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工业化山东勇闯新路勇挑大梁

新型工业化是强国之路,肩负着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9月22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地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山东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工业体量超过全国的7%,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新老产业占比、区域产业布局、重点行业类型等都与全国基本相似。可以说,山东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借鉴意义非常强。近年来,山东全面加快制造强省建设,实施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健全一系列配套政策体系,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近三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都高于全国,工业投资平均增速高于全部投资5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年均提高近2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45%。特别是自今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把工业经济摆到头号工程的空前高度,创新实施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1—10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分别增长6.9%、14.5%,分别高于全国2.8个和5.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为新起点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11月30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发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军号令。我们将切实找准山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功能定位,以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为牵引,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主攻方向,积极抢抓机遇、应对挑战,聚力挺起制造业脊梁,奋力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勇闯新路、勇挑大梁,努力为制造强国建设多作贡献。

全力抢占“高端化”提升赛道。突出强化创新引领,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提升创新能力,努力做强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两大载体,深化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两大工程,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和标志性成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开展传统产业技改升级行动,滚动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着力优化炼化、钢铁、建材等区域布局,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加快壮大“新三样”,培育更多能够引领产业升级、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新兴支柱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聚焦人工智能、元宇宙、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积极研究制定推进路径和支持举措,努力抢抓新赛道、塑成新优势。

全力打造“智能化”强劲引擎。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努力以“数字变量”撬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最大增量”。做强数字核心产业,扎实推进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和产业生态建设,推动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尽快突破50%。推进企业智改数转,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力争3年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加快建设全国首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聚力打造更加多样的资源池和工具箱,力争“上云用数赋智”中小企业年均增长20%以上。完善数字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5G、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稳步提升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供给能力,推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确定性网络等规模应用,持续夯实新型工业化数字底座。

全力培塑“绿色化”生态底色。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引领,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抓手,加快构建全链条绿色工业体系,使新型工业化更富含金量含绿量。深入推动工业控碳降碳,扎实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加强工业生产全过程能耗、污染物控制,加快调整优化用能结构,坚决把高耗能、高排放、能耗大户的产品消耗水平减下来。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聚焦生产制造全过程各环节,加大绿色加工、节能节水、清洁生产等共性技术装备推广力度,加快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着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加快构建资源综合利用循环体系,推动大宗工业固废规模化集约化利用,推动废钢铁、废旧电池等回收再利用,让资源在产业链上充分循环。

全力蹚出“集群化”发展路径。坚持“点、线、面”一体化布局,梯度培育优质企业,重拳打造标志性产业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更加优良的产业生态。聚焦强“点”塑企业,深入开展制造业领航型企业培育工作,高标准构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速扩大规上工业企业规模,形成一流的领航企业方阵。聚焦优“线”固链条,以做强“链长制”为统领,深化融链固链对接和细分领域攻坚,一体打造11条标志性产业链,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聚焦扩“面”育集群,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行动,大力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强工业类开发区,积极争创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