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锚定“灯塔”,方能破浪扬帆。
长江之头,一座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加速崛起。绚丽画卷的背后,正是强有力的思想指引、精神支撑、文化滋养。
金秋十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思想指引方向,方向明,方能思路清。
回首既往,宜宾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力量、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展望未来,宜宾将始终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更好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意气风发踏上追梦征程,奋力开创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加强理论武装
让党的创新理论响彻长江之头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
“要全面加强理论武装,切实做到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9月18日至22日、10月8日至10月9日,宜宾市厅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举行。
这次高质量的“思想充电”,旨在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坚定不移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宜宾落地落实。这既是一次全面系统的理论学习,更是一次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进一步规范学习流程,精心制定年度学习计划,高质量办好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常态化开展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工作,被省委宣传部表彰为年度中心组学习组织工作先进单位。
理论宣讲入脑入心——
如何把理说清、心讲热、情聚拢、劲鼓足,让党的“好声音”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宜宾构建“四百+N”理论宣讲体系,成立市委宣讲团,选拔5100余名各行业、各领域的基层宣讲员,组建1776支基层宣讲小分队,深入机关、企业、村(社)等开展主题宣讲。高县更是支起小圆桌,摆起小板凳,唠着家常话,进行基层宣讲,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登上了《人民日报》。
深化“一地一品”建设方面,在全省率先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云课堂”,“理响巴蜀”理论宣讲短视频展播数位居全省市(州)前列。长宁县“竹乡先锋”宣讲队入选省委宣传部第二批基层理论宣讲“一地一品”示范项目。
宜宾创新举办宣讲大赛,高质量承办四川省首届基层理论宣讲大赛第三片区复赛和四川省首届省市县联动基层理论宣讲大赛,主办“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担当实干——理响巴蜀”基层理论宣讲活动,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认可。
理论学习深入广泛——
作为党的理论阵地,“学习强国”宜宾学习平台正式上线后,平台供稿量、人均平均积分均稳居市(州)第2位。平台创新推出“我是强国主人翁”专题,阅读量达173万,点赞量达12万。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理论阐释持续深化——
围绕重大主题,宜宾组织开展全市社科界学习研讨和座谈会、(宜宾)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进行理论探讨,开展社科课题评审工作,一系列有深度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相继出炉,思想之光照亮了奋进之路。
党的创新理论在宜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党的“好声音”唱响长江之头,成为戎州大地最嘹亮的主旋律。
服务中心大局
让主流舆论成为时代强音
“胸有凌云志,手握如椽笔。”宜宾宣传战线与时代同频共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笔触、优秀的作品书写奋进华章,展示城市形象,讲好宜宾故事,传播宜宾声音。
主题宣传浓墨重彩——
宜宾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等主题主线,开设“实心干事 科学作为”“向总书记报告”等专题专栏300余个。2023年推出重点稿件3.2万余篇(次),10万+短视频达200余个,4条单条作品传播量超1000万+,6个抖音话题总传播量超11亿+。宜宾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阔步前行。
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等中省主流媒体高度关注宜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一蓝一绿”产业发展等重点选题,推出了2000余条重点报道,生动地反映了宜宾高质量发展态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在聚焦四川高质量发展时,高度肯定宜宾产业发展、产教融合等经验成果。
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宜宾,众多媒体深入感知三江六岸的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李庄古镇的人文荟萃、古街古巷……
城市宣介“破圈”出彩——
寻迹“江之头”,此地最“宜宾”。
为持续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宜宾借势借力、全力出击、破层出圈。2023央视秋晚在宜宾录制,三江口、白塔山、流杯池在全国观众注视中唯美展现。央视三场新媒体直播总观看量超6402万,微博直播话题总浏览量超5.2亿次,三江口、宜宾燃面、李庄白肉等美景美食被列入了网友必打卡清单。央视新闻《“青”爱的城——越燃越宜宾》,湖南卫视《中国有滋味》等刷爆朋友圈,引得四海游客慕名而来,一睹风采。全国演艺博览会、四川省文旅发展大会、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宜宾长江马拉松等活动宣传,全景多维展示宜宾城市魅力和活力。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中国竹产业发展峰会等活动宣传,不断擦亮“中国酒都”“中国竹都”“中国早茶之乡”等城市名片。特别是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期间,推出各类重点报道3000余条,今日头条、抖音、微博等“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官方话题阅读量超3.4亿次,线上直播观看大会人次超2400万,“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在行业内声名鹊起。
如何让宜宾的美让更多人看见?《与世界 共宜宾》《大江由此东去》等20余部各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宣传片、100余个短视频“吸睛”大小屏,“刷爆”朋友圈。《心随宜动》《两相宜》等10余首城市歌曲旋律悠扬,朗朗上口。《长江首城 动力澎湃》等宣传画册,让来宜嘉宾真切感受到宜人之城、宾至如归。
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宜宾出彩出圈,成功入选2022中国城市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案例库、入围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上榜中国新闻社2022年度中国活力城市。
媒体融合走深走实——
在媒体融合改革浪潮中,宜宾不断加快深度融合改革步伐。5月,宜宾市融媒体中心打通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不同媒介之间的传播壁垒,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管理手段的共享融通,从“单兵作战”到“多兵种联合作战”,主力军挺进主战场。宜宾成功入选全国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城市,并在全省市级媒体深度融合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宜宾发布”连续8年荣获全省“十佳”政务新媒体称号。叙州区被中宣部列为首批县级融媒体改革试点单位,翠屏区被列为全省十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试点单位,长宁县被列为全省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
舆论引导有力有效——
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宜宾不断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探索形成具有宜宾特色的网络综合治理路径并在全省推广。《长江首城绽放网络文明之花——宜宾市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被作为2023年城市网络文明典型案例推荐至中央网信办。
同时,宜宾扎实推进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近100场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布了宜宾重点行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和长远谋划,生动展现了宜宾儿女昂扬奋发的精气神。
文明风尚指引
让文明新风润泽宜宾大地
今年8至10月,一系列文旅活动在宜宾举办,宜宾启动了“当好东道主 文明迎盛会”宜宾城市文明大行动。游客来到宜宾,感受了文明与旅游同行,美景与美德相伴。
全民发动、全民参与、全域联动,宜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推动全域文明创建,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发展。
红色文化育人育心——
作为红色沃土,宜宾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化“四史”教育,举办宜宾市“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成就展,完成李硕勋烈士纪念馆、赵一曼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陈布展,建成市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95个。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深入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等活动。1人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10人上榜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童心向党·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童谣广泛传唱。
文明风尚氛围浓厚——
城市最美的风景是人,最温暖的底色是文明。“崇德善行 宜人宜宾”成为宜宾这座城市的品格,“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是宜宾人最生动的标杆。脱贫致富领路人王家元、雷锋战友陈国富、舍小家顾大家的好书记侯元英、助人为乐的退休干部梁绍华……一个个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不断涌现,温暖了一座城,感动万千人。
家风清则作风淳。宜宾弘扬优良家风,厚植家国情怀,李硕勋、赵一曼等革命前辈的家风故事家喻户晓;戎州“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征集评选等活动参与者踊跃;全国文明家庭——张红霞家庭事迹登上央视《焦点访谈》被广泛称颂……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蔚然成风。
志愿服务培育壮大——
文明宜宾,志愿同行。目前全市共有注册志愿服务团体3700余个,志愿者突破84万人,获评全国优秀志愿者7名、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4个、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1个,翠屏区、兴文县被确定为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志愿者的善举汇聚成大爱,让城市浸润道德的芬芳。
文明创建深入推进——
2020年,宜宾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三年一创即成”。现有全国文明村镇14个,全国文明单位17个,全国文明家庭3户,全国文明校园2个。宜宾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101个,实现全覆盖。常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年均开展活动10万余场次。持续开展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开展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功承办全省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传集中展演活动。
守正创新
让文化事业推动城市发展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宜宾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党的十八大后更是以文铸魂,以文塑城,守正创新,大力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文化传承古韵新颜——
宜宾各级非遗保护传承体系不断完善,文物保护发掘不断夯实,五粮液老窖池、夕佳山民居等20余处重点文物妥善修复、“焕发新生”,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珍贵文物310件(一级文物11件)、省级非遗项目19个,赵一曼纪念馆完成修缮提升,成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不断增强,珙县苗族蜡染馆、筠连红茶文化博物馆等非遗特色场馆建成开放,五粮液景区成功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首批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景区,市博物院获评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集体和文物保护及活化利用记大功专项奖励集体,江安县江安-夕佳山连片区域入选四川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特色区域试点单位。
文艺精品推陈出新——
11月29日,“川流不息”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在成都举行,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创排的《梅女》唱出川剧“好声音”,获得大幕戏优秀剧目奖三等奖,编剧刘兴明获特别贡献奖,宜宾市委宣传部获组织工作奖。
此前,宜宾原创红色话剧《雾中灯塔》作为四川省唯一入选剧目,亮相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给杭州人民带去了一场“文化盛宴”。
近年来,宜宾文艺创作精品不断涌现,在四川乃至全国文艺花园中绽放亮眼的色彩。大型话剧《雾中灯塔》《赵一曼》、脱贫攻坚题材电影《最后一公里》、长篇纪实文学《水拍金沙》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纪录片《罗哲文与古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获第23届中国电视纪录片“系列片十佳作品”,纪录片《李庄纪事》《宜宾非遗Ⅱ》被中央档案馆收藏,川剧《丑角》、杂技剧《兵工厂》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名单,杂技节目《顶碗》亮相2019年度央视春晚,原创大型杂技舞台剧《东方有竹》顺利通过国家艺术基金验收并先后参演中国艺术节、四川艺术节展演。
重大文化活动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宜宾成功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协助完成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录制、成功承办2023四川文旅发展大会、成届制举办“中国作家”阳翰笙剧本奖颁奖典礼等重大文化活动。
公共文化服务强基固本——
龙头山下,市博物院、市文化馆、竹文化博物馆串珠成链;长江之滨,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拔地而起……这些大投资大手笔建设的标志性公共文化场馆和近百个“幸福宜宾”城乡文化服务提升工程项目,让市民幸福指数日益提高。
文化芬芳也浸润着乡村。珙县农民文化理事会机制成功创建为国家第三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宜宾话剧团等3个单位获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双服务先进集体”,高县庆岭镇等4个乡镇、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等7个村获评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省级样板镇、村,农家书屋“二进农家”示范点建设经验在全省交流。
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活动、“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示范性巡演、四川省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一场场大型活动让城市有声有色;“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展演、季季有比赛”“书香宜宾 悦读戎州”……10余个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年均2000余场次活动,让生活有滋有味。
文旅融合发展大力推进——
且与诗意共远方。宜宾以文兴旅,以旅兴城,打好文旅融合“组合拳”。实施“文化+”战略,成功引进华强方特、悦榕庄等文旅知名企业。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我市共有规上文化企业151家。
文旅品牌特色鲜明,以巴蜀文旅走廊建设为契机,成功创建蜀南竹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五粮液旅游景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景区,长宁县、翠屏区、兴文县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长江首城 宜人宜宾”文旅IP品牌力不断提升。
投资约250亿元,实施宜宾僰道历史文化街区等文旅项目200余个,蜀南竹海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入选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三江之眼、夹镜楼、宜宾东楼、地标广场等文旅地标矗立在宜宾的山麓江滨,成为“网红打卡地”。
大江来自蜀,众水共朝东。今日之宜宾,正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定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勇担使命、奋楫笃行,为宜宾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宜宾融媒记者 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