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优环境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青岛高新区不断优化服务、完善激励政策,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构建大健康产业生态。

眼下,康立泰生物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重组人白介素12注射液”进入二期临床阶段,预计2026年上市。在新药研发过程中,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主动服务,帮助企业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得到省财政扶持资金940余万元。

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项目评审办公室主管于蒙琦:“安排专人全程跟进,组织专家预审,帮助企业解决申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积极争取上级科技立项。”

康立泰生物医药(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刚:“对我们公司的融资和后面的市场开拓有很大的帮助。另外由于新药开发的周期长,费用高,这笔资金的到账可以缓解我们的资金压力,同时可以让我们与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伙伴进行合作。”

今年以来,青岛高新区聚焦生物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康复医疗三大细分领域,陆续出台专项政策,从产业、科技创新、人才、金融等诸多方面发力,构建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审评审批、上市生产等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体系。在医疗器械研发方面,单个企业市区两级每年最高可资助2500万元。构建多层次基金矩阵,设立3亿元天使母基金和10亿元的产业发展母基金,同时参股近20支子基金,基金规模达到35亿元,可为已落户企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完备的产业基础不断吸引优质企业落户,今年落户青岛高新区的华夏生物就是其中之一。

华夏(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美荣:“无论是在我们研发阶段,还是注册临床试验的阶段,都会得到很好的政策补贴。在我们入驻之后,政府也给了我们房租的减免。同时,康复大学也是在高新区,我们也是希望能够跟康复大学未来的一些学科建设有非常好的融合。”

青岛高新区重点聚焦生物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康复医疗三大细分领域,目前已落地阿斯利康区域总部及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国药科技城、威高国际医疗健康产业总部、海尔大健康医疗设备产业园等一批龙头项目,集聚了康复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等院所平台,以及易邦生物P3实验室、立菲生物医疗器械3C平台等企业平台。目前,青岛高新区拥有生物医药类市场主体近600家,2022年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营收规模突破80亿元,同比增长28%。

青岛高新区管委投资促进部高级招商总监孔令营:“下一步,我们将打响大项目、专业产业园区与产业生态三张牌,强化阿斯利康、国药等大项目引领,通过释放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产业链的优质资源集聚。组建了三支医疗医药投促中心,按照细分领域进行精准招商。引进并培育更多‘小而美’的项目,在青岛高新区这片投资兴业的热土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