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干净与否、下水道堵不堵、电梯运行是否安全……这些看似物业服务中的“小问题”,却是关系基层治理和群众福祉的“大民生”。今年以来,薛家岛街道建立健全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协调共治机制,通过党建引领多点发力、双向任职全面深化、“一管四统”拓面提质、“1+4+N”协商联动等,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发展和城市基层治理“双提升”,紧盯“急难愁盼”问题,用心办好群众“身边事”。
党建引领多点发力,织密社区治理“一张网”
日前,薛家岛街道举办“头雁争先”擂台比武活动。活动中,各社区党委书记依次上台,通过讲述思路、汇报进展、摆清问题、制定措施等,进行交叉检查和相互学习,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党建引领是城市管理和基层治理的重要法宝。为此,薛家岛街道定期举办社区党委书记“擂台比武”,切实树牢责任意识;组建工作专班,聚焦破解玫瑰山路社区业委会公共账户开设、业委会成立及人员配置等瓶颈问题,召开专题调度会10余次。
近日,薛家岛街道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开展物业管理工作现场观摩,重点推进“红色物业”创建和“红色业委会”成立;指导漓江路社区、玫瑰山路社区率先开展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协调共治不断取得新成效。其中,漓江路社区海岸风情小区业委会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开展了新建电动车棚、硬化小区车位、重修小区一楼大堂、安装小区道闸和创新商户管理模式等“五个提升”工程,使得小区环境大幅改善,实现物业、业主“双满意”良性循环。
双向任职全面深化,搭建三方融合“连心桥”
薛家岛街道还以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为着力点,推动实现队伍融合聚合力、机制融合提质效、服务融合解难题“三融共建”。
为推动“队伍融合聚合力”,薛家岛街道制定《关于社区与业委会及物业企业“双向任职、三方融合、促进发展”的实施方案》,联合开发区公安分局薛家岛派出所开展双向任职人员履职资格联审,动态调整两批次任职人员。目前,共有46名物业公司经理及业委会成员到社区任职,54名社区工作人员到物业公司或业委会兼职。在推动“机制融合提质效”方面,该街道建立“民生事务协调、组织生活同步、重点工作联动、退出及保障”四项机制,通过定期分享典型案例、带教式培训等方式,不断增强兼职人员的履职能力。为推动“服务融合解难题”,薛家岛街道引导物业服务人员进网格、进楼栋,协商解决充电车棚建设等问题50余项。其中,南岛社区双向任职人员主动收集、认领居民需求,与物业、居民代表、社区工作人员、第三方企业协商讨论后,制定电动车充电点和晾衣区建设方案。目前,南岛社区已增设充电点20余处、集中晾衣区5处。
“一管四统”拓面提质,算好便民惠民“明白账”
为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对业委会的领导,薛家岛街道坚持多点发力,推动建设“一管四统”模式的红色业委会。
据悉,目前该街道辖内的14个小区已成立业委会。其中,7家成立功能性党支部,另外7家选派7名党建指导员,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该街道还指导23个社区下设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成员中党员比例均达60%。
此外,薛家岛街道推行业委会重大事项统一把关,指导社区建立完善业委会重大事项清单,并严格落实把关审批制度,定期开展审批检查。该街道还落实业委会公章统一存管,辖内共9家业委会将公章统一存管在对应社区。其中,漓江路社区明确由社区掌管外柜钥匙、业委会掌管内柜钥匙,以互相监督促进公章管理有效。
薛家岛街道还定期召开碰头会,指导玫瑰山路社区、漓江路社区开设社区公共收益监管账户,目前账户运行情况良好。值得一提的是,玫瑰山路社区通过对接银行、明确账户权限,落实财务监督制度,组织尚品居小区业主在一周内集齐维修资金,按照审批流程进行资金支付,解决了小区两部电梯的维修问题。
“1+4+N”协商联动,用心办好群众“身边事”
此外,薛家岛街道还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精细化治理模式和群众自我管理、协商共治的有效方式。
据悉,该街道搭建联动平台,指导辖内23个社区搭建“1+4+N”协商议事平台,明确社区党组织在统筹社区事务中的主导地位;深化联动服务,由社区党委牵头,组织5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437名报到人员深度融入社区,破解物业管理方面的40余项难题。其中,天目山路社区联合薛家岛派出所民警、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居民代表协调解决居民纠纷问题;华顶山路社区组织小区物业、楼长、在职党员、居民代表召开“1+4+N”协商议事会,经过多次讨论研究,最终确定由开发商与物业公司共同出资,对中冶爱彼岸一期所有步行梯墙体进行拆除重建,解决了步行梯墙体脱落的问题。
此外,薛家岛街道还创新联动载体,联动社区“初心驿站”、网格党群服务站等载体,组织在职党员值班值守,听民声、集民愿、解民困。
下一步,薛家岛街道将持续用好党建引领“红色钥匙”,协同各方力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党建引领社区管理、基层治理的“薛家岛样板”。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