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今年呼吸道疾病是否比往年更多?自行用药有哪些风险?能否自行使用雾化器治疗?广大市民对相关问题尤为关注。为此,记者专访旌阳区疾控中心疾控科科长龙伟,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不必过度担心:
呼吸道疾病致病性没有明显增加
据龙伟介绍,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都是冬季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呼吸道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在冬季会比夏季和春季活跃,导致感染人群明显增加。“目前来看,这些疾病的特征和往年一样,致病性没有明显增加。”他表示。
龙伟称,根据国家流感中心监测,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流感季节,目前以甲型流感为主。支原体感染会出现地区周期性流行,与往年相比,今年呈现低龄化趋势,但从病情看没有明显加重。除了新冠病毒、流感病毒,今年还有一些病原体进入公众视野,比如支原体、合胞病毒等。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呼吸道感染增多了呢?“事实上,病原体并没有变得更‘厉害’,也没有变多。”龙伟解释道,新冠疫情期间,公众采用了严格的呼吸道病原体防护措施,包括支原体、病毒感染在内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比其他年份有所下降。随着防控常态化,今年发病水平和疫情前相比出现回归是正常表现。
用药需遵医嘱:
做好防护才是关键
“家长自行给孩子吃阿奇霉素是不可取的。”针对最近网上的所谓“用药经验”,龙伟表示,当前支原体感染确实占了一定比例,但整体而言,包括流感病毒、呼吸合胞病毒等在内的病毒感染仍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元凶之一。家长和孩子应在进行病原学确认后再用药,而不是靠猜想滥用药。
龙伟提醒,在没有专业医生的医嘱下,不建议自行使用雾化器。“现在过度治疗、滥用药及随意用药太多,雾化治疗应经医生处方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否则有引入新病原的危险。”他说,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除此之外,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能降低发生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第一,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第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毛巾或用手肘遮住口鼻,过后要洗手且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第三,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冬季室外温度低,通风期间也要注意做好保暖。家庭中如果出现呼吸道感染患者,照顾患者时要佩戴口罩。
第四,老年人、儿童、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应居家休息,避免将病原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应做好个人防护,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龙伟说。(记者 曾可嘉)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