如CT、磁共振、PET/CT或内镜或手术提示,则填写上述报告时间,手术没有病理报告则填写手术日期;如果上述两项都没有,则填写首次住院抗肿瘤治疗的住院日期;如果没有住院治疗,则填写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体征的时间。

“诊断依据”:

“确诊医院”:填写患者确诊诊断的最高级别的医院。

2. 死亡登记栏

“死亡原因”:按照A-L选项填写死亡原因,如果患者死亡原因为“B恶性肿瘤”,则需同时填写“肿瘤发病登记栏”;如为“L=其他”,请具体填写。若为括号内死因,在相应的内容上划√。

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艾滋病、肝吸虫病、疟疾、蛔虫病等;

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白血病、乳腺癌、甲状腺癌、大肠癌、淋巴瘤等;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风湿性心脏病、干燥综合症等;

内分泌、营养性和代谢障碍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

心血管疾病:心梗、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源性猝死等;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支气管炎、慢阻肺、肺结核、肺栓塞、肺部感染性疾病等;

消化系统疾病: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

表6. 生活方式及射线接触史调查表问卷

人员编号:            姓名: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1.您的最高学历?

□小学毕业   □初中毕业   □高中毕业   □中专毕业   □大专毕业  □本科毕业  □研究生毕业

2.您的身高是          cm

3.您20岁左右的体重约        kg;40岁左右的体重约        kg;60岁左右的体重约        kg

4.您是否有过吸烟习惯?

□否

□是,若正在吸烟,开始吸烟的年龄是       岁,平均每天       支

若已戒烟,开始吸烟的年龄是       岁,平均每天       支,戒烟年龄       岁

5.您是否有过饮酒习惯?

□否

□是,若正在饮酒,开始饮酒的年龄是       岁,平均饮用频率:      次/周

若已戒酒,开始饮酒的年龄是       岁,平均饮用频率:      次/周

戒酒年龄         岁

6.您是否有过饮茶习惯?

□否

□是,开始饮茶的年龄是       岁;一共饮了多少年茶:        年

经常饮用哪类茶? □绿茶   □红茶   □花茶   □其他

经常饮用浓茶还是淡茶?    □浓茶   □淡茶

7.您的膳食习惯?(若现患肿瘤,需填写首次诊断肿瘤前的膳食习惯)

口味咸淡度:   □非常咸    □比较咸    □普通    □比较淡    □非常淡     

口味是否偏辣: □是   □否            口味是否偏甜: □是   □否荤素:□偏荤   □偏素     □均衡

8.家族病史?  □无    □有

高血压:□父母   □兄弟姐妹   □祖父母            老年痴呆:□父母   □兄弟姐妹   □祖父母

糖尿病:□父母   □兄弟姐妹   □祖父母       心脏病/冠心病:□父母   □兄弟姐妹   □祖父母

脑卒中:□父母   □兄弟姐妹   □祖父母      再生障碍性贫血:□父母   □兄弟姐妹   □祖父母

精神病史:□父母   □兄弟姐妹   □祖父母        不明原因猝死:□父母   □兄弟姐妹   □祖父母

癌症:□父母,癌症名称:        ;□兄弟姐妹,癌症名称:        ;□祖父母,癌症名称:         

9.服药情况(您长期服用的药物名称和时间)

①服药名称:             ;开始服用时间:         年;服用    年    个月;

②服药名称:             ;开始服用时间:         年;服用    年    个月;

③服药名称:             ;开始服用时间:         年;服用    年    个月

10.因健康或疾病受到的医疗照射:曾做过______次CT检查;______次核医学检查;______次介入手术

11.从事放射工作射线接触史调查表

(摄取异物和骨科复位从1985年,CT检查和介入操作从1990年开始填写,*为必填项)

诊断技术类型

接触史*

工作科室

开始工作时间(年)*

脱离工作时间

(年)*

最大年工作量估计值

(人次/年)*

CT检查

□否  □是

摄取异物

□否  □是

骨科复位

□否  □是

介入操作

□否  R是

注:在表右上角方框内标注“放”字,则供放射组专用。标注“对”字,则供非放射科的对照组专用。

表7. 人口学及生活方式问卷填表说明

本表是中国医用X射线工作者第五次流行病学调查用表,为做好本表填写工作,说明如下:

一、本表分类

本调查表分做两类使用,若在表右上角方格内填入“放”字,则供放射组专用。若填入“对”字,则供非放射科的对照组专用。

二、本表调查对象

筛选在世男性的队列成员,抽样人数为名单总人数的20%,放射组与对照组抽样人数相等,填写附件九《人口学及生活方式问卷》。此外,所有在世的癌症患者均需要填写此调查表。

三、流调表填写说明

“人员编号”:人员编号应与《中国第五次医用X射线工作者受照剂量与效应调查登记表》的人员编号一致;

“姓名”:请准确填写所调查对象的汉字现用名;

“填写日期”:指填写问卷时的日期;

“最高学历”:指学历的最高级别,请在相应的□内划“√”;

“您的身高”:请正确填写您的身高,单位“cm”;

“您的体重”:请尽量回忆您20岁、40岁、60岁左右的体重,并正确填写,单位“kg”;

“您是否有过吸烟习惯”:定义为一生中连续或累积吸烟6个月或以上者。请在相应的□内划“√”。若选择“否”,则跳转到问题5。若选择“是”,且正在吸烟,请正确填写开始吸烟年龄和平均每天吸烟支数,若选择“是”,且已戒烟,还需填写戒烟年龄。

“您是否有过饮酒习惯”:仅逢年过节才饮者不算饮酒。请在相应的□内划“√”。若选择“否”,则跳转到问题6。若选择“是”,且正在饮酒,请正确填写开始饮酒年龄和饮酒频率(平均每周饮酒次数),若选择“是”,且已戒酒,除了填写开始饮酒年龄和饮酒频率,还需填写戒酒年龄。不论饮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等均为饮酒。

“您是否有过饮茶习惯”:定义是每周至少一杯,持续六个月以上。请在相应的□内划“√”。若选择“否”,则跳转到问题7。若选择“是”,则需要填写开始饮茶年龄、一共饮了多少年茶、经常饮用哪类茶、经常饮用浓茶还是淡茶。

“您的膳食习惯”:口味咸淡度,填写符合您自己口味的饭菜咸淡度;是否偏辣、偏甜是指您常吃的膳食口味;荤菜是指动物性食物,素菜是指植物性食物,选择您常吃的膳食,在相应的□内划“√”;若调查对象已患肿瘤,需要填写首次诊断肿瘤前的膳食习惯;

“家族病史”:是指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是否患有相关疾病,请在相应的□内划“√”。若患有癌症,则需要填写具体的癌症名称;

“服药情况”:是指您长期服用的药物,如二甲双胍、阿司匹林等,请填写具体的药物名称、开始服用年份及服用了多长时间。

“健康检查”:是指您一生中分别做过CT检查、核医学检查和介入手术的次数。请尽量回忆,若实在回忆不起来,可填写大约次数。

射线接触史调查表填写说明

1.所有填写人口学及生活方式调查表和进行血样采集的放射组成员必须填写射线接触史调查表。对照组成员无需填写。

2. 放射组成员在1985年后若未使用过CT检查、摄取异物、骨科复位和介入操作四种诊断技术,则在相应的方框内打“√”。若使用过其中任何一项,则必须填写相应的开始工作时间、脱离工作时间和最大年工作量估计值。

附件5

长岛综合试验区监测领导小组

因工作需要,现决定成立长岛综合试验区监测领导小组,现将各组组成人员名单公布如下:

一、长岛综合试验区监测领导小组

组  长:肖海妮   区疾控中心主任

成  员:盛世娣   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

杨章朋   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

负责统筹全区工作开展。

二、工作职责

区监测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方案,需负责本辖区内监测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制定监测工作方案,以文件或其它能够充分证明的方式明确监测项目的承担机构,组织开展监测工作。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