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断崖式下跌,能源供应迎来“大考”

受新一轮强冷空气影响,暴雪、寒潮、大风纷纷来袭,多地气温断崖式下跌,供暖供电需求攀升,能源供应迎来“大考”。


煤炭上下游行业和企业提早谋划部署,加大资源保障力度,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让人民群众温暖度冬。

11月22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矿区里,电铲昼夜不息、卡车轰鸣,一列列运煤专列鸣笛出发奔赴大江南北。

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生产现场俯瞰图。(崔龙 摄)

国家能源集团平庄煤业公司元宝山露天煤矿,面对入冬以来频繁出现的大风降雪天气,该矿及时启动防风雪冰冻应急预案,对设备有针对性地开展维护检修工作,确保设备在寒冷天气条件下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对各个场所消防器材和防火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

截至11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10月份以来累计生产煤炭8742.6万吨,同比增加140.4万吨,自产煤连续25个月保持5000万吨峰值水平。

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镇,中煤集团所属母杜柴登煤矿产出的原煤经洗选后整装待发。一列列满载“保供煤”的“万吨大列”缓缓驶出,每列编组105节,每节车厢装载煤炭80吨,抵达曹妃甸港后再通过水路运往南方电厂。

今年以来,中煤集团累计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1.48亿吨、占自产动力煤比重90%,创历史新高。1至10月,该集团电煤中长期合同100%安排,为冬季保供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国内最大的民生供热企业,中国华能供热面积已突破10.2亿平方米。在酷寒的呼伦贝尔,其所属华能伊敏煤电公司员工浴“雪”奋战。他们在确保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能源保供情况下,还肩负着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各单位和周边8000余户牧民的用煤保供。

陕西延长石油矿业公司富县电厂提前谋划部署,与煤炭运销相关公司协调联系,及时了解产能、煤质等信息,签订长期供应协议,日接卸煤量最高达1.8万吨。针对冬季恶劣天气汽运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改用公铁联运方式,有力保障了电煤供应。截至11月16日,富县电厂全年上网电量突破42亿千瓦时,提前45天完成年度发电目标任务。

在新疆,铁路企业落实迎峰度冬要求,加大煤炭保供力度,为疆煤运输搭建快捷通道。截至目前,新疆铁路发运煤炭1.14亿吨,同比增长5.42%。

“我们加强了与兰州局、青藏公司等兄弟单位的合作,积极构建以跨局循环列车为主体的疆煤运输模式,保证疆煤外运的规模化运输,提升下游企业电煤库存量。”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调度所生产计划室副主任李海说。截至目前,疆煤外运量达5170.9万吨,运量同比增长7.7%。

在产煤大省山西,今年以来,该省加快在建煤矿建设进度,加强煤炭产量调度,强化新增产能手续办理。山西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11月22日介绍,今年前10个月,山西原煤产量达11.28亿吨。预计年末两个月将生产2.18亿吨原煤,期间山西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量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履约率达91.3%。力争新增产能煤矿在2024年继续释放产能。

全长653公里的西煤东运大动脉大秦铁路西起山西大同,东至河北秦皇岛,承担着全国铁路煤炭总运量的近五分之一。10月下旬,大秦铁路完成秋季集中修施工,为电煤保供夯实基础。随着集中修施工结束,大秦铁路日运量快速回升至120万吨以上。

在西南地区,连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天气,用电量节节攀升。国铁成都局集团公司凯里车务段紧盯电煤卸车环节,随时关注贵州省大龙发电厂、羊坪黔东发电厂、马场坪发电厂等大型热电企业用煤需求,为其量身制订卸煤方案。10月以来,凯里车务段累计接卸电煤13334车、89万吨,保证了贵州山区电厂正常生产需要,为企业生产和民生用电提供了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煤炭生产供应平稳有序,运输得到有力保障,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超过2亿吨、可用33天,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强化电力供需监测和分析,保障煤炭产量维持高位,推动电源电网项目加快建设。”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还要充分发挥大电网统筹配置能力,指导电力企业优化水库蓄水,做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提升需求侧响应能力,确保民生和重点用户用电。

作者:戴小河 王希 隋永新 姚力 姜泽鹏
来源:中国煤炭报、新华社
编辑:张莹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