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2023年度普法工作总结

2023年,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广泛开展普法工作,推动法治建设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现将2023年度普法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明确普法职责分工,确保普法工作有序开展

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坚持将普法工作作为提升地方金融监管效能、保障金融业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和工作计划,组织各业务处部按照职责分工,紧密结合日常行业监管,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明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山东地方金融条例》《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普法责任,引导各区(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提升法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履行属地普法宣传责任,深入开展相关地方金融监管领域普法宣传工作。加强市、区(市)两级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督导辖区地方金融组织认真学习行业监管办法,努力提升经营水平、有效防控风险,及时整改存在问题,确保依法依规经营。

二、创新拓展平台载体,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制定年度分类评级、“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行政执法工作计划,通过省政府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随机抽取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市场主体,通过官网向社会公开公布,主动接受市民监督。全年对地方金融组织开展现场检查41次,发送监管函35次,发送监管提示70余家次,引导地方金融组织依法合规经营。分类实施、统筹推进各类地方金融组织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工作,实现辖区取得业务许可证或纳入监管名单的九类地方金融组织应评尽评。在检查抽查、监管评估的同时,对地方金融组织进行法治宣讲,督促企业高管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要求,确保企业依法合规发展。同时,将《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贯彻纳入地方金融组织行业领域日常执法检查范畴,提升行业领域宣贯质效。

三、扎实开展防非宣传,努力提升公众法治意识

着眼于非法集资源头治理,多措并举开展宣传活动,提升市民风险防范意识。元旦、春节及防非宣传月宣教活动期间,举办防非“七进”宣传活动3773场,发送宣传短信412万条、宣传材料74万份。在青岛电视台播出防非“星火”志愿宣讲专访40余人次,在全市地铁线路移动电视屏幕上投放防非宣传短视频288万次,组织开展防非“星火”志愿宣讲活动800余场,惠及100万人次。在用好“青岛金融安全卫士”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市级合作线上媒体渠道的同时,鼓励各区(市)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防非宣传,全市发布防非主题案例警示信息、短视频1000余条、防非公益短信超300万条,点击阅读量超400万次。

四、优化普法工作机制,确保普法要求有效落实

建立防非宣传教育工作月度量化机制,每月调度全市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开展情况,激发区(市)间比学赶帮超的工作热情。举办表彰仪式,进一步为全市“星火”志愿者鼓舞干劲、凝聚合力,目前全市防非“星火”宣讲队伍人数已超2100人。组织开展百座楼宇非法集资风险大整治,排查企业1.2万家。会同网信、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青岛监管局等多部门开展2023年青岛市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演练以桌面推演形式开展,模拟突发事件场景,对处置相应程序和具体工作进行现场推演,强化职能部门分别响应和协同联动的工作效能,确保金融应急工作科学规范。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